- 年份
- 2024(3347)
- 2023(5064)
- 2022(4268)
- 2021(4076)
- 2020(3417)
- 2019(7687)
- 2018(7551)
- 2017(13869)
- 2016(7877)
- 2015(8876)
- 2014(9470)
- 2013(9077)
- 2012(8300)
- 2011(7344)
- 2010(7548)
- 2009(6772)
- 2008(7378)
- 2007(6712)
- 2006(5721)
- 2005(5431)
- 学科
- 管理(23646)
- 济(23521)
- 经济(23479)
- 业(22624)
- 企(19350)
- 企业(19350)
- 财(11986)
- 方法(10173)
- 务(9195)
- 财务(9180)
- 财务管理(9151)
- 企业财务(8518)
- 数学(8143)
- 学(8031)
- 数学方法(8001)
- 制(7759)
- 中国(7404)
- 农(6814)
- 银(6532)
- 银行(6523)
- 理论(6450)
- 行(5881)
- 业经(5607)
- 融(5397)
- 金融(5396)
- 教育(4912)
- 教学(4765)
- 体(4646)
- 贸(4378)
- 贸易(4372)
- 机构
- 学院(109401)
- 大学(106364)
- 济(37244)
- 管理(36296)
- 经济(36040)
- 研究(34906)
- 理学(30201)
- 理学院(29776)
- 管理学(29060)
- 中国(28885)
- 管理学院(28849)
- 财(25425)
- 京(22858)
- 科学(22477)
- 江(19294)
- 所(19187)
- 农(18980)
- 财经(18303)
- 中心(16958)
- 研究所(16468)
- 经(16286)
- 业大(15590)
- 州(15501)
- 农业(14762)
- 北京(14362)
- 范(14153)
- 省(14028)
- 师范(13955)
- 技术(13808)
- 财经大学(13237)
- 基金
- 项目(65211)
- 科学(49410)
- 研究(47904)
- 基金(44962)
- 家(39744)
- 国家(39356)
- 科学基金(32873)
- 社会(27722)
- 省(26701)
- 社会科(26116)
- 社会科学(26109)
- 教育(23293)
- 基金项目(23272)
- 划(22073)
- 自然(21807)
- 自然科(21316)
- 自然科学(21308)
- 自然科学基金(20953)
- 编号(20486)
- 资助(19228)
- 成果(17966)
- 性(15547)
- 重点(15121)
- 课题(14963)
- 部(14003)
- 创(13386)
- 发(13264)
- 科研(12944)
- 大学(12729)
- 项目编号(12647)
共检索到17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林 张学训
所谓稳健性的会计原则,即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从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的角度出发,克服企业因不合理因素或偶发性因素对财务核算的影响,选用不导致虚增帐面盈利或夸大业主权益做法的原则。充分认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对于发展我国会计学体系,选择科学的核算方式等将有其深远的意义。一、正确地认识稳健性会计原则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由于在当时的经济危机中,暴露出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核算上虚盈实亏的问题,使企业资本逐步虚蚀。有的名存实亡,企业资本家、股票持有者损失惨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玉环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一直认为西方财务会计中稳健性原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将它视为会计研究的禁区。稳健性原则也一直未被我国企业会计所注意和采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财务会计中的稳健性原则逐步被介绍进入我国。近年来在会计改革过程中,开始注意对会计稳健性原则的研究。但对会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是否存在和适用,是否应作为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内容,莫衷一是,分歧很大。本文就会计稳健性原则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夏冬林
“稳健主义”作为一个曾经主宰会计方法的原则而闻名于世。我国会计理论界对此呼声不断。然而,“稳健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它的作用如何,它在现代会计原则科学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西方目前应用“稳健主义”的状况如何,它在中国会计中的命运如何等等,都是亟须探讨的。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浅的讨论,以就教于会计专家、学者及各位同仁。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朱松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会计稳健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损失函数的不对称包括契约性的和非契约性的。遭受损失的契约方会向管理当局和非契约方寻求帮助以降低其损失,准则制定机构和法律制定机构会分别制定更加稳健的会计准则以及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处于信息劣势方不发生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程度。准则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产生了会计稳健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春华
近些年来,流动性过剩加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流动性过剩迅速活跃了世界各地的虚拟资本市场,投机现象也应运而生,而投机一向与资产泡沫紧密相联甚至可以说是资产泡沫的原始动力。此次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资产泡沫破灭产生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颇受指责,但之后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会计界达成共识,公允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国辉 汪要文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却经常受到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批评,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似乎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笔者首先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接着,从契约经济激励、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几种重要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对最新进展给予了关注。
关键词:
稳健性 DT测度 MTB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菊朋
近年来公允价值计量的大量引入使会计稳健性再次陷入尴尬的局面。稳健性在我国有无继续存在的必要?本文在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会计稳健性的债务契约解释和经理报酬契约解释、经济后果。认为会计稳健性在我国具有持续存在的必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陆建桥
关于稳健性原则几个问题的探讨陈国辉,陆建桥稳健性原则(ConservatismPrinciple).又称谨慎性原则(PrudencePrinciple),是指某项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所遵循的一条重要会计原则。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广泛应用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哲学基础,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现实运用。
关键词:
稳健性原则 不确定性 配比原则 会计准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红星
在详细解读会计稳健性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稳健性的涵义及其概念的最新发展,并阐述了稳健性存在的客观条件和经济解释。接着深入探究稳健性和会计目标的关系,稳健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的归属和作用,以及稳健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勾勒出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概念性框架,为进一步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开发提供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宇
一、稳健原则的内涵及其特征 1.稳健原则的内函。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稳健原则的解释,稳健原则的内涵就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由于市场的多变性而导致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不确定性时,对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当列入本期成本(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资产增值收益和增加则不予确认,进而,国际上形成惯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