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10268)
- 2022(9055)
- 2021(8313)
- 2020(6984)
- 2019(16243)
- 2018(16256)
- 2017(31692)
- 2016(17323)
- 2015(19889)
- 2014(20254)
- 2013(20172)
- 2012(18881)
- 2011(17025)
- 2010(17210)
- 2009(15865)
- 2008(15751)
- 2007(14547)
- 2006(12592)
- 2005(11081)
- 学科
- 济(77311)
- 经济(77250)
- 管理(50024)
- 业(47834)
- 企(37350)
- 企业(37350)
- 方法(33443)
- 数学(29251)
- 数学方法(28995)
- 农(23472)
- 地方(19751)
- 中国(17965)
- 财(17172)
- 业经(17124)
- 学(16289)
- 农业(15541)
- 环境(14829)
- 贸(13658)
- 贸易(13652)
- 易(13190)
- 制(12589)
- 和(12513)
- 产业(11499)
- 理论(11499)
- 地方经济(10755)
- 技术(10728)
- 银(10266)
- 银行(10236)
- 务(10219)
- 财务(10171)
- 机构
- 学院(251916)
- 大学(247584)
- 济(103165)
- 经济(100862)
- 管理(94690)
- 研究(83414)
- 理学(81059)
- 理学院(80112)
- 管理学(78704)
- 管理学院(78234)
- 中国(62789)
- 科学(53466)
- 京(53395)
- 财(45402)
- 农(44316)
- 所(43008)
- 江(40260)
- 中心(39503)
- 业大(39086)
- 研究所(38988)
- 财经(35970)
- 农业(34668)
- 北京(33493)
- 范(33439)
- 师范(33116)
- 经(32163)
- 州(32125)
- 经济学(31692)
- 院(30376)
- 经济学院(28939)
- 基金
- 项目(165487)
- 科学(128439)
- 研究(121910)
- 基金(116506)
- 家(101263)
- 国家(100411)
- 科学基金(85174)
- 社会(75287)
- 社会科(71344)
- 社会科学(71324)
- 省(67812)
- 基金项目(62476)
- 划(55599)
- 教育(55151)
- 自然(54490)
- 自然科(53023)
- 自然科学(53007)
- 自然科学基金(52049)
- 编号(50785)
- 资助(47565)
- 成果(40272)
- 发(38016)
- 重点(37351)
- 课题(35373)
- 部(35365)
- 创(34261)
- 创新(32020)
- 科研(31417)
- 发展(30674)
- 国家社会(30403)
- 期刊
- 济(117675)
- 经济(117675)
- 研究(71134)
- 中国(48367)
- 农(39703)
- 学报(38553)
- 财(37240)
- 科学(35606)
- 管理(32070)
- 大学(28493)
- 农业(26733)
- 学学(26730)
- 教育(25934)
- 技术(24304)
- 业经(21402)
- 融(19769)
- 金融(19769)
- 经济研究(18296)
- 财经(17156)
- 问题(16398)
- 经(14989)
- 业(14940)
- 技术经济(13460)
- 资源(13012)
- 商业(12771)
- 图书(12517)
- 版(12398)
- 统计(11781)
- 贸(11698)
- 科技(11526)
共检索到371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明锋 刘鸿 骆志勇
通过分析建材产业高污染、产能过剩、低效益的动因,探讨了产业链生态循环增效机理及其发展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构建产业链资源延伸利用、能源互补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利用及高新技术综合应用机制,形成产业链内部生产资源要素、外部公共管理要素共生耦合的生态运行机制,依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分类构筑物质能量信息互补利用的闭合回路,利用生态高新技术的超常潜力来实施建材产品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促进建材产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持续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曲新
本文基于中国建材集团的案例,首先阐述企业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的内容,然后分析企业集团业绩考核办法的特点,最后指出企业集团业绩考核办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企业集团各项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 经营业绩 考核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立鹤 张劲松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劳动力、资源红利逐渐消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该文对我国建材物流贸易行业的战略转型、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建材物流贸易产业化升级将围绕"一个中心、两大路径"展开,即以建材物流服务产品价值增值为中心理念,以渠道建设和信息化平台为两大基本发展路径,针对我国建材物流行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建材物流贸易 价值增值 信息化 现代物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张双保 赵立 高黎 陈勇平
采用迁移施加BZ - 2号表面处理剂方法对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改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施加表面处理剂BZ - 2号 0~ 2 % ,不仅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而且还使其耐老化性能得到了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登峰 黄紫微 李博 王文海 陈丛波
国有企业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相关研究,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推链长职能的培育机制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国有企业如何主动培育链长职能已成为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推链长职能培育的路径与机制也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基于资源赋能理论和生态构建机制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并引入“影子案例”设计,深入研究中国建材集团在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中培育链长职能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探索链长职能的共同性适用边界与差异性效应显现。研究发现在充分竞争产业链中,国有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创新组织如何设置”“共同信念如何构建”与“创新联合如何管理”3个问题。这也是“链长”职能培育的3个关键问题,具体培育机制是通过组织生态内部整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内部公地资源赋能补链,治理生态内部可持续融合强链。培育路径是动态实现“技术链长—产品链长—产业链长”的身份演化。由此提出的“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现代产业链长职能培育机制模型”,不仅推进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链长职能培育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还为我国充分竞争型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建设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雪 张文标 张晓春 余文军 李文珠 刘贤淼 戴春平 汪孙国
