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8)
- 2023(3351)
- 2022(2632)
- 2021(2848)
- 2020(2117)
- 2019(4911)
- 2018(4944)
- 2017(7322)
- 2016(5179)
- 2015(5999)
- 2014(6230)
- 2013(5251)
- 2012(4976)
- 2011(4538)
- 2010(4797)
- 2009(4186)
- 2008(4117)
- 2007(3873)
- 2006(3535)
- 2005(3232)
- 学科
- 教育(19893)
- 中国(10698)
- 济(9335)
- 经济(9324)
- 学(8666)
- 理论(8510)
- 教学(6316)
- 思想(4723)
- 管理(4634)
- 政治(4547)
- 研究(4474)
- 思想政治(3886)
- 政治教育(3886)
- 治教(3886)
- 德育(3847)
- 文化(3774)
- 发(3755)
- 革(3725)
- 发展(3620)
- 展(3498)
- 高等(3257)
- 企(3252)
- 企业(3252)
- 改革(3216)
- 和(3158)
- 学法(3010)
- 教学法(3010)
- 方法(2995)
- 经济学(2930)
- 业(2908)
- 机构
- 大学(67198)
- 学院(60900)
- 教育(27406)
- 研究(25677)
- 范(21874)
- 师范(21806)
- 师范大学(18254)
- 京(16233)
- 科学(14712)
- 济(13844)
- 管理(13279)
- 经济(13176)
- 所(12434)
- 职业(11920)
- 北京(11354)
- 研究所(11328)
- 中国(11318)
- 江(11184)
- 技术(11154)
- 理学(10769)
- 教育学(10662)
- 理学院(10440)
- 管理学(10032)
- 管理学院(9856)
- 中心(9694)
- 院(8931)
- 州(8575)
- 职业技术(8187)
- 教育学院(7856)
- 财(7409)
共检索到106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桑新民
近年来,建构主义对国内外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种理论的跨时空传播,必然产生文化的误读,但这同时也正是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作者跨越二十多年研究建构主义的独特思想体验和教学生活体验,对建构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并探讨了中国教育研究和借鉴西方建构主义应该持有的健康心态和科学方法论。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历史 哲学 解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本文研究社会建构主义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意在为当代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勤华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物质力量对国家间关系的作用,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学派的亚历山大.温特从哲学的角度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新认识,提出国际社会,其结构包括国家间关系,是由人们在互动中对物质力量的认识的反映,人们对物质力量的解释建构了物质的意义,从而决定国际社会的性质和国家间的关系。温特以理念主义的认识论和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弥补了国际关系其他理论流派在国际社会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不足,揭示了观念在社会层面的能动作用,认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本身不是物质力量的结果,而是观念使然。观念的作用在于,在物质的性质和力量大小确定的前提下,可以将霍布斯的杀戮文化,建构成洛克的竞争文化和康德...
关键词:
温特 建构主义 哲学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有关人的学习的研究正在形式一个全新的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力求梳理建构主义思想背后所隐藏的哲学社会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以便从教育学内外两个视角描绘建构主义的思想脉络,并兼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想与建构主义的关系作一个厘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书锋 刘学惠 郝靖
本文所叙述的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理念,以此来重新认识和建构课堂教学。文章简单介绍建构主义课堂产生的背景,着重论述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特点,阐明建构主义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有许多不同之处:学习者是互动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形成对学习的责任心和自主感来促进学习进程。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课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由结构决定的自组织的循环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错误和失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个体或群体为了保持有机体的适应与生存,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思想 知识建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是指具有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理论效力、拥有世界格局等思想品质的教育哲学。现代中国教育哲学走过了一条从学科建构到思想创生、从打造特色到形塑气象、从危机话语到理性自觉的历程。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是创生中国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智识努力,既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要求学人具有历史意识、问题意识和世界意识。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教育哲学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思想创生的使命担当与理性自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帕特里夏·怀特 保罗·赫斯特 石中英
在西方哲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中 ,教育哲学真正开始成为一个有清晰界限的研究领域 ,以其强有力的分析方法著称于世。英国分析哲学家彼德斯提出了教育哲学的任务和特征 ,成功地使教育哲学具备了自己的独特的性质 :既是当代哲学一个生机勃勃的领域 ,又是教育研究一个主要的和独立的领域。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分析教育哲学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当前 ,分析教育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地对学科内部的根本问题进行重新评价和修正。
关键词:
分析哲学 教育哲学 分析教育哲学 彼德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定荣
建构主义教学论作为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缺乏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建构主义教学论要对世界范围的教学实践产生影响,必须认识到其产生的信息技术时代性特征、个人主义的文化特征和走向实践的制度化特征,立足于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着眼于教学文化的转变和教学制度的重建。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论 历史、文化与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伟
自由主义是现代性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诉求。自由主义教育思潮对传统教育价值的颠覆既没有为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也没有为正当教育价值的确立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使教育以及"善的教育"的存在的合法性受到威胁。自由主义不仅已成为挑战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影响教育实践的坚硬立场,而且它所拥有的民间力量也构成了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实践方案。"范美忠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不仅涉及自由主义在国家政治中的价值取向,也涉及教育应如何面对自由主义的价值挑战。正当教育价值的寻获必须从对自由主义教育价值的批判入手。反思与批判自由主义是当前教育哲学必然的担当。
关键词:
自由主义 现代性 教育哲学 教育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其勇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辉
老子坚持"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论,认为天、地、人是相互依赖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共同适用的原则。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无为而治",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人类的至德,既合乎自然生态平衡的要求,又合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生态主义哲学理念。
关键词:
老子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生态主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赟
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关注的对象,自由不仅是衡量人类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准,还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与工作中努力奋斗的目标。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自由并不是坐享其成的,要经过不断斗争,克服阶级、民族以及自我存在于社会的种种限制,在各种异化现象的影响下去努力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社会产生异化现象,这阻碍了人类自由的获得与实现,进而提出通过斗争、革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以实现人类的自由。
[期刊] 求索
[作者]
白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开创人类文明新类型的巨大胜利。因此,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自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资本论》占据着当今时代真理、道义和文明的"制高点",又为作为时代文明表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最经典的文本支撑。可以说,正是在理论传统、实践基础和文本支撑的"三维一体"中,作为"哲学中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才真正成为可能。唯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才真正成为反映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