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9)
- 2023(12326)
- 2022(9542)
- 2021(8663)
- 2020(7083)
- 2019(15564)
- 2018(15575)
- 2017(29376)
- 2016(15988)
- 2015(17938)
- 2014(18080)
- 2013(17635)
- 2012(15911)
- 2011(13946)
- 2010(14524)
- 2009(13892)
- 2008(14076)
- 2007(13252)
- 2006(12213)
- 2005(11464)
- 学科
- 业(82634)
- 济(71120)
- 经济(71013)
- 企(65279)
- 企业(65279)
- 管理(57531)
- 农(49412)
- 农业(33095)
- 业经(31567)
- 方法(23522)
- 财(23340)
- 中国(21651)
- 制(17477)
- 务(16662)
- 财务(16629)
- 财务管理(16612)
- 地方(16529)
- 技术(16076)
- 数学(15819)
- 数学方法(15703)
- 企业财务(15662)
- 策(15198)
- 体(13792)
- 发(13232)
- 理论(13172)
- 划(12887)
- 和(12791)
- 农业经济(12586)
- 发展(11399)
- 展(11384)
- 机构
- 学院(232017)
- 大学(221536)
- 济(98121)
- 经济(96144)
- 管理(93272)
- 理学(78827)
- 理学院(78167)
- 管理学(77173)
- 管理学院(76759)
- 研究(72348)
- 中国(61046)
- 农(52041)
- 京(46253)
- 财(46253)
- 科学(40591)
- 江(40484)
- 农业(38917)
- 业大(36471)
- 中心(35700)
- 财经(35102)
- 所(35058)
- 经(31652)
- 州(31229)
- 研究所(30866)
- 范(28874)
- 师范(28664)
- 北京(28473)
- 经济学(28016)
- 经济管理(27575)
- 省(27112)
- 基金
- 项目(144189)
- 科学(115479)
- 研究(113752)
- 基金(103349)
- 家(87186)
- 国家(86118)
- 科学基金(76172)
- 社会(74750)
- 社会科(70327)
- 社会科学(70311)
- 省(60262)
- 基金项目(54950)
- 教育(50442)
- 编号(48810)
- 划(46728)
- 自然(45381)
- 自然科(44350)
- 自然科学(44342)
- 自然科学基金(43604)
- 资助(39212)
- 成果(38712)
- 业(34635)
- 发(33359)
- 课题(32911)
- 创(32818)
- 部(31581)
- 重点(31422)
- 制(30586)
- 国家社会(30411)
- 农(30179)
- 期刊
- 济(128469)
- 经济(128469)
- 研究(69279)
- 农(58012)
- 中国(54830)
- 农业(38918)
- 财(38544)
- 管理(37113)
- 科学(31075)
- 学报(30199)
- 业经(29310)
- 融(26773)
- 金融(26773)
- 教育(26100)
- 大学(25258)
- 学学(23677)
- 技术(23203)
- 业(19711)
- 财经(17506)
- 问题(17437)
- 经济研究(17024)
- 农村(15397)
- 村(15397)
- 农业经济(15208)
- 经(15203)
- 技术经济(13608)
- 版(13230)
- 世界(13217)
- 现代(12288)
- 经济问题(12201)
共检索到371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胜
为全面提升建昌县经济有效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促进县域内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乡村振兴有利时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详细分析当前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准确研判和有效实施对策,趋利避害。务必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百姓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建平
在这次“全国持续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我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1 对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与农业现代化的再认识问题 80年代,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4%,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全世界尚有7.8亿人饥饿和营养不良、12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情况下,中国基本上解决温饱并正在迈向小康,这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深远影响。我国农业成就来之不易!如何加以巩固发展,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总的看来,我国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力水平不高,效益较低,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并不牢固。近来乱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新
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张益新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既是过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也是今后迈向新纪元、步入小康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江苏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如果农业不能进一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农民也将难以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广艳
辽宁省建昌县2012年3月31日在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贫困县名单中消失,原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建昌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摘掉了贪困县的帽子。本文以建昌县雷家店乡镇开发种植核桃为着眼点,来寻找建昌县从贫困县进入中等绿发达县的发展经验。
关键词:
特色农业 脱贫 增收 建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仝若贝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发生转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大量荒地出现、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日渐匮乏。文章提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利用土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等,将是农村地区走出劳动力流失困境,缓解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负面影响的出路。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失 农业现代化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东阳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是自发地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小商品经济,排斥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不能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同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同时由于生产上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承受风险大,商品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物质投入进行扩大再生产,同现代化生产也是格格不入的。基于上述认识,为避免小农经济导致农村中的两极分化,我国对改造小农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50年代初期,改造的思路是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合作化,再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环节的农业技术改造;第二个时期是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国华
本文分析了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以及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针对农村小城镇发展区域失衡、布局混乱、建设分散、管理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定位、定性、定量的发展思路,以及农村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农村,小城镇,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澄
建设与国民经济相协调,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应从战略上给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村改革升温,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并使科技兴农的策略落到实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要有与之相应的农用工业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玉蕾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进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体制等对策,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都兴方 郭军
村实行公司化管理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兴方,郭军所谓村实行公司化管理,就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村,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成为融农、工、商综合经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运用公司制的管理方法,管理村里的经济和各项事务,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祥荣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杜祥荣一、淄博农业已基本具备了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条件山东省淄博市是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近来年全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1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达到10.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海雪
农业经济多元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调整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着力提升现代集约型、精准型农业,构建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元化经济,并提升政策上支持的力度,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
农业经济多元化 农业现代化 政策支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东阳 蒋建平
长期以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建设方针,对于推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近四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由于没有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来看待,将农业的产业性质等同为“基础”对待,使农业缺乏与其它产业平等交换利益的地位和公平的要素替代机会,改造传统农业仍然局限在“农业是基础”的传统指导思想内,而不能彻底改造旧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速“两个转变”的新形势下,要把农业提高到“基础产业”的高度上来,才能揭示出产业结构变革与利益调整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意义;其目的在于把中国农业建设成为强大的基础产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东阳 蒋建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兴农、增值、繁荣市场、富裕农民。其内涵在于农民是基础产业的主体,着眼于9亿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我国的小康,不依靠9亿农民的力量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家庭经营是基础产业的根本制度,着眼于我国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和合法权益的维护;强调农户+一体化组织的建设模式,取决于我国农民在现实实践中的选择和对组织制度的创新;而产业一体化作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验证,已逐步成为我国选择改造传统农业最有效的目标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家治 吉远忠 严国和 马善华 顾继红
海安县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状评析与对策初探孙家治吉远忠严国和马善华顾继红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跨世纪奋斗目标。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其难点也在于农村现代化。目前,江苏省海安县正处在农村基本现代化起步阶段。到本世纪末