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
- 2023(1273)
- 2022(1088)
- 2021(1216)
- 2020(800)
- 2019(1863)
- 2018(1808)
- 2017(2777)
- 2016(1662)
- 2015(2322)
- 2014(2264)
- 2013(1739)
- 2012(1550)
- 2011(1415)
- 2010(1578)
- 2009(1244)
- 2008(1189)
- 2007(1210)
- 2006(1091)
- 2005(839)
- 学科
- 教学(7739)
- 学法(4841)
- 教学法(4841)
- 教育(4521)
- 理论(4140)
- 学理(3137)
- 学理论(3137)
- 政治(2924)
- 思想(2905)
- 思想政治(2473)
- 政治教育(2473)
- 治教(2473)
- 德育(2453)
- 济(2333)
- 经济(2327)
- 计算(1595)
- 算机(1592)
- 计算机(1592)
- 机化(1582)
- 计算机化(1582)
- 中国(1469)
- 组织(1430)
- 学(1400)
- 管理(1315)
- 研究(1118)
- 语文(1055)
- 和(1032)
- 革(995)
- 文教(927)
- 主义(839)
- 机构
- 学院(22520)
- 大学(21418)
- 范(6299)
- 师范(6216)
- 研究(5759)
- 教育(5690)
- 职业(5117)
- 师范大学(4874)
- 技术(4679)
- 济(4618)
- 京(4400)
- 经济(4395)
- 科学(4038)
- 江(3935)
- 职业技术(3652)
- 技术学院(3606)
- 管理(3496)
- 中国(3184)
- 州(3176)
- 北京(3013)
- 理学(2920)
- 理学院(2829)
- 所(2701)
- 财(2668)
- 中心(2652)
- 管理学(2550)
- 管理学院(2505)
- 研究所(2432)
- 教育学(2359)
- 财经(2201)
共检索到36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对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 ,对我国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它促使我们变革旧有的教育观念 ,重建现代知识观 ,确立学生中心的师生观 ,反思错误的学习假设。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当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不俗表现清晰地折射出它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思想 核心观点 思想张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国内外学者在对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思想的探究过程中 ,对其提出了各种赞赏或批评的意见 ,其中也存在着某种误解。建构主义对于认识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观建构性质的突出强调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只有既关注个体自我的主观建构又重视社会互动的合作建构 ,才有可能消解自身的激进性或偏激性 ,从而成为经得起检验的、具有“生存力”的认识论或学习论。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思想 个体建构 社会建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建鹏
本文在概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从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情境化教学和师生关系四个方面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出澄清并进行分析,探讨了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蒙成
实施建构主义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学生应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期待和批判性、系统性、发散性思维能力 ,具有有机的知识结构、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及必要的团队精神 ,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高级伙伴 ,应掌握建构性教学的策略 ,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意识、宽广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建构主义教学的环境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平台 ,要具备网络化的学习场所、文本化的教材、学习共同体式的班集体等要素。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 条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由结构决定的自组织的循环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错误和失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个体或群体为了保持有机体的适应与生存,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思想 知识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侯新杰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从心理表征和适应性心理表征两方面对儿童建立它们周围世界概念的认识论基础进行解释 ,把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方面 :个人建构 (personalconstruc tion)、个人间建构 (interpersonalconstruction)和大众建构 (publicconstruction)。通过案例分析 ,概括出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 ,进而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万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已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借鉴该思想促进我国教学改革,避免在实践中误用或泛用,本文在对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作简要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指出其适应性条件,并对该理论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进行论述,希望我们在借用此理论时能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更为理性地对待它。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思想 本土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玉祥
极限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研究和应用数学的有力工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极限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以及形成性评价过程,主动完成极限思想的意义构建。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高等数学 极限思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鸾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的主流范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项目声称是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教师教育是基于真实情境、实践体验、交往对话和自我更新的教育。教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以建构主义原则和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教师,让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教师建立一种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实践影响可以概括为消解权威、激活关系、打破界限、在实践中生成意义。
关键词:
西方建构主义 教师教育 教师知识 教师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太年
本文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层面探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识别三个层面的建构主义各自力图回答的问题。文章认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及其和认识对象、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一个哲学问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和个体是如何学习的问题,是对学习发生过程的实然性的描述,主要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基本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要探索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或学习观相一致的教学实践方式,是一个应然性的、规范性的问题。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喜梅 刁哲军
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它的产生对职业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行动导向教学因其符合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受到了各国职业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其对传统教学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定位、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 建构主义 传统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莉
本文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 ,探讨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所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 ,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并指出评价标准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课堂教学 评价 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琪
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主要体现英语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评价系统三个方面,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是此次改革的核心,也就是要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本文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英语情境教学的实践,以其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英语教学 情境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茂玲
文章从建构主义核心假设的剖析出发,阐述了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观点。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突出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在教学实践上,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教学的起点,通过情境实施教学,凸显教学的整体性,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观 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