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3)
2023(8756)
2022(7252)
2021(7047)
2020(5969)
2019(14035)
2018(13738)
2017(26918)
2016(14487)
2015(16744)
2014(16662)
2013(15465)
2012(13593)
2011(11811)
2010(11475)
2009(9640)
2008(8751)
2007(7148)
2006(5691)
2005(4495)
作者
(35642)
(29632)
(29459)
(28065)
(18760)
(14057)
(13435)
(11708)
(11396)
(10404)
(10186)
(9827)
(9363)
(9167)
(8986)
(8966)
(8788)
(8782)
(8554)
(8409)
(7181)
(7143)
(7002)
(6860)
(6722)
(6633)
(6444)
(6416)
(5893)
(5838)
学科
(54396)
经济(54348)
管理(41065)
(38481)
(33178)
企业(33178)
方法(31923)
数学(29166)
数学方法(28565)
中国(13706)
(13674)
(13106)
业经(11445)
理论(11430)
技术(10493)
(9565)
财务(9512)
财务管理(9492)
(9016)
贸易(9011)
企业财务(8998)
(8801)
农业(8657)
教学(8558)
地方(8316)
(8055)
(8048)
(7706)
环境(7251)
(7239)
机构
学院(189603)
大学(180356)
管理(77469)
(72891)
经济(71470)
理学(68737)
理学院(68126)
管理学(66614)
管理学院(66291)
研究(50319)
中国(36847)
(35703)
(31716)
科学(29925)
财经(26672)
技术(26643)
业大(26193)
(26124)
中心(25073)
(24586)
职业(24095)
(23396)
(23383)
师范(23151)
经济学(22601)
(22031)
北京(21183)
(20898)
经济学院(20589)
经济管理(20502)
基金
项目(137471)
科学(110917)
研究(104289)
基金(99899)
(85457)
国家(84766)
科学基金(75673)
社会(65005)
社会科(61721)
社会科学(61707)
(55960)
教育(53371)
基金项目(52909)
自然(49679)
自然科(48650)
自然科学(48641)
自然科学基金(47740)
(46618)
编号(44788)
资助(41268)
成果(33247)
重点(31230)
(31061)
课题(30809)
(30085)
(28820)
创新(27879)
教育部(27743)
项目编号(26948)
人文(26947)
期刊
(67107)
经济(67107)
研究(45534)
中国(32550)
教育(29522)
管理(28633)
(25400)
技术(24943)
科学(23223)
学报(23190)
大学(19484)
(19482)
学学(18402)
职业(14231)
农业(13791)
财经(12632)
业经(11889)
(11632)
金融(11632)
经济研究(11263)
(10820)
统计(10194)
技术教育(9537)
职业技术(9537)
职业技术教育(9537)
(9383)
技术经济(9364)
(8867)
论坛(8867)
问题(8759)
共检索到247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继安  吴建设  
针对制约我国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效应的实然问题.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从创新政府主导下的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载体、建构产学结合共同育人的价值观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案例研究实践.确立了职教集团组织架构,创建中介评估咨询机制.建立校企按学分核算经费的机制.开展技术与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职教集团建设为重点.校企协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经济技术服务的新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继安  吴建设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院校推行产学合作,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效应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改变这一现象,需创新政府主导的产学教育框架和机制;建设职教集团的合作载体;建构产学结合的育人价值观。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创建中介机制,推进联盟体制建设;构筑专业群平台,促进职教集团各项建设;建立校企经费核算机制,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面向区域优势产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琦  
新升格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阐述了新升格高职院校内涵及特征,并从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办学模式的法律环境问题和制度体系问题、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实体性融合机制缺位等角度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过程中的若干障碍,提出支持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型办学模式的法律环境建设、健全其制度环境、创新区域经济互动型高职教育的实体融合式办学模式等可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梦君  
文章首先论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民办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特色,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理念的非规范化,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办学效益堪忧。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创新路径: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自身的积累和提炼办学特色;民办高职院校需要深入研究办学理论,找准办学定位;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市场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国家财政力度的支持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效益;转变人才招聘观念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曙光  李新生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分离、忽视知识与技能的核心关系、教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设计忽略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等问题。构建"知识+技能"教学模式,要注重四个关键要素,即教学观念、教材、教学场所和教学设计,四要素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芸  
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资源共享水平的提升,实现中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办学,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连锁化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文章阐述了中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并对中高职院校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理念困境、组织建构困境、资源整合困境及教学实践困境展开了深入剖析,进而从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念创新、组织治理制度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及教学实践路径创新等角度对中高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天球  李国春   宋振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努力研究与实践“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这一重点课题。一方面,实行“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院所合作新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实行“学研产训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造性地构建适合地方性高职院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不断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惠平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其本质是基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来进行"高职—产业"的对接和解构研究,以此来探寻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因而其对接研究是要构建高职教育切入和嵌入产业的长效机制,其解构研究则是要勾画高职教育切入和嵌入产业的行动路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建龙  
在目前校企合作有待深入、现代职教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职业教育资源仍分散隔离的现实背景下,探寻适当的且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是突破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提出构建生态型水运交通职教集团的理念,并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旨在整合发挥与水运相关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湖北水运交通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新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泽寰  
要实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就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为模式创新提供前提。依靠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办学,保持院校与行业的有效沟通,形成“校企互动”的办学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按照“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技能”的原则,搭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三级教学平台,是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模式的核心。建设以“双师型”队伍为主体,“理论型”队伍为基础,“技能型”队伍为辅助,协调发展的三支教师队伍,既是高职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卫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山海模式"的个案分析发现:"山海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多元合作、产权明晰、治理科学、机制灵活;"山海模式"在潍坊诞生,与航海教育的需求增加、中职学校的升格冲动、办学体制的深刻变革、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等宏观环境相关,具有历史必然性;"山海模式"在潍坊诞生,离不开行动者的策略性算计,具有一定偶然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奇富  郑琼鸽  张启富  
创新办学模式、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共同使命。"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是基于"总部经济"理论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高职院校办学的创新模式,有着全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适用范围的区域性和跨空间的共同发展等特点。从宁波市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出发,实现"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路径有四种选择,即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型生产工厂、校校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校会合作共建行业公共服务中心、政校企合作共建服务型产学研基地。与此相适应,还必须建立起"政、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保障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玲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围绕办学模式,对上海、重庆两地的20所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资金来源、合作办学形式、办学内容、合作办学渠道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别与所属地区进行了列联表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了两地办学模式具体问题上的差异。研究表明:东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资金来源、合作办学形式、合作办学内容、合作渠道上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且上海市在办学资金来源、办学形式、办学内容、合作渠道上均比重庆市更丰富、更广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金昌  
产学研相结合在本质上存在必然联系,"产"离不开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与科技,"研"同样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其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学"必须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必须重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即"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走好产学研结合之路,必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但是"产""学""研"又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有各自的任务,厘清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是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起点。企业产学研结合根本利益在于与生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艳  李宇红  
深度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唯一路径,产业学院是走向深度产教融合的主要载体和抓手。经过高职院校多年的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实践,产业学院已体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过程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类型多样化、治理现代化等诸多特征,出现了"1+1"模式、"1+N"模式、"1+1+N"模式和"N+N"模式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学院。不论何种类型,产业学院的育人成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合作程度,在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统筹协调、有效治理、积极配合下,企业的介入程度越深,越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