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
- 2023(1340)
- 2022(1226)
- 2021(1186)
- 2020(969)
- 2019(2039)
- 2018(1947)
- 2017(3127)
- 2016(2146)
- 2015(2366)
- 2014(2374)
- 2013(2433)
- 2012(2408)
- 2011(2217)
- 2010(2157)
- 2009(1932)
- 2008(1973)
- 2007(1862)
- 2006(1617)
- 2005(1478)
- 学科
- 学(5362)
- 济(3883)
- 经济(3878)
- 管理(3054)
- 业(3035)
- 物(2260)
- 企(2245)
- 企业(2245)
- 虫(2164)
- 害(2140)
- 方法(1925)
- 防(1833)
- 生物(1802)
- 虫害(1777)
- 及其(1759)
- 植(1722)
- 植物(1704)
- 防治(1689)
- 治(1684)
- 病虫(1589)
- 病虫害(1589)
- 数学(1576)
- 农(1567)
- 数学方法(1501)
- 水产(1311)
- 森(1266)
- 森林(1266)
- 林(1207)
- 财(1117)
- 和(1087)
- 机构
- 大学(33839)
- 学院(33028)
- 农(17078)
- 研究(16829)
- 科学(16027)
- 农业(13647)
- 业大(12635)
- 所(11332)
- 研究所(10786)
- 中国(10579)
- 农业大学(9065)
- 室(8916)
- 实验(8649)
- 京(8577)
- 实验室(8290)
- 省(8274)
- 重点(7791)
- 业(7334)
- 中心(6848)
- 技术(6720)
- 管理(6619)
- 林业(6574)
- 院(6565)
- 济(6456)
- 经济(6198)
- 江(5998)
- 研究院(5798)
- 科学院(5751)
- 理学(5707)
- 理学院(5499)
共检索到4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雪峰 林文雄 林金国 关鑫 李吉庆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建柏心材6种试剂(蒸馏水、甲醇、三氯甲烷、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生长抑制的影响,以探究建柏心材的抗腐能力.结果表明:蒸馏水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无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EC50最低,为0.409 g·L-1,当含量为1.000 0 g·L-1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64.61%,显示丙酮提取物对彩绒革盖菌的抑菌能力最强.除了蒸馏水外,5种试剂提取物都对密粘褶菌有抑菌效果,其中以甲醇提取物的EC50最低,为0.283 g·L-1,当含量为0.500 0 g·L-1时,其抑制率最高,达到64.03%,显示甲醇提取物对密粘褶菌的抑菌能力最强.此研究结果为建柏...
关键词:
建柏 木材腐朽菌 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明 牛晶 徐有明 魏晋虎 王向明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波 史冬辉 陈安良 应蒙蒙 张立钦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杨梅Myrica rubra叶丙酮提取物和杨梅素进行了系统的抑菌作用测定。杨梅叶丙酮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23.08,19.85,25.86,22.07,23.18和22.86 g·L-1;杨梅素对以上6种菌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群明 吴楚材 谭益民 吴章文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固体平板培养基稀释法对崖柏叶、木粉及其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了崖柏及其不同浓度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测试了崖柏叶和木粉醇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崖柏叶和木粉的醇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但对霉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崖柏叶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崖柏木粉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可用于食品的抑菌,也可开发成药物。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与技术 崖柏 醇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红刚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赤国彤
测试了采于河北承德的旋覆花根、茎、叶、花及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花的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组分对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旋覆花各部位的粗提物对6种供试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花部抑制作用较强。花部粗提物对黄瓜霜霉病菌EC50值为5.48 mg/mL,12.5 mg/mL的抑制率达88.89%。在花部粗提物的4种溶剂的萃取组分中,氯仿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比其他3种溶剂萃取组分高。
关键词:
旋覆花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植物病原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红军 冯俊涛 韩静 李广泽 张兴
用琼胶平板法和悬滴法,测试了32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rumSchw)、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chr.etSpauid)、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等5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时,对2种或2种以上供试菌种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0%以上的植物样品有铁杆蒿(叶)、蒙古蒿(茎叶)、小白酒草(叶)、紫苞风毛菊...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抑菌活性 生物活性物质筛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恩辉 宋爽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从中筛选到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为供试病原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选择皿内测试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样品进行活体组织和盆栽药效防治试验。【结果】离体条件及0.1g/mL剂量下,蓼子朴丙酮提取物对3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披针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君微 杨帅 袁婧 杨利国
为探究诃子在畜禽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3种常见致病菌为对象,对比诃子和其他11种中药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诃子培养上清液的总漏出率和电导率、蛋白浓度及诃子对细菌DNA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诃子比其他11种中药的抑菌效果更强,表现为抑菌圈直径更大,MIC更低。培养上清液的电导率和漏出率增加,用2倍MIC诃子药液处理8 h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上清液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勇 罗建军 丘麒 翁群芳 胡美英 钟国华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盾叶薯蓣等2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长的影响明显小于乙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苯、甲苯、正丁醇。盾叶薯蓣(根)、水菖蒲甲醇提取物(干粉)10 mg/mL浓度处理后7 d抑菌率分别为94.14%和98.50%;野核桃、百部、苦参、朱砂藤、八角莲、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相同浓度时抑菌率达80%以上。75%乙醇对盾叶薯蓣的提取率20.80%。盾叶薯蓣75%乙醇提取物1.0 mg/mL和5.0 mg/mL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6.64%和96.15%,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孢子囊芽管萌发的抑制中浓度(质量浓...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 盾叶薯蓣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志同 韩立荣 吴华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了采自内蒙古、宁夏草原和荒漠地区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在0.1g/mL质量浓度下,白沙蒿、黑沙蒿、蓼子朴、地肤、中间锦鸡儿、黄芪、甘草、骆驼蓬、圆叶盐爪爪、雾冰藜、滨藜和大麻12个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中的至少一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0%;蓼子朴、黑沙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矮葱、乳浆大戟、沙打旺、甘草、虎尾草、猪毛菜和角蒿11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大于75%;而碱蓬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对顶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只有46.66 mg/L;可引起大中型分生孢子畸形。
关键词:
阿魏 氯仿提取物 玉米病害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晏卫红 黄思良 付岗 岑贞陆 谢玲
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石油醚、正己烷8种溶剂对库拉索芦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产率随溶剂极性的增强而提高。以白菜黑斑病菌为测试菌,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芦荟各种溶剂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各种溶剂粗提物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石油醚、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分别为71.4%、71.3%和62.4%。从抑菌效果及提取产率两方面考虑,乙酸乙酯为提取芦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通过测定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4种溶剂1%~10%系列浓度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甲醇、丙酮、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各种芦荟粗提物的溶解性,确立用乙酸乙酯-水(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尹彩萍
以15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杨树溃疡病菌(D.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和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花椒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苍术、沉香、艾叶和草豆蔻提取物对其中至少2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花椒、沉香和艾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草豆蔻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中药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菲菲 蒋继志 沈凤英 张凤巧 孙明清 王树桐
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初筛),龙葵、猫爪草、枇杷叶等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有6种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将初筛抑制率达50%以上的提取物浓度稀释为0.005 g/mL,进一步对相应病菌进行测试,发现有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有3种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在4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