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1)
- 2023(7886)
- 2022(6509)
- 2021(6023)
- 2020(4887)
- 2019(10891)
- 2018(10829)
- 2017(20960)
- 2016(11363)
- 2015(12066)
- 2014(12011)
- 2013(11822)
- 2012(10754)
- 2011(9844)
- 2010(10112)
- 2009(9664)
- 2008(9553)
- 2007(8897)
- 2006(8118)
- 2005(7390)
- 学科
- 农(48695)
- 济(47473)
- 经济(47393)
- 业(42700)
- 农业(32491)
- 管理(31192)
- 企(21612)
- 企业(21612)
- 业经(18651)
- 制(16013)
- 方法(12908)
- 财(12775)
- 中国(12484)
- 农业经济(12360)
- 体(11967)
- 数学(11344)
- 数学方法(11231)
- 发(10351)
- 地方(10340)
- 村(9529)
- 农村(9507)
- 体制(8923)
- 发展(8909)
- 展(8904)
- 策(8472)
- 土地(8205)
- 银(8175)
- 银行(8168)
- 行(7850)
- 融(7625)
- 机构
- 学院(160429)
- 大学(154939)
- 济(70467)
- 经济(69069)
- 管理(61687)
- 研究(54099)
- 理学(53207)
- 理学院(52748)
- 管理学(52047)
- 管理学院(51778)
- 农(47242)
- 中国(43568)
- 农业(35397)
- 财(32760)
- 京(31402)
- 科学(30279)
- 业大(29753)
- 中心(26459)
- 所(26382)
- 江(25708)
- 财经(24663)
- 研究所(23336)
- 经(22326)
- 农业大学(21850)
- 经济学(20529)
- 经济管理(20106)
- 范(19956)
- 师范(19810)
- 省(19551)
- 州(19517)
- 基金
- 项目(105317)
- 科学(84044)
- 研究(82412)
- 基金(76843)
- 家(65709)
- 国家(64997)
- 科学基金(56233)
- 社会(54751)
- 社会科(51445)
- 社会科学(51435)
- 省(42733)
- 基金项目(41006)
- 教育(35884)
- 编号(34833)
- 划(33882)
- 自然(33105)
- 自然科(32304)
- 自然科学(32298)
- 自然科学基金(31733)
- 资助(29156)
- 农(28427)
- 成果(28202)
- 制(27493)
- 部(24289)
- 发(24066)
- 课题(23358)
- 重点(23255)
- 国家社会(22981)
- 创(22305)
- 性(22015)
共检索到249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雪妮 蔡岩兵
长期以来,我国"单中心"的农村饮用水供给机制造成了饮用水供给低效甚至无效,而"多中心"的农村饮用水供给机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章主要从饮用水供给机制的特征出发,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总结出"多中心"农村饮用水供给的长效机制应是:多元化的供给主体责任分担机制、融资机制、供水方式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继平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饮水的现状和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有供水企业和民营供水企业面对农村供水市场的两种选择,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物品 农村饮用水 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奎泉
一、问题的提出由于对水体本身产权界定的困难和水体污染损害程度难以量化等原因,使得制约水污染的有效机制长期以来无法建立,于是产生了水资源“公地的悲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污染尤其是农村水污染日益成为环境污染中对生命和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亚荣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具有公共性,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为此,需要政府投入和民间筹资多方支持,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以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奎泉
保障农村安全饮用水是新时期我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浙江省自2003年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以来,建设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急需对此进行总结和完善。本文从制度、体制和机制层面剖析了浙江省农村安全水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诸如如何建立农村安全饮用水多元化供给体系,如何健全管理体制以推动饮用水工程良性运行,如何完善监测体系以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完善举措。
关键词:
农村安全饮用水 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久平 李燕 洪云菊 张伟 高静 柴勇
本文针对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技术、法规、建设管理、资金筹措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重庆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安全现状 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玲 黄锡生
我国农村饮用水在水质和水量上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下,农民的饮用水安全利益被忽视,现行监管体制和偏向性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需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供给严重不足。为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必须使立法理念向"城乡统筹立法"转变、理顺监管体制、分类构建适宜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完善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制度,以实现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彦红
农村饮水安全不仅事关群众生命安全,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与前景,介绍了日本等国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中国农村饮水事业发展滞后现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公共产品 政府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文革 许恩信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治现状为切入点,揭示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立法缺陷和执法缺陷,最后提出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两个方面建议,其一是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主要措施有:完善国家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和完善西部地方的饮用水安全法规;其二是提高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执法的有效性,主要措施有:依法行使流域饮用水资源的管理职权、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以及注重村民的守法及环保教育。
关键词:
西部农村 饮用水 安全 法律保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汉清
在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经营模式、权力归属与责任归属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不同经营模式下经营主体的行为逻辑及其对供水价格和社会福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于规模比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选择县国有乡镇水务公司统一经营,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单村供水工程,选择村水乡管,供水价格适中,社会福利最大;乡镇供水站或村集体分散经营,尽管供水价格较低,但因工程维护得不到保障以及产生莱本斯坦所谓的"X—非效率"问题,社会福利反而达不到最大;而租赁承包和私有化经营,由于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导致供水价格偏高,社会福利较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厉莎 张仁贡
针对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选择一种新型的动态可拓评价模型,以浙江省为例选择典型的3种运行管理模式,即村集体管理模式、承包管理模式和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进行比较评价,旨在通过评价找出它们的适应条件及优劣,以便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评价过程中创新性地将可拓评价模型和离差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可拓评价的物元模型、过程元模型和事元模型,通过确定衡量条件、离差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建立关联函数与计算合格度、计算规范合格度、计算优度等一系列步骤,选取了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15个不同运行管理模式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这为下一步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承芳 张林秀 Scott Rozelle
本文利用对5省101个村的三类公共投资项目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介绍了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两组衡量公共投资质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投资质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直接选举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但是村民参与对农村公共投资的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质量 村直接选举 税费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松
农村饮水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应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公众参与的模式构建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 长效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欣 刘新亮 苏杨
本文通过中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农村聚居点环境污染较严重,农村聚居点环境污染的制度成因既在于城乡二元制,也在于这类污染在防治上表现出的特殊性。为此,应明确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事权,落实有关财权;按生产、生活、生态统筹的原则抓好规划;建立相关财政资金使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和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农村聚居点 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