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84)
2023(3239)
2022(2938)
2021(2828)
2020(2462)
2019(5337)
2018(5119)
2017(9141)
2016(5701)
2015(6935)
2014(7270)
2013(6505)
2012(6202)
2011(5336)
2010(5700)
2009(4934)
2008(4746)
2007(4390)
2006(4018)
2005(3863)
作者
(14707)
(12012)
(11958)
(11638)
(7753)
(5901)
(5656)
(4684)
(4650)
(4463)
(4247)
(4077)
(3970)
(3888)
(3764)
(3740)
(3698)
(3601)
(3525)
(3510)
(3362)
(3039)
(2966)
(2893)
(2875)
(2824)
(2791)
(2730)
(2497)
(2489)
学科
管理(16775)
(15397)
经济(15371)
(11102)
(10496)
企业(10496)
环境(8541)
理论(7031)
中国(6591)
教育(6029)
教学(5659)
方法(5526)
(5285)
地方(5225)
(5158)
(4815)
业经(4675)
(4566)
(4483)
(4270)
学校(4119)
规划(3966)
技术(3878)
环境规划(3838)
学法(3813)
教学法(3813)
文化(3730)
学理(3280)
学理论(3280)
数学(3252)
机构
学院(75977)
大学(67259)
管理(23084)
研究(22766)
(22319)
经济(21520)
理学(18657)
理学院(18406)
管理学(17978)
管理学院(17841)
职业(16985)
中国(16955)
技术(15586)
(14978)
(14745)
科学(13825)
(12726)
(12672)
师范(12641)
职业技术(12322)
技术学院(12233)
(12188)
中心(11394)
(11369)
(9900)
研究所(9899)
师范大学(9761)
教育(9512)
北京(9494)
财经(9273)
基金
项目(44386)
研究(38717)
科学(34390)
基金(27723)
(22905)
国家(22594)
社会(21587)
教育(21567)
(21154)
社会科(20191)
社会科学(20187)
编号(19321)
科学基金(19248)
(16677)
成果(16440)
课题(15112)
基金项目(14201)
(13761)
资助(11495)
规划(11092)
自然(10994)
重点(10908)
项目编号(10864)
自然科(10680)
自然科学(10676)
自然科学基金(10456)
(10345)
(10108)
(9438)
(9381)
期刊
(30156)
经济(30156)
教育(24086)
研究(22384)
中国(22379)
职业(11421)
技术(10764)
(10755)
学报(10153)
(9450)
管理(9227)
科学(8920)
大学(7939)
图书(7377)
技术教育(7238)
职业技术(7238)
职业技术教育(7238)
(7193)
金融(7193)
学学(6873)
(6758)
论坛(6758)
书馆(6080)
图书馆(6080)
农业(5784)
财经(4885)
业经(4608)
(4297)
职教(4036)
(3950)
共检索到125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绪伟  杨晓培  
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在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而言,它只有与学校硬文化环境建设相配套、与特色专业建设相衔接、与长远发展规划相融合、与区位环境优势相映村,才能切实形成大德育育人氛围并保证其德育功能的最大化,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和谐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云翔  
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在文化、信息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的素质、道德和法律等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是摆在民办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组建专业群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构成专业群结构系统的基本逻辑。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专业群建设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是落实系列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抓手。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问题,专业群的科学组建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未来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好共享、集群、协同的优势以支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笑伟  刘芝梅  
当前,在社会变革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但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成熟经验,为此,明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意义,立足高职院校实际,提出融合式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锋雷  
本文以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个案,分析并总结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辉  牛晓艳  
校园文化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不容忽视的环节,本文从分析文化建设在高职校园内涵建设中的定位入手,认为高职的发展应该在做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同时,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打造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向妃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能体现其特色。文章尝试从职业特色入手,探讨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使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结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增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以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精神、管理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诉求,只有充分认识高职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巩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使两者辩证地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丽  
高职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二者融合渗透,能强化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目前,影响高职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育人功能发挥主要在于网络德育队伍建设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协调以及社会大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制约。要强化高职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就必须以校史文化为立足点和生长点,传承创新育人功能,占领网络信息新阵地,优化德育新环境,树立校园文化品牌意识,促进德育功能的发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余瑾  周先进  
校园文化环境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校园文化三个要素,大学生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文化运行中来,接受教育者的教化,迎接校园文化的洗礼,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以三要素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同化功能、情感功能和娱乐功能,探讨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素梅  
大学校园的体育文化是一种内涵深刻、外延丰富的独特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梅  张新明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即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对劳动者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信息文化的培养需要在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中进行,一个健康浓郁的校园信息文化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启文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巨大的隐性育人功能。新时期,高校应注重资金投入、倡导科学精神、拓展课余活动、精心协调运作,从而构建典雅的物质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文化环境、丰富的社团文化环境、严密的管理文化环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国能  
在当代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各种艺术思潮与创作活动异常活跃。同时,各种不同的艺术观念也会直接渗透和影响在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形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由此给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当代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教学应将写生作为即兴创作与主题创作必不可少的技巧训练,将生活作为其创作与情感表达的源头活水,将"意匠经营"作为打造艺术精品的优秀传统,以彰显民族特色、抒写民族精神作为创作主题,指导学生创作出具有时代新意的民族艺术作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连绪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面临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高职教育实现四重过渡:学制系统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办学模式从学校单独办学到校企合作办学过渡,人才培养从强调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过渡。这四重过渡的根本实现,需要通过深化教育学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