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4)
- 2023(6329)
- 2022(5084)
- 2021(5013)
- 2020(3900)
- 2019(9225)
- 2018(9437)
- 2017(14828)
- 2016(9476)
- 2015(10771)
- 2014(11412)
- 2013(10022)
- 2012(9487)
- 2011(8943)
- 2010(9363)
- 2009(8152)
- 2008(8228)
- 2007(7626)
- 2006(6836)
- 2005(6360)
- 学科
- 济(25447)
- 经济(25399)
- 教育(20841)
- 管理(19274)
- 业(14999)
- 中国(14762)
- 企(12758)
- 企业(12758)
- 理论(12524)
- 学(11740)
- 方法(9041)
- 教学(8231)
- 农(7377)
- 财(7294)
- 制(7142)
- 体(6291)
- 业经(6280)
- 数学(6279)
- 数学方法(6096)
- 发(5610)
- 融(5577)
- 金融(5570)
- 和(5463)
- 银(5402)
- 银行(5380)
- 行(5229)
- 研究(4962)
- 发展(4913)
- 地方(4849)
- 展(4788)
- 机构
- 大学(132587)
- 学院(125722)
- 研究(50081)
- 济(39288)
- 经济(37940)
- 管理(37747)
- 理学(31577)
- 教育(31248)
- 京(31071)
- 理学院(31036)
- 中国(30685)
- 管理学(30243)
- 科学(30158)
- 管理学院(29968)
- 范(28786)
- 师范(28544)
- 所(25609)
- 师范大学(23555)
- 研究所(23362)
- 江(21564)
- 财(21024)
- 北京(20714)
- 中心(20658)
- 农(20074)
- 技术(19465)
- 院(18330)
- 业大(17281)
- 州(16887)
- 职业(16794)
- 财经(15879)
- 基金
- 项目(77724)
- 研究(65322)
- 科学(60907)
- 基金(50314)
- 家(43738)
- 国家(43177)
- 教育(38765)
- 社会(36719)
- 科学基金(34743)
- 社会科(34189)
- 社会科学(34184)
- 省(31987)
- 编号(30243)
- 划(29384)
- 成果(29306)
- 课题(25205)
- 基金项目(24805)
- 年(21314)
- 资助(20530)
- 自然(19850)
- 重点(19439)
- 自然科(19361)
- 自然科学(19350)
- 自然科学基金(18981)
- 部(18676)
- 项目编号(18378)
- 发(17962)
- 规划(17879)
- 性(17572)
- 教育部(16393)
共检索到207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本文认为建构新的比较教育学科理论分析框架是当前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新的学科理论分析框架可称为理性建构型,这个概念表明它可以包容并内化以往或现有的各种分析框架,是在理性指导下由各种子分析模式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该分析框架具有多元化统一、目的论与方法论统一、参与性与实践性统一、整体性与预期性统一等主要特征,是学科发展的质的飞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杰
习近平基于21世纪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发展的新世情及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国情判断基础上,从体系结构、战略范畴目标、战略步骤三方位创新建构了新时代现代化理论体系。首先,建构了系统层-方位层-分位层纵向结构和各层横向协调的现代化战略体系,将现代化经济体系首次从现代化体系中独立出来单独部署。其次,创新性发展了现代化战略范畴及战略目标,凸显了现代化战略范畴之生态效应及制度支撑,现代化战略目标由"四质"拓展为"五质",范畴与目标内在统一,提高了目标要求。再次,调整了现代化战略步骤,变原有的小三步为1+2步,步骤时区及目标相应调整。习近平现代化新体系体现了高质量创新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理论体系建构路径,对高等教育学来说,应通过对这些学科发展历程的分析获得自身学科发展的启示。首先,要打破普适学科标准的神话,增强学科自信和学科建构意识;其次,学科知识的分化和学科理论解释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必由之路,同时,应通过提炼学科核心问题和学科核心概念建构理论体系,构建理论传承的传统和学科知识谱系;最后,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与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出发,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理论体系 社会科学学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卿
为了构建职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学者们提出了逻辑起点论、问题论和范畴论三种方式。但从学科理论体系的概念来看,这三种方式都不足以达成自己的目的。理论分析和其他学科经验表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充分的问题研究,二是以问题研究为基础的中层理论的创立。然而,在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中,这两个条件并不具备。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学而言,应该暂时克制对学科理论体系的憧憬,专注于问题研究和中层理论的构建。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理论体系 学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宝存 马忠虎
本文分析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探讨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尝试构建了一个包括研究生教育存在论、研究生教育本质论和研究生教育实践论三部分内容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并对研究生教育科研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呈现出多种视角、立场和观点并存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来源的多元化、"全球公民"和"合格国民"培养目标间的紧张、"全球竞争力"和"全球共生力"素养的融合、内外全球化对策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受到上述特征影响的同时正在探索本土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梳理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从目标维度、内容框架和实施模式等角度为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理解教育 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震
十九大报告精神以及习近平同志关于职业教育的诸多论述,特别是2014年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的重要批示,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等进行系统阐述、理论创新、形成职业教育的中国话语提供了指导纲领,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履行使命、拓宽研究视域、激发研究活力提供了依据和指南,也为辨明当前职业教育理论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提供了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教育学 教育学学科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桂华 陆汉栋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总体情况进行了部署,形成了完善的教育哲学思想逻辑体系,必将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系就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习近平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与理论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 发展逻辑 理论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构建新时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从重构教育学核心概念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学习、师表、民生等核心概念为主的"为学"、"为师"和"为政"话语。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需要遵循文化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需要进行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重新定义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师。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教育学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现象、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问题,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核心概念的重构,创制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原创性理论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新时代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和动力机制转换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构建"强起来"的中国科技经济学为其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科技经济学既要借鉴、吸收西方科技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先进成果,又要把握新时代科技与经济协调融合发展的独特内涵。要重新建立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全面创新"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育才、用才体系以推动"强起来"的中国科技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未来,需要深刻认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凝练"非对称"科技经济学理论、强化"市场与政府"双强引导下的科技资源配置和建立"瞄准高端"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建构和完善中国科技经济学学科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敏 蔡婧瑜 任保平
作为具有独特空间属性和区域功能的流域持续有力推动经济发展,但新时代流域经济理论研究较薄弱,难以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同中国流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导向,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的学理链,构建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理论体系框架。阐释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内涵、主要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及研究方法体系,从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指导和独创性流域经济理论的构建3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理论体系的拓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流域经济 新时代 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顺平
"放弃论"的理论基础值得检讨,出现的原因值得重视。从学术史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是沿着学科建设和问题研究两条轨道前进的,放弃学科理论体系探寻、构建是"逆势而行";从国别比较看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特色,放弃学科理论体系探寻、构建是"自废武功";从逻辑关系看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和问题研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放弃学科理论体系探寻、构建是"自束手脚";从研究使命看建立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放弃学科理论体系探寻、构建是"自我放逐"。
关键词:
龚放 高等教育 理论体系 放弃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兆山 张海波
人性即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始于人与社会的矛盾,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人性论与教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人性的看法不只是教育的起点,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社会—教育—人是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主线,人性论也应有机融合于教育学学科体系之中。
关键词:
人性 人性论 社会性 教育 教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