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9)
2023(6557)
2022(5460)
2021(4791)
2020(3964)
2019(9179)
2018(8994)
2017(17451)
2016(9584)
2015(10804)
2014(10751)
2013(10507)
2012(9399)
2011(8453)
2010(8494)
2009(8293)
2008(8375)
2007(7588)
2006(6783)
2005(6405)
作者
(26311)
(22176)
(22112)
(20881)
(13967)
(10505)
(9964)
(8371)
(8271)
(7834)
(7549)
(7372)
(7143)
(7082)
(7076)
(6715)
(6536)
(6520)
(6432)
(6364)
(5477)
(5380)
(5246)
(5004)
(4954)
(4927)
(4831)
(4772)
(4359)
(4199)
学科
管理(41447)
(38123)
(37863)
经济(37770)
(35214)
企业(35214)
(19795)
方法(17707)
数学(15547)
数学方法(15404)
(14470)
(14420)
财务(14400)
财务管理(14377)
企业财务(13875)
(10496)
业经(9773)
体制(9298)
中国(9109)
(8924)
(7499)
银行(7489)
(7135)
(7074)
(7019)
金融(7017)
技术(6726)
环境(6409)
(5734)
农业(5672)
机构
大学(139772)
学院(138289)
(59832)
经济(58700)
管理(56055)
理学(48403)
理学院(47963)
管理学(47420)
管理学院(47159)
研究(42445)
中国(34297)
(33814)
(27925)
财经(26034)
(23613)
科学(22503)
(20917)
(20144)
中心(19627)
财经大学(19567)
经济学(18936)
(17863)
研究所(17622)
业大(17344)
北京(17256)
经济学院(16955)
商学(16593)
商学院(16466)
(15914)
(15565)
基金
项目(89753)
科学(72695)
基金(68078)
研究(66445)
(58005)
国家(57574)
科学基金(51043)
社会(45550)
社会科(43353)
社会科学(43345)
基金项目(36133)
(33987)
自然(32099)
自然科(31346)
自然科学(31339)
教育(31045)
自然科学基金(30838)
(28393)
资助(27197)
编号(25502)
(23323)
成果(21398)
(21329)
重点(20200)
国家社会(19314)
教育部(19130)
(19090)
人文(18659)
创新(17983)
(17932)
期刊
(66335)
经济(66335)
研究(42562)
(30619)
中国(28005)
管理(23018)
学报(18704)
科学(18070)
(16158)
(15416)
金融(15416)
大学(15334)
学学(14671)
财经(14167)
教育(12082)
(11963)
技术(10997)
经济研究(10437)
农业(10276)
业经(9901)
财会(9146)
问题(8526)
会计(8470)
(6730)
技术经济(6467)
(6434)
理论(6300)
现代(6233)
通讯(6188)
会通(6174)
共检索到209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培衢  
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运作效率和发展能力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着眼于企业制度的整体优化;其中企业产权制度、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激励是关键,国有企业制度安排中必须着眼于企业制度环境的整合,建构富有效率的公司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晓琦  
一个有效的破产制度能够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拯救企业的使命,它能够促进企业融资,改善公司治理、清算低效率企业并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破产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但从总体经济绩效来看,它没有在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中国的破产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既有破产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也有执行中的问题。中国在破产制度的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其它转轨国家,这既使我们能够借鉴其他转轨国家的经验教训从而少走弯路,又对加快我国破产制度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志芳  
企业经营者是我国十分稀缺的人力资源,长期以来通过若干种激励方式想调动其积极性,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寻求并建立一种有效率的激励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认为:经理股票期权激励(ESO)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最大优点是将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强调共同的长期利益。文章就此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并结合当前实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银温泉  
德国的公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总数中,有限责任公司占绝大多数。例如,在1986年,公司数量为282,671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为2165家,有限责任公司为280,506家,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上市公司的数目更少。到1989年末,股份公司有2492家,其中只有649家在1990年年底上市,上市交易仅占1/4左右。 与美、日相比,德国的公司制度(在本文中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双重委员会制度,即存在监事会和董事会;二是强调职工参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健  唐明哲  
从1997年起 ,中国陆续发行了南化转债、丝绸转债、茂炼转债、机场转债和鞍钢转债等5只可转换债券。本文利用简单的两期模型分析了公司采用可转债这种新的融资工具的理论依据及其前提条件 ,并阐述了中国发行可转换债券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非亚  包敬欣  
我国公司制度与西方公司制度比较孙非亚,包敬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国企业制度千差万别。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过程、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总有差异,所以企业制度自然或多或少各具特色。我国公司制度的确立,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国公司发展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鸿莹  王亦君  
一人公司的出现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分别提出社团性、治理结构和有限责任问题的挑战,结合我国立法实践,为完善一人公司的立法,本文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规范实质一人公司和完善一人公司资本制度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颖健  
美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用公司规模作为标准衡量公司的公众性,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是这一合理性是以公司存在活跃的场外市场、公司股份流动性较强为前提的。在公司股票不存在活跃二级市场的情景下,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反而成为公司资本形成的障碍。JOBS法案改革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对公司资本形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股东数量为门槛的事实公众公司制度,但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本筹集,这就需要我们吸取美国的立法经验对我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斌  
1949年到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曲折,经历各种风险考验,创造了国人称颂、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西同全国人民一道,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全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支快速增长,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50年全省财政收入只有1.2亿元,1978年跨过10亿元关口,1995年超百亿元,2010年跃上千亿元台阶。201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3795.8亿元,是1950年的3163倍,平均每年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江西省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50年的1.8%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喜  李建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邱泽奇  
在工业时代,公平和效率是一对矛盾。工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组织逻辑在事实层面显示为,社会成员通过在工厂就业获得劳动收入,用劳动收入在市场采购生活物质,用生活物质支撑家庭人口的生活和人口再生产,而人口的再生产在事实上培育着下一代劳动力,形成维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持续与发展,即人口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与发展。其中,工厂劳动是这一逻辑的重要环节。工厂劳动又嵌入在行业产业分工体系中。在产业领域,行业通过嵌入国家或国际产业分工结构而产生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阳  
公司法第182条规定的强制解散公司的三个必备条件,每一个都可以衍生出许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未能有效地解决具体裁判标准不明确,观点亦不统一的难题,立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分析问题和借鉴域外立法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了立法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岭松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从其目标本身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该模式通过管理层的广泛任务和分享控制权来内部化股东行为的负外部性,容易产生管理层激励设计难、融资和决策效率低等问题。本文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并不是保护其利益的有效制度安排,而应该在坚持股东价值的范式下,通过契约和法律形式实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