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0)
2023(9662)
2022(8747)
2021(8424)
2020(7059)
2019(16406)
2018(16539)
2017(32163)
2016(17627)
2015(19915)
2014(19903)
2013(19712)
2012(17848)
2011(16091)
2010(16033)
2009(14343)
2008(13832)
2007(11743)
2006(10087)
2005(8681)
作者
(49739)
(40888)
(40404)
(38524)
(26225)
(19590)
(18565)
(16218)
(15570)
(14511)
(14157)
(13686)
(12786)
(12749)
(12584)
(12344)
(12298)
(12150)
(11504)
(11492)
(10161)
(9886)
(9807)
(9327)
(9224)
(9142)
(9023)
(8942)
(8172)
(8046)
学科
(65664)
经济(65581)
管理(48327)
(45385)
(38249)
企业(38249)
方法(31356)
数学(26795)
数学方法(26450)
(17302)
中国(16684)
(15777)
(15503)
业经(14877)
地方(13445)
理论(12092)
(11878)
贸易(11874)
(11629)
农业(11611)
(11507)
(11368)
环境(10525)
技术(10515)
教育(10158)
(10116)
财务(10048)
财务管理(10033)
(9814)
银行(9776)
机构
大学(244953)
学院(241220)
管理(98843)
(91192)
经济(89033)
理学(86274)
理学院(85300)
管理学(83825)
管理学院(83385)
研究(79854)
中国(57968)
(52585)
科学(50573)
(40734)
(39797)
(37051)
研究所(36491)
业大(36479)
中心(35812)
(33670)
(33552)
师范(33413)
北京(33409)
财经(33198)
(30256)
(29339)
农业(29099)
(27850)
师范大学(27322)
经济学(26049)
基金
项目(169576)
科学(132583)
研究(125810)
基金(122019)
(105678)
国家(104773)
科学基金(89682)
社会(76712)
社会科(72494)
社会科学(72473)
(65583)
基金项目(65488)
自然(58860)
教育(57771)
自然科(57441)
自然科学(57429)
自然科学基金(56398)
(55870)
编号(52544)
资助(50201)
成果(43328)
(37375)
重点(37270)
课题(35666)
(35488)
(35081)
项目编号(32824)
创新(32595)
科研(32329)
教育部(32070)
期刊
(97472)
经济(97472)
研究(70551)
中国(42924)
学报(38073)
管理(35401)
科学(35091)
(33856)
教育(30573)
(28926)
大学(28655)
学学(26558)
农业(24322)
技术(20276)
(18750)
金融(18750)
业经(15685)
图书(15293)
财经(14933)
经济研究(14709)
理论(13052)
问题(12567)
(12522)
(12491)
科技(12307)
实践(12285)
(12285)
现代(11292)
情报(11012)
技术经济(10991)
共检索到344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后雪峰  陶伟  
论文通过梳理西方边界研究的发展阶段、不同学科下的边界研究进展、边界研究的主要术语及具体实践,探讨西方边界研究的一般理论和边界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启示中国的边界研究和调整下一步的改进方向。研究表明:西方边界研究在发展阶段上最终以边界的社会建构为主要范式,这与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也是多学科交融的结果;多学科交融的西方边界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边界理论,但形成了一般性的边界术语,包括复杂的边界、关系的边界、过程的边界、过渡区的边界及建构的边界5个方面;边界的一般性术语来源于边界的具体实践,也推动了边界实践研究的多样化,具体涉及批判性地缘政治、社会建构的边界及尺度化的边界等议题。西方的边界研究启示在国内的边界研究过程中需要强化多学科交融与合作,关注批判性地缘政治研究方法,重视文化在边界中的作用,深化社会建构的研究范式,厘清和平衡一般理论与边界实践之间的互补、互促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丽萍  
二战后美国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肖丽萍二战后至今,美国教育政策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不断加强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和调节。这种干预和调节主要通过大量立法和教育拨款等途径来实现。由于教育政策要通过教育行政体制来实施,因而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一、美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树芳  潘懋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确保石油安全,建立了一系列石油政策和法规,对促进日本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供给对外依赖度越来越大,也面临着严峻的石油安全问题。对日本石油政策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对我国解决石油安全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诤  
二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起飞,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日本成功的高职教育经验对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发展有一些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谷平  吴静  
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科经历了从崛起、繁荣到分化、并逐步消亡的过程;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海外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尤其是与历史学科的互动关系制约了这一进程;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教育史必须坚持学科的自主性和特色,坚持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岩  
经济新常态是指一国经济在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发生的阶段性转变。二战后日本经济发生过两次常态性变化,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速增长新常态和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低速增长新常态。日本在应对经济常态性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有诸多相似性。总结日本发生的两次常态性变化过程及主要应对策略;结合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日本应对经济新常态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二战后美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王保星一、二战后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一)40、50年代职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争所直接导致的两大社会问题便成为美国社会各界人士注目的焦点:一是退役军人的就学与就业问题;二是广大青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管永昊  贺伊琦  
二战前后,西方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西方财政理论确立的逻辑判断标准包括完整的框架与体系、核心概念的提出与对现实的解释作用。同时,二战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对财政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财政理论发展的现实与之相对照,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通过转变研究范式、解决财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发展的研究方法等路径,来实现我国财政理论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翔  王美桃  
日本从二战后发展崛起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西方先进国家的赶超,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与此同时,日本与世界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元被迫升值。在日元升值条件下,日本对外投资基本呈资源型、成本型以及当前的综合型,这有效地规避了投资风险。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有着与日本类似的经济现象。作为对外投资的后进国家,我国理应积极吸取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明  
加入世贸组织必将对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另一方面面对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如何把握机会应对挑战,是我国发展国际技术贸易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关日两国在二战后发展国际技术贸易中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发展技术贸易的概况及特点的分析比较,并结合目前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状况,得出了一些对我国开展国际技术贸易有益的结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士明  
"二战"后日本相继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标准》、《职业训练法》,确定了日本职业教育的作用、设置标准等。我国可以借鉴日本职业教育相对成功的经验,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促进职业教育更快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剑飞  
第二国际时期,以伯恩斯坦和考茨基为代表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实证化理解,将马克思主义解读成庸俗经济决定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等人对此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他们强调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阐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批判了第二国际的庸俗经济决定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削减了实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侵蚀,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健康发展。当今,经济决定论并没有消失,正在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其影响有增无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经济决定论的否定和颠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漆志平  
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不断变迁。二战后,随着生产组织的变迁,西方企业劳资关系先后历经了福特制生产组织劳资关系、丰田制生产组织劳资关系和温特制生产组织劳资关系三种形式的依次演进。每一种形式的劳资关系又各有其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苗丹  
由于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以及巨大的石油开采价值,非洲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重要性与日剧增,美国一改以往不关注非洲石油的态度,积极调整对非石油战略。美国在非洲的石油战略是随着非洲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本国在非洲的战略利益而演变的。基于非洲石油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以及本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考虑,未来美国将会积极进军非洲的石油领域,其对非洲的战略投入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燕军  
二战后,中东国家的社会转型与军事现代化工作开始起步。社会转型对军事现代化的实现有着根本性影响,但与军事现代化相比,中东整体社会转型缓慢,给军事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西方及其他新兴国家处理二者关系的实践给中东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进入21世纪后,中东社会转型进入一个突变同时也十分关键的时期,因而,中东社会转型与军事现代化的发展趋向还有待观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