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6)
2023(9630)
2022(8099)
2021(7674)
2020(6550)
2019(15469)
2018(15599)
2017(29612)
2016(16624)
2015(19207)
2014(19629)
2013(19301)
2012(18160)
2011(16424)
2010(16546)
2009(15002)
2008(14943)
2007(13850)
2006(11899)
2005(10712)
作者
(47924)
(39907)
(39817)
(38133)
(25472)
(19275)
(18538)
(15721)
(14991)
(14519)
(13597)
(13493)
(12886)
(12693)
(12498)
(12370)
(12241)
(11746)
(11666)
(11543)
(9927)
(9914)
(9665)
(9226)
(9173)
(9081)
(8996)
(8891)
(8102)
(8073)
学科
(65827)
经济(65761)
管理(44778)
(44438)
(36036)
企业(36036)
方法(30173)
数学(26602)
数学方法(26250)
(19189)
(18127)
中国(17558)
地方(15984)
业经(14228)
(13894)
农业(12813)
(12813)
(12413)
贸易(12405)
(11965)
理论(11561)
(11343)
财务(11315)
财务管理(11273)
(10541)
企业财务(10521)
(10097)
银行(10071)
环境(9532)
(9487)
机构
大学(232871)
学院(232706)
(89944)
经济(87638)
管理(85410)
研究(78135)
理学(72693)
理学院(71717)
管理学(70213)
管理学院(69740)
中国(59911)
(50654)
科学(49425)
(42665)
(40170)
(39936)
(38297)
中心(37969)
研究所(36210)
业大(34648)
(34588)
师范(34275)
财经(33222)
北京(32143)
农业(31355)
(30546)
(29819)
(28315)
师范大学(27550)
经济学(27395)
基金
项目(149520)
科学(115634)
研究(112361)
基金(104492)
(90409)
国家(89583)
科学基金(75614)
社会(67021)
社会科(63219)
社会科学(63197)
(60176)
基金项目(55692)
教育(53535)
(50872)
自然(48605)
编号(48268)
自然科(47355)
自然科学(47342)
自然科学基金(46463)
资助(42986)
成果(40313)
课题(34100)
重点(33910)
(33123)
(32918)
(30920)
科研(28911)
创新(28817)
大学(28600)
项目编号(28516)
期刊
(102788)
经济(102788)
研究(69355)
中国(51001)
学报(35816)
(35810)
(35137)
教育(34321)
科学(32307)
管理(29483)
大学(26613)
学学(24325)
农业(23200)
技术(22604)
(21332)
金融(21332)
业经(17493)
财经(15851)
经济研究(15831)
图书(14082)
问题(14022)
(13672)
(13339)
技术经济(11914)
(11721)
资源(11633)
统计(11093)
(11064)
理论(11061)
财会(10997)
共检索到35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文婕  周子仪  赖静  
当下,我国中小学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仍将重心置于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有利于推动中小学评估实现转型性变革,从"为评而学"走向"为学而评",从"造成威胁"走向"给予希望",从"强调分数"走向"支持可持续学习",进而突破"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估"困局,充分释放评估促进学生学习与终身发展的作用。"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具有五大特征:评估目的体现整体观照过去、当下和未来向度的学习;评估活动强调学生参与,让学生也成为评估主体,参与研制评估学习的标准并基于评估标准开展评估;评估内容指向认知、情意、自我调节和社会交往四维度的学习;评估方法力求多元整合,既综合运用多种已有方法,也创生一些新型方法,打破单一使用某种方法的习惯;评估反馈聚焦改进提升,强调反馈能被学生理解、认同、运用并带来学习上的改进。推进"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其关键在于,将评估融入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教与学的过程成为评估过程,促进师生成长为"教-学-评整合"的实践者。师生在教与学的目标研制、情况分析、策略选择、效果考察及改进路径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新,进而落实和深化"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从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相关理论研究的倡导和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的趋势等三个层面来看,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学习中心课堂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在学习中心课堂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在学习中心课堂中,教师的教导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教导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要进行调整,即要从课堂的本体、目的调整为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独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或手段。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刚   赵佳琦   郑泽琳  
评估是衡量和测评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确认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路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3年4月发布的《创新评估以测量与支持复杂能力》政策文件,聚焦核心素养、深度体验、结构问题及决策发展来设计评估内容,并通过技术介入、革新概念框架、创新数据来源、促进自我调节学习、利用人工智能重构评估方式,最后通过强调跨文化的有效性与可比性、强化过程数据的科学性及可塑性、促进学习分析与教育评估双向融合三方面革新评估结果的使用。这一政策文件对于推进我国教育评估革新具有三方面启示:一是促进教育评估内容素养化,二是促进教育评估方式智能化,三是促进评估结果使用高质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忠年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不少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很高,对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中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教育实验法进行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为了对中小学教育实验进行指导,作好教育实验成果的评估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使湖州市教育实验成果的评估工作能有章可循,顺利地开展,并达到评估标准一致,结论可靠,我们研究制订了《湖州市教育实验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试行稿),作为湖州市对教育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生全  
这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用尼葛洛庞帝的话说,数字化充斥着这个时代,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用弗里德曼的话说,世界已经被新技术和跨国资本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全球化已经真真切切地表现为“扁平化”;用舍恩伯格的话说,大数据主宰着当代社会,它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等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重塑着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也催生着新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往的知识范式越来越难以解释社会变迁中的诸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希贵  
