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0)
- 2023(3697)
- 2022(2861)
- 2021(3021)
- 2020(2178)
- 2019(5376)
- 2018(5407)
- 2017(8155)
- 2016(5450)
- 2015(6241)
- 2014(6615)
- 2013(5611)
- 2012(5262)
- 2011(5100)
- 2010(5540)
- 2009(4825)
- 2008(4786)
- 2007(4449)
- 2006(4227)
- 2005(3938)
- 学科
- 教育(19375)
- 济(13418)
- 经济(13395)
- 中国(11443)
- 理论(9340)
- 管理(8560)
- 学(7795)
- 业(6431)
- 教学(6117)
- 企(5898)
- 企业(5898)
- 方法(5208)
- 研究(4488)
- 和(4442)
- 发(4252)
- 思想(4242)
- 发展(3972)
- 政治(3952)
- 展(3849)
- 革(3752)
- 思想政治(3404)
- 政治教育(3404)
- 治教(3404)
- 德育(3378)
- 财(3334)
- 数学(3261)
- 改革(3226)
- 数学方法(3156)
- 高等(3143)
- 业经(3139)
- 机构
- 大学(77749)
- 学院(70169)
- 研究(28121)
- 教育(27224)
- 范(21994)
- 师范(21950)
- 济(20493)
- 经济(19738)
- 管理(19449)
- 京(18605)
- 师范大学(18430)
- 理学(16478)
- 理学院(16154)
- 科学(16065)
- 管理学(15711)
- 管理学院(15545)
- 中国(14478)
- 所(13304)
- 北京(12933)
- 江(12097)
- 研究所(12083)
- 职业(11753)
- 技术(11247)
- 财(10951)
- 中心(10921)
- 教育学(10645)
- 院(9935)
- 州(9465)
- 财经(8452)
- 职业技术(8018)
- 基金
- 项目(39886)
- 研究(38839)
- 科学(33343)
- 教育(27034)
- 基金(25278)
- 社会(22222)
- 社会科(20508)
- 社会科学(20505)
- 家(20483)
- 国家(20112)
- 成果(19766)
- 编号(19307)
- 科学基金(16555)
- 课题(16527)
- 划(16037)
- 省(15983)
- 年(14649)
- 规划(12190)
- 基金项目(12035)
- 项目编号(11921)
- 部(10987)
- 性(10873)
- 度(10789)
- 研究成果(10785)
- 重点(10625)
- 教育部(10522)
- 一(10171)
- 阶(9685)
- 资助(9679)
- 段(9643)
共检索到121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建构主义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在教育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 ,在科学教育上指出了科学知识学习的困难性。但激进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根本上有悖于科学理性 ,将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科学学习的困难性夸大为科学知识不可传授 ,这给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混乱。在我国进行科学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 ,在应用建构主义原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 ,应注意防止激进的建构主义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科学教育 认知主体 主动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科学学习观的建立及建构主义对科学教学实践有益的启发有着广泛而确凿的科学研究基础;建构主义不是科学教育的目的,而是一种有助于达到科学教育目的的工具。科学教学的进步不是当把几种互斥的模型或理论视作"对手"的时候获得的。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不应该聚焦于放大不同立场的差异,而应该呈现一个宽阔的视野,来全面审视科学学习,使研究者更为恰当地揭示科学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科学学习 科学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约翰逊F·奥斯本 张红霞 孙志凤
本文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弱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功之处给予了肯定。本文所倡导的一种温和的实在论,试图对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更好的解释,而且对相关的教学论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超越 建构主义 科学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本文分析激进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发展的挑战,包括激进建构主义指出在科学教育中学生的前概念对学科观念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力,科学教育中应该嵌入学生的知识,注重开发学生主体经验领域,并建议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来体现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子建 宋萑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意涵、理论基础及流派的梳理入手,对建构主义所倡导之"自我的知识"和"自主的学习"进行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悖论进行批判与反思,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尚有发展与改善的空间。在对建构主义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本文亦尝试从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建构主义内部各流派的融合两方面,为其未来发展前景给予建议,以期让建构主义真正为教育实践所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知识观 学习观 反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胡军
建构主义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因此它具有普适性。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探讨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如科学观问题、有效地科学学习的问题、教师与科学课程开发问题、发现式科学教学与建构式科学教学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等等,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侯新杰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从心理表征和适应性心理表征两方面对儿童建立它们周围世界概念的认识论基础进行解释 ,把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方面 :个人建构 (personalconstruc tion)、个人间建构 (interpersonalconstruction)和大众建构 (publicconstruction)。通过案例分析 ,概括出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 ,进而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淮 杨昌勇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的话语霸权和研究范式,同时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构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弘扬人的非理性和主体间性;批判性地探讨了现代的教育目的、制度和课程体系等,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它们的发展路向。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后现代主义 教育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要义是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必须改革,建构主义适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建构式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迎接这一挑战的人才。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科学教育改革 建构式科学教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和起源 ,从宏观调控角度提出了一个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理论框架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 ,对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定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产业定位 宏观调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永新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本文拟通过价值观的透视,来窥探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主要特质,并分析其贡献与局限。一、重世俗而轻神性重世俗而轻神性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第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山俊 杨桂梅
马尔科姆·诺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他在成人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成人教育实践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同时,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的有关内容,如关于成人学习特点的认识、对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差异的阐述等方面,亦引起学界的广泛争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皇伟
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教育研究不同的方法论取向。叙事研究方法论作为质性教育研究理论和方法,与教育研究关涉的依据理论主要来自多学科理论、哲学思想及其实践机理,其特征表现为背景因素与叙事意义的深层建构、边缘群体和草根话语的关注与倾听、研究视角和分析结构的拓展与革新。该方法论对教育的研究理念、价值选择及研究范式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也存在不少局限,需要引起教育质性研究者的深思。
关键词:
叙事研究 方法论 教育探究 质性研究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麻彦坤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了建构主义的两种不同范式,两种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识又有分歧。为了能够联合起来,实现两种理论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两者需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相互参照,积极反省,主动借鉴,互动互补。
关键词:
认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互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永青
建构主义给继续教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支持。成人学习带有很强的建构性,一般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不断发现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目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继续教育课程设计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选择合理,善于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和情境性的作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继续教育 课程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