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9)
- 2023(6851)
- 2022(5722)
- 2021(5164)
- 2020(4368)
- 2019(9569)
- 2018(9657)
- 2017(17982)
- 2016(10065)
- 2015(11493)
- 2014(11637)
- 2013(11092)
- 2012(10122)
- 2011(9223)
- 2010(9243)
- 2009(8927)
- 2008(8739)
- 2007(8194)
- 2006(7201)
- 2005(6818)
- 学科
- 管理(35800)
- 济(33301)
- 经济(33222)
- 业(31689)
- 企(27757)
- 企业(27757)
- 制(16250)
- 财(13768)
- 体(13156)
- 方法(11582)
- 农(11043)
- 体制(10437)
- 中国(9879)
- 数学(9417)
- 数学方法(9300)
- 业经(9209)
- 务(8185)
- 财务(8149)
- 财务管理(8125)
- 学(8062)
- 银(7798)
- 银行(7781)
- 企业财务(7699)
- 行(7452)
- 融(7251)
- 金融(7244)
- 理论(6835)
- 农业(6311)
- 划(6236)
- 环境(6067)
- 机构
- 学院(143433)
- 大学(142999)
- 济(56603)
- 经济(55275)
- 管理(52842)
- 研究(49407)
- 理学(44738)
- 理学院(44275)
- 管理学(43570)
- 管理学院(43301)
- 中国(38901)
- 财(31047)
- 京(30596)
- 科学(29164)
- 农(27079)
- 所(25310)
- 江(23638)
- 财经(23238)
- 中心(22686)
- 研究所(22515)
- 业大(21837)
- 农业(21329)
- 经(20945)
- 北京(18975)
- 院(18114)
- 州(17917)
- 范(17428)
- 师范(17168)
- 财经大学(17063)
- 经济学(17045)
- 基金
- 项目(93322)
- 科学(73324)
- 研究(69686)
- 基金(67067)
- 家(58795)
- 国家(58298)
- 科学基金(49502)
- 社会(44117)
- 社会科(41723)
- 社会科学(41718)
- 省(37009)
- 基金项目(34893)
- 教育(32263)
- 自然(31092)
- 划(31006)
- 自然科(30334)
- 自然科学(30325)
- 自然科学基金(29791)
- 编号(28751)
- 资助(26928)
- 成果(24527)
- 制(23227)
- 重点(21288)
- 部(21023)
- 课题(20735)
- 创(19654)
- 发(19322)
- 创新(18503)
- 性(18448)
- 国家社会(18405)
共检索到22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卷傲 万方军
建立“保量保价”的粮食收购体制在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上,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值得商榷: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实行保量放价。即通过保证粮食生产总量以确保粮食的充足供给,通过放价让粮食生产者自己承担市场价格风险,以此减轻国家在粮食购销上的财政负担。然而,由于放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迈
实行“保量保价”的双轨制——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卢迈1996年我国粮食大丰收,总产量达到9600亿斤以上。市场粮价下降,国家粮食库存增加。这一成绩不仅使人们对依靠自己力量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增强了信心,而且也使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重新成为热门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孙鹤
自70年代末农村确立家庭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受经济利益驱动,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吃饭问题,但也出现了粮食市场时紧时松、反复波动的新问题。粮食市场上供求关系反复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机制形成这种潮汐式现象?本文借用西方经济学中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章跃 陈良彪
从“保量放价”到“提价定购”──1994年中国粮食收购制度改革的进程与评价周章跃,陈良彪一、改革的基本内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粮食收购价格得到多次提高。但由于统销价格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政府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朋
粮改的推进使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有了这样的体制保障,是否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就大功告成了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积极作用,同时剖析现行政策的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导出进一步推进粮改、尽快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伟 罗俊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全根
关于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几个问题李全根作为粮食流通新体制而言,新就新在应当以市场经济为主干,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本手段,从而有别于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主干,以计划分配为主要手段配置粮食资源的传统体制。由此可见,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传统体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胜元
试论粮食部门建立两线运行体制袁胜元(浙江省粮食局)一、建立两线运行体制的现实背景浙江地处沿海,商品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高,生产资源少。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处在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不加保护就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书田
中国粮食购销体制的演变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郭书田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动而演变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粮食购销体制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49-1952年,中国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医治战争创伤,粮食是自由购销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开荫
所谓彻底改革粮食购销体制,说到底就是把粮食市场和价格完全放开,取消定购双轨制把农业引向市场,一切按价值规律办事,实行公平合理的自由竞争。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提出好多年,却始终没有完全放开,最近,国务院颁发的文件精神,争取两三年内放开粮食价格,但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溯 罗芸
在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是个难题,一发牵而全身动。但它又是市场取向的改革无法绕过的课题。粮食的统购统销起至1953年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之始,1979年统购粮价先于其他物价提高,同时放开集市贸易,恢复议购议销,与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相呼应,共开我国的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永真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思考李永真粮食问题是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中国依靠自力更生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且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但是在粮食产、购、销、存各环节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一个“怪圈”保两头亏中间———怪圈的起点。1.确定保护收购价:为了保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经勇 黄爱东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这就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粮食贸易新体制,实现主要由政府调节粮食供求的政策向主要由市场调节粮食供求的转变。
关键词:
粮食政策 政府调节 市场调节 重大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华奕州 黄季焜
学术界对粮食收购双轨制的影响存在不少争议,尽管该政策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探讨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本文以小麦为例,基于1985—1996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粮食收购双轨制下定购和议购政策变动对小麦主产省小麦种植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降低国家定购量、提高国家议购量和农民自留量以及提高议购价为主要措施的双轨制改革,促进了小麦生产;同时,双轨制期间农民没有对低于边际价格的定购价格做出反应,这同理论预期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市场改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其历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景江
我国应对粮棉长期实行保量保价刘景江在1993年ll月和12月,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场出现粮食风波后,1994年上半年又出现棉花较大的供求缺口,棉价暴涨,每吨棉花市场价涨到1.5─1.8万元,相当于国家棉花牌价的3倍。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棉纺厂连这样的高价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