现行学校评估体系存在以下问题:评估内容中没有列入办学效益,过分强化功利化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忽视了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办学效益评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竞争力,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办学效益是教育成果和教育成本的比值。办学效益评估包括评估办学效益目标和发展规划、修订规划、实践规划、评估办学效益成果四个阶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德成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学校自评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比较分析发现,各国学校自评呈现出诸多共同特点,主要包括:(1)加强学校自评与外部评估的合作;(2)在评估功能上强调问责与改进的平衡;(3)在评估主体上重视多种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4)在评估数据收集上强调证据的获得和支撑;(5)在评估实施过程中注重外部力量的支持;(6)在结果分析上体现鲜明的行动取向。我国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学校自评,构建学校主动自评和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长海  
象征性评估过多是基础教育领域不容回避的事实。尽管象征性评估体现了行政部门对学校质量的重视,有助于强化学校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但过多的象征性评估容易冲击教育教学秩序,分散教师精力;设置过多规范,限制学校办学自主;诱发虚假口号,导致学校言行不一。真实性评估以学校师生和家长为评估主体,在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中正在受到重视。借鉴美国经验,中小学校评估需要重视和加强真实性评估,提高群众意见在学校评估中所占比重,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大幅度减少象征性评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衍珠  韩波  王彦博  
Bank(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中的“banco”,意为“长凳”,原指银行在其特设的营业场所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服务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形式看似与“长凳”不同,其实质还是网点思维,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客户的经济活动仍然被银行分隔,办理银行业务时依然需要带着被要求提供的各种材料“进入”这些封闭的网点,然后带着银行开出的回执等证明材料重新回到交易场景完成其余交易过程(见图1)。此外,银行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让客户产生困扰,摩擦时有发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默妍  祝怀新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是法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7年以来,法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历了起始、发展与普及阶段,截至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并成为法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为了普及环境教育,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战略,将环境教育纳入政策法规,规定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同时对较好地施行环境教育的中小学进行认证。法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模式将环境教育渗入现行课程中,并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环境活动进行环境教育。虽然法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在教育模式的结构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整合方面有待提升,但依然在提高青少年的环境素养、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萍  杨志伟  苏文婷  
[目的/意义]在探索式搜索情境下,提出一套对用户认知结构进行量化评估体系,用以衡量用户信息吸收与利用的效果。[方法/过程]文章以用户在探索式搜索过程中建构的认知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意义建构理论和层次语义网络模型提出了一套定量评价认知结构的指标量化体系,包括概念节点的丰富性、专业性、有效性以及概念关系的联系性、层次性和探索性6个量化指标,依据相关理论为其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以武汉大学本科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设计实验对该量化体系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6个量化指标对本科生所做概念图的评估与其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文章所提出的量化体系能够较为有效地对用户在探索式搜索中建构的认知结构进行评估。[局限]量化指标的评分难以实现自动生成,部分指标需要人工判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共生型组织是在对当前不确定环境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理想型组织形式做出的预判。我们都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组织管理遭遇到很多挑战,比如强个体的出现,组织边界被打破,很多行业出现跨界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所以,从2012年到现在,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持续不断地去研究各种各样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组织形态。现今,我们遇到的更大挑战是:我们必须回答,互联网时代,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本文以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的《K-12教育中的工程:理解现状和提升未来》和《K-12年级工程教育标准?》两份研究报告以及美国国家评估管理委员会和教育部推出的《2014年NAEP技术和工程素养框架》为蓝本,简要介绍和分析美国中小学STEM教育中工程教育的政策、实践和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德成  
教师知觉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和预测绩效评估工作的效果。以637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教师绩效评估知觉的构成与特点,并通过回归分析来探讨教师知觉对其职业承诺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绩效评估知觉由"促进发展""民主沟通""准确可靠""尊重差异""公平合理"等5个维度构成。(2)当前教师对绩效评估的知觉总体上较好,但需要对公平性、初中学校和一贯制学校的绩效评估实践,以及普通教师与行政干部知觉上的差异等问题予以深入关注。(3)教师绩效评估知觉在多个维度上对其职业承诺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一翔  邹维  张东娇  
学校文化评估倍受关注,当前在评估逻辑层面存在概念界定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困境、评估模型科学化困境、评估工具本土适应性困境等;同时,在实践中存在政府强势主导、学校文化评估高利害化,且评估与改进的衔接不足,忽视文化的复杂性特征,不利于学校文化自信的培育等问题。学校文化评估的逻辑局限与实践偏差使得学校文化评估困境重重,要找到上述困境的优化路径,研究者应致力于完善理论构想,开发本土化的学校文化评估的工具套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评估的特殊性、复杂性,避免一刀切式的激励机制,重在优化评估机制;学校应谋求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