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2)
2023(10086)
2022(8292)
2021(7514)
2020(6215)
2019(14053)
2018(13283)
2017(26448)
2016(13964)
2015(15408)
2014(15392)
2013(15098)
2012(13766)
2011(12330)
2010(12677)
2009(12471)
2008(11695)
2007(10811)
2006(9562)
2005(9206)
作者
(39085)
(32793)
(32418)
(31091)
(20860)
(15667)
(14871)
(12428)
(12261)
(11742)
(11218)
(10969)
(10569)
(10493)
(10464)
(10228)
(9680)
(9413)
(9362)
(9294)
(8162)
(7901)
(7831)
(7536)
(7468)
(7368)
(7347)
(7109)
(6657)
(6342)
学科
(54720)
经济(54630)
管理(47523)
(46841)
(40754)
企业(40754)
(28721)
金融(28719)
(26307)
银行(26296)
(25443)
方法(22928)
(22359)
中国(21923)
(20831)
数学(20122)
数学方法(19959)
(15627)
财务(15596)
财务管理(15568)
企业财务(15040)
(14252)
业经(13680)
(13252)
体制(11599)
中国金融(11478)
地方(10400)
(10024)
贸易(10010)
(9796)
机构
大学(200017)
学院(199048)
(88799)
经济(86985)
管理(74832)
研究(66260)
理学(63475)
理学院(62856)
管理学(62025)
管理学院(61644)
中国(59669)
(48530)
(40502)
财经(37765)
科学(35153)
(34290)
中心(32820)
(32505)
(30287)
经济学(30038)
(29685)
研究所(28771)
财经大学(28554)
经济学院(27089)
(25786)
北京(25389)
金融(25357)
业大(25261)
(24527)
(24443)
基金
项目(127167)
科学(101800)
基金(95793)
研究(94034)
(82256)
国家(81595)
科学基金(71080)
社会(63443)
社会科(60425)
社会科学(60410)
基金项目(49765)
(48344)
自然(44198)
教育(43235)
自然科(43218)
自然科学(43207)
自然科学基金(42510)
(40318)
资助(39385)
编号(36089)
成果(30582)
(30068)
(29591)
重点(28618)
(27617)
国家社会(27292)
(27244)
(26518)
教育部(26337)
创新(25897)
期刊
(97866)
经济(97866)
研究(64760)
中国(42041)
(41197)
金融(41197)
(40526)
管理(29934)
学报(28857)
(27673)
科学(26867)
大学(23005)
学学(22074)
财经(20877)
(17795)
教育(17053)
农业(16960)
经济研究(16152)
技术(14763)
业经(14187)
问题(12519)
理论(11087)
(10503)
财会(9934)
国际(9779)
实践(9734)
(9734)
(8984)
技术经济(8978)
现代(8801)
共检索到313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唯正  
市场经济的道路需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具有高效率、高杠杆效应的当代金融市场天生是脆弱性的。金融衍生品在对冲金融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内生了自身的脆弱性。该文从如何建构金融资本市场的"反脆弱性"这个当代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难题入手,追溯金融市场在资本逻辑下的脆弱性根源,分析金融市场整体性风险的经济哲学内涵。针对历史上风险频发的金融市场,技术上寻求"去杠杆"方式的"度的守中"与弱化市场的"反身性",以及建立冗余以增强"自身免疫能力"等方法。资本逻辑根源上,从参与者主体到国家金融市场的整体性着手,充分发挥公有制为核心的"反脆弱性"优势,逐步建立起从经济理性走向政治理性的整体性风险防控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沈兰玲  谢文君  
基于熵值法测算“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指数,运用图像法和非参数核估计法分析省域耦合脆弱性演进趋势和差异特征;利用2001—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系统GMM和空间计量回归分析金融资本集聚、政府干预对“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耦合系统处于中度脆弱阶段,存在区域分化现象和改善“瓶颈”问题;金融资本集聚与耦合脆弱性呈显著负相关,政府干预在金融集聚对脆弱性影响的过程中呈非线性作用,即适度干预地区增强金融资本对脆弱性改善作用,过度干预地区反而不利于脆弱性的降低;考虑空间异质性“,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呈现一定空间集聚态势,增强政府干预可以削弱金融资本的极化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仁祥  曾夏颖  黄家祥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金融抑制、资本扭曲指标并运用熵值法测算"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指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金融抑制、资本扭曲对"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整体为中等偏高态势,呈现空间聚集效应,且地区间差异较大,中西部脆弱性指数高于东部;各区域金融抑制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融抑制显著加剧了耦合脆弱性;资本扭曲程度与脆弱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资本扭曲的部分中介效应,即验证了存在金融抑制→资本扭曲→"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这一传导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明  
一、新兴市场的划分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新兴市场是指那些人均收入处于中低档水平的发展中和转型经济的国家。按此标准,目前世界上有31个以上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亚洲有10个,欧洲有7个,拉丁美洲有7个,中东和非洲有7个。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金融角度看,在新兴市场中,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本文对日见流行而又很模糊的一个概念———“金融脆弱性”展开研究。金融脆弱性 ,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 ,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来自于借款人的高负债经营和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的合力。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及波动性的联动效应。信息不对称对两个市场上的脆弱性起着根源性作用。金融工具发行单位的清偿力是衡量金融脆弱性程度最直接指标。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膨胀发展 ,金融脆弱性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种自增强的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杰  
在金融市场中 ,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斌  袁静  
投资者关系管理(IRM)在中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而它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对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IRM的由来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存在的现实问题,对IRM的范围内容给出清晰的界定,并对之在中国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伟彬  
近年来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交织 ,因此汇率政策和金融脆弱性的关系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焦点。对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汇率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振兴  
从企业融资与治理结构的视角出发研究金融脆弱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在此基础上,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危机前东南亚国家不合理的企业融资体系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是危机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从微观主体出发研究我国金融稳定内在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该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股权和债权约束,进而促进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彭幼霞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会波及国际资本市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剧烈波动甚至"突然停止"。运用面板Probit模型考察1976-2012年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一国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具有显著的负影响;金融开放会放大一国的金融脆弱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庆寰  
本文分析了住房信贷扩张如何引发美国房地产泡沫,而房地产价格持续攀高又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杠杆、放松融资条件,进一步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形成更大的泡沫。所以,房地产价格波动本身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房地产价格和金融脆弱性这种反馈机制才是引发危机的本质因素,也应该成为政府应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切入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Erkki Koskela & Rune Stenbacka(2 0 0 0 )所构造的投资技术模型来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信贷市场上风险 (项目选择 )之间的关系以及把竞争引入借贷市场的社会福利涵义。该理论表明 ,银行竞争与金融脆弱性之间没有均衡点 ,而贷款市场的竞争能够降低贷款利率 ,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也使社会净福利增加。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基础上 ,论证了银行竞争在我国金融稳定与发展中的必要性 ,要求我们要加快银行业改革 ,促使利率市场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佳  
近年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金融业进行了系列改革,但就整个经济结构而言,金融体系仍然是较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脆弱性,阐明它的危害,即是如何从微观角度促成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不稳定性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芳  赵净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加大,金融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等收入国家更是如此。文章选取16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脆弱性指数,并对泰国1996-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监管方式、政府应对危机决策能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泰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新蓉  
融资机制与资本市场朱新蓉(一)市场运行机制下,合理配置资源集中体现在融资机制效率上。具体说,货币资金供求的均衡状态,货币资金供求结构的关联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在这个意义上讲,经济能否持续增长,融资机制的运行效率是关键之一。马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