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
2023(395)
2022(312)
2021(262)
2020(167)
2019(395)
2018(410)
2017(559)
2016(407)
2015(443)
2014(451)
2013(402)
2012(369)
2011(307)
2010(360)
2009(266)
2008(254)
2007(178)
2006(140)
2005(159)
作者
(978)
(859)
(849)
(759)
(519)
(400)
(398)
(329)
(301)
(281)
(281)
(279)
(278)
(274)
(272)
(268)
(261)
(254)
(243)
(242)
(234)
(223)
(220)
(219)
(208)
(196)
(188)
(185)
(183)
(178)
学科
教学(1040)
教育(816)
理论(665)
学法(643)
教学法(643)
管理(597)
学理(506)
学理论(506)
(499)
经济(496)
研究(490)
(475)
(472)
研究生(404)
制度(357)
(357)
中国(339)
(322)
医疗(307)
(307)
服务(291)
计算(277)
算机(274)
计算机(274)
机化(273)
计算机化(273)
(261)
企业(261)
(253)
(249)
机构
学院(4188)
大学(4126)
研究(1658)
技术(1090)
职业(1077)
教育(1034)
(1009)
师范(996)
(991)
管理(975)
中国(959)
(937)
科学(892)
(847)
师范大学(793)
技术学院(785)
中心(780)
职业技术(778)
经济(770)
(759)
理学(759)
理学院(744)
(706)
管理学(705)
管理学院(700)
(692)
(666)
北京(626)
研究所(618)
(603)
基金
项目(2824)
研究(2778)
科学(2007)
教育(1908)
编号(1497)
基金(1418)
(1414)
课题(1349)
成果(1256)
(1208)
社会(1203)
国家(1194)
(1163)
(1122)
社会科(1112)
社会科学(1111)
科学基金(949)
(921)
教学(782)
规划(780)
项目编号(778)
重点(754)
(744)
研究成果(719)
(706)
实践(705)
(704)
(703)
(690)
(678)
期刊
教育(2765)
中国(2109)
研究(1669)
(1313)
经济(1313)
职业(901)
技术(843)
(782)
技术教育(627)
职业技术(627)
职业技术教育(627)
(595)
学报(594)
大学(507)
管理(500)
科学(462)
农业(448)
(438)
研究生(433)
学学(431)
学位(429)
(384)
论坛(384)
(349)
卫生(349)
高等(331)
图书(320)
(296)
成人(293)
成人教育(293)
共检索到7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作亮  
习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2012年下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实践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2014年教育部的第16项工作要点要求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标准体系。这些均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造就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教师——师范生。师范生实践智慧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玉娟  
通过在大班额高职班级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改革试验,探索破解当前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的诸多难题。试验表明,在大班内以课堂学习共同体开展教学有利于差异资源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主体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益,增进教育公平。小组建设、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是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中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学校教育的改革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的。本文依据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革命"的逻辑与经验,结合我国10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围绕课堂规范的论题梳理了若干基本认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国雄  何小忠  周其国  
为了适应教师教育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封闭、培养主体单一、教育实践资源不足、"教书匠"式技能模仿,以及实践教学各环节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探索大学、地方政府、中学共同培养教师模式和机制,江西师范大学在总结2004年"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的基础上,自2009年开始探索构建"实习、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践基地,为有效实施师范生"三层五段七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平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时长江  刘彦朝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由五个环节组成:基于真实性任务的教学;学生发展建立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互相依赖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争论与协商达成共同的理解;教师与学生或合作或独立地与共同体成员分享观点;学生课外与专家、教师或学生交流沟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索磊  
教师驻校培养模式被视为美国教师教育的第三条道路。该模式产生的背景和目的与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存在相同之处,因而能够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通过分析美国的驻校培养模式,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形成政府、大学和中小学(GUS)教师教育共同体,作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主体,应协同发挥各方力量,由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共同组成驻校指导师资队伍,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采取实践取向,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最终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优质师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红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的合作,校企合作的双方职责不够清晰,校企合作模式缺少保障机制。本文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并在共同体下寻求酒店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出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进红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强调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技能性、探究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基于此,构建技能取向、探究取向和体验取向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并通过搭建相应的实践平台有效实施实践类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巍  李文玲  吴静  
强师计划提出要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机制模式,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基于此,研究从我国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出构建多阶段一体贯通的教学实践课程设置、多平台协同共育的教学实践指导机制和多主体综合考量的教学实践评价模式,指明优化教学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创建责任明确、互惠共利的协同培养模式并形成发展取向评价机制的实践路径,创新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升教师职前培养质量,助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伟平  
盘活农村文体资源的存量,融合农村文体发展的要素,大力发展农村文体学共体,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学习型乡村的重要举措。通过共建共享"体育强镇"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农村文体类学共体,使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中樑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困境,如何改变高职人文教育缺位现状,满足教育内在诉求,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也是当下高职教育的题中之意。基于此,构建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高职人文教育学习共同体主要由愿景、学习者、引导者、规则和学习空间五大要素构成。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线下物理教学空间和线上网络教学平台,以任务驱动、主题探究和合作研讨为主要教学方式,有效实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构建知识、达成共识等学习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空间促成学习主体和其他各要素的深度互动;通过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形成教学闭环。总体而言,高职人文教育学习共同体可以促使学习者知识的构建和迁移应用,激发其思想碰撞并且产生共鸣,对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精神成人"的终极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奇琦  陈光耀  
通过对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实践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对社区教育思路的变革,社区学习共同体价值、培育的方法及推广的前景等进行反思,提出了社区学习共同体应"反哺社会",在融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宏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北京近年来在基层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的实践经验。昌平区社区学院自从2012年在回龙观社区和半截塔村设立学习共同体的实验点,探索在城市白领社区和流动人口社区两种不同类型社区中推广社区学共体经验和模式。朝阳区在全区范围推广社区学共体,并将之写入政府的规划文件,极大推动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开展。作者在文中还提出了平民教育思想、志愿公益精神和多元主体参与是推动社区学习共同体三种动力的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俞松柳  
大多数城市里的社区,实际上只是居民的居住区,居民之间彼此少有联系,常常是孤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少了,情感交流更是缺乏。如何在社区建设中让居民们重拾共同体生活,让社区居民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御跸社区探索和实践的方向。通过几年的努力,"三和交流社""百老惠学堂""民家工作室"具有"同自觉、共做主、互为师、自评价"特质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纷纷建立,为提高居民学习热情和生活品质、促进居民情感交流、实现区域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