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2)
2023(7299)
2022(5927)
2021(5809)
2020(4683)
2019(10720)
2018(10584)
2017(19203)
2016(10442)
2015(12380)
2014(12290)
2013(11928)
2012(11279)
2011(10517)
2010(10431)
2009(9529)
2008(9444)
2007(8622)
2006(7555)
2005(6578)
作者
(29966)
(24988)
(24972)
(23772)
(15835)
(11750)
(11281)
(9827)
(9717)
(8964)
(8720)
(8352)
(8166)
(8119)
(8118)
(7751)
(7385)
(7268)
(7172)
(6866)
(6514)
(6164)
(6074)
(5762)
(5641)
(5576)
(5571)
(5385)
(5270)
(5108)
学科
(42499)
经济(42446)
管理(25345)
(19529)
中国(17517)
方法(16019)
(14474)
企业(14474)
数学(14248)
数学方法(14164)
(12235)
(10083)
贸易(10074)
(9923)
(9914)
(9269)
(9238)
(8259)
教育(8254)
业经(8192)
(7912)
地方(7911)
银行(7893)
(7748)
(7661)
金融(7654)
农业(7351)
关系(6801)
环境(6745)
(6716)
机构
大学(148713)
学院(146190)
(65388)
经济(64210)
研究(60033)
管理(48889)
中国(46412)
理学(40755)
理学院(40215)
管理学(39573)
管理学院(39289)
科学(34291)
(33759)
(30327)
(29754)
研究所(27595)
中心(26009)
(25363)
财经(23033)
北京(22114)
(21929)
(21860)
经济学(21722)
(21314)
(20904)
师范(20673)
业大(19936)
农业(19866)
经济学院(19452)
科学院(17904)
基金
项目(95795)
科学(74680)
研究(73229)
基金(68980)
(61324)
国家(60835)
科学基金(49939)
社会(46965)
社会科(44328)
社会科学(44321)
基金项目(35004)
(34655)
教育(34434)
(30572)
自然(29354)
编号(28969)
资助(28841)
自然科(28678)
自然科学(28664)
自然科学基金(28181)
成果(25750)
(22875)
重点(22335)
课题(22041)
中国(21694)
(21123)
国家社会(20556)
教育部(19584)
(19468)
(18994)
期刊
(74954)
经济(74954)
研究(49543)
中国(38386)
学报(25013)
(24149)
教育(23887)
科学(22382)
(22075)
管理(19485)
大学(19251)
学学(17629)
农业(16773)
(13878)
金融(13878)
经济研究(13256)
技术(13108)
财经(12370)
(10958)
(10505)
世界(10353)
业经(10110)
问题(10078)
国际(9635)
(9626)
图书(8675)
(7781)
论坛(7781)
职业(7497)
(7118)
共检索到238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雪冬  
话语体系是价值、知识以及各种诉求赖以有效表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等组合。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制度多样性,导致了话语体系的分化。就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而言,尽管都以发现普遍性和一般性为根本目标,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制度文化环境下,会有具体的表现形态。话语体系也不例外。以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尤其如此,深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余逊达  
学术体系的形式主要是理论,理论的载体是知识。知识是人类总结归纳出的以经验、符号、概念、命题、范式和操作方法、程序、技能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真实性和文明导向性的人的认识;理论则是为证明、回答或解决特定问题依据一定的逻辑而建构起来的体系化的知识。因此检验一种学术体系发展的成效,基础是评判这一学术体系赖以建构的知识体系的状况;而任何一种促进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宝华  
现阶段,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构建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时代特色,彰显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是学界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2016年6月11日,由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资本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暨许兴亚教授执教48周年学术研讨会,即是这样一场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出最强音的学术盛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河南大学参加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滨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1)由此开始,中断多年的中国政治学开始得以恢复重建。显然,这一事实不能仅仅理解为杰出而开明的政治领袖为当代中国政治学获得新生打开了机会之窗,而更应该视为改革开放为重新恢复的中国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仲梁  
统计传播由话语构成,其效果与统计话语的特质联系在一起。中国统计目前的话语体系是一种半官方半专业的话语体系,自说自话的色彩比较浓厚,离大众话语体系有相当的距离,离现实社会语境也有相当的距离,应强调用户和公众导向,破解话语惯性,实现统计话语从独白到对话的转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东北亚区域政治研究作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独立的研究体系。适应东北亚区域历史与现实的复杂状况 ,有必要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研究 ,探讨如何运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面地、历史地分析研究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提出有战略意义的方案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丽  李宁  
话语即权利。全球化背景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向世界人民全面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价值立场、未来期待,进而获得世界上他国人民的认同与认可,获取国际交往领域话语权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西方国家把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挑战,不断炮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等妖魔化中国的错误言论,加紧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国际话语权争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问题。我认为,基本的话语体系首先从《资本论》中去找。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既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是我认为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要有阶段性的定位,要有学科本身性质的定位。我认为在阶段上的学科定位要从两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从生产关系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第二,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来说,它是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讨论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问题。我认为,基本的话语体系首先从《资本论》中去找。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既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但是我认为还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要有阶段性的定位,要有学科本身性质的定位。我认为在阶段上的学科定位要从两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从生产关系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第二,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来说,它是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讨论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正>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自主话语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必须直面的根本问题。话语是语言的实践或语言的使用,是展示某种外在功能的符号系统,并深深地卷入权力与利益之中。话语是人类以及个人最重要的意义来源之一,是形塑每一个人观念与行为的巨大力量。基于此,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重视自主话语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学亦应如此。话语体系建设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实践面临诸多困难,理论研究则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蒋玲玲  
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源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理论的建构。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教育学教科书改革、教育原理研究、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对话、反思问题化、教育学术话语中国化等阶段,但属于自己的学术话语还需假以时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支撑。在构建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当代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以批判反思的方式准确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尚缺乏大教育学的建构视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学人,应进行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使教育学既成为面向所有教育领域的教育学,又成为能涵盖各教育领域的大教育学,在每个教育领域,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学中国话语。目前,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进行大教育学建构亟待突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突破学校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突破教育学学科界限;突破西方话语;突破抽象形式。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大教育学建构应当通过四方面路径:聚焦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大教育学学科视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议题的提出,意味着发展中的"中国教育学",正试图逐渐摆脱对于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逐渐提出其本己的"自律性"要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其现实意义上是民族复兴的宏观愿景在具体学科中的回响和表达;它从逻辑上内在地包含着"全球化·本土化"框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它在学术史方面植根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民族性自觉中。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研究主体以清晰的话语意识,回归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在"话语的教化"中积累话语创新的力量。作为一个由自觉意识引领的、审慎的渐进性学术探究和积淀,中国教育学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建构,需警惕本土意识的"绝对化"、教育学建设的"去学科化"和话语体系构建的"空心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施旭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最早探索中国、中国性、中国学派、中国道路的领域,先于国内许多其它社会学科门类,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因此,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领先、具有前瞻性和创意性的学科,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中的骄傲。而且对于至今仍然盲目追随西学,疏于民族文化自觉的学科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界也是一个榜样。这里我想主要从我的文化话语研究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角度,谈谈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詹捷慧  
话语是言语表达的符号系统,成为我们洞察人类交往过程的重要密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话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定内在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构成了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的重要命题。近几年,随着研究日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研究成为学科研究的新论域,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本体论研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论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梁庆婷博士的专著《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则兼具以上两种理路,在综合的基础之上对新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个人创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