利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MTA)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材在不同初含水率、径向部位、竹龄和高度等条件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旨在为竹材的软化和展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温度50.0~250.0℃范围,随初含水率增加(0%,15%,30%,60%和饱水),毛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降低,从绝干材的217.3℃降低到饱水材的113.0℃,毛竹材在较低含水率(15%)范围内变化对毛竹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影响更明显,表明提高毛竹材初含水率对竹材软化有益。2在相同竹龄、初含水率和高度条件下的毛竹材沿竹壁径向的竹青、竹肉和竹黄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协法 高清廉 李学闵 刘威
通过对FRP/1年生植物纤维复合板及FRP/混凝土复合梁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及对由聚乙烯、尼龙和钢纤维混杂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的耐磨、耐腐蚀性能的比较试验,认为FRP/1年生植物纤维复合板可应用于玻璃钢渔船的上层建筑及船甲板;FRP/混凝土复合梁可以应用于玻璃钢渔船龙骨和肋骨;超混杂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玻璃钢船体水下部分及船舷和缆桩等摩擦损失较严重的部位。
关键词:
玻璃钢渔船 复合材料 性能试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英利
在提倡"节约型经济"的今天,作为耗能大户的我国玻璃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整体出现亏损。如何"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策略,对玻璃行业进行整合,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玻璃行业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我国玻璃行业进行资本整合的设想。
关键词:
玻璃行业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资本整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双保 赵立 鲍甫成 周海滨 王宏棣
该文报导了以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 ,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胶粘剂采用BN - 1号PF树脂 ,根据材料的混杂比、混杂界面数、铺装顺序等参数 ,设计并研制出二种组合形式的玻璃纤维增强木质 (纤维 )复合材料 ,并对其复合工艺进行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玻璃纤维与人工林木材———三倍体毛白杨复合 ,只要采用适当的工艺 ,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其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欧共体定向结构板 (PrEN30 0 - 94OSB 4)的标准要求 ,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 .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木质复合材料 三倍体毛白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振 牛敏 谢拥群
对水玻璃的粘度、价键结合能和表面微观形态进行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当水玻璃的添加量为40%时,在溶液pH值为4.6、SiO2浓度为0.5 mol.L-1、干燥温度为95℃的条件下,成品的内结合强度从0.21 MPa提高到1.11 MPa;弹性模量从13.50 MPa提高到70.31 MPa;静曲强度从0.20 MPa提高到5.31 MPa;抗压强度(10%压应变)从0.29 MPa提高到3.25MPa.表明添加水玻璃可以增强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水玻璃 植物纤维 发泡材料 力学性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智 田园
2006年到2011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建材)利用5年时间完成并购重组与海外上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倍,利润增长19倍,其间通过重组300多家水泥公司,水泥产能从1 100万吨快速增加到3亿吨。可以说,在央企战略转型浪潮中,中国建材通过海外上市与并购重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通过分析中国建材在战略转型背景下并购重组与海外上市的历程,得出几点启示。一、中国建材的战略转型分析(一)背景回顾中国建材的前身是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简称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干志平
由大企业引领、带动一个地区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格局,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水泥领域,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材)在6年时间里重组了300余家水泥企业,水泥业务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重组存量资产的同时,中国建材以增量投入提升技术和产业升级,以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孟良 汤放华
通过当代地域建筑基于地方建材现代性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提出了地方建材砌筑逻辑的理性变异、非线性变异和综合性变异的建构逻辑与建构方法。阐述了地方建材材料复合砌筑、材料捆绑砌筑等多种重组结构及其重组逻辑。拓展了地方建材编织建构的线状图案、网状图案、符号图案的编织肌理和编织逻辑。
关键词:
地方建材 建构 建构逻辑 地域建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秀兰 赖鲲鹏 朱桃杏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尝试建立建材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建材企业绩效评价提供决策参考,达到推动建材产业低碳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材企业 物流绩效 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宙 石常军 张向红
文章对建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材料类专业设置与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建材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材料类专业创新型课程体系建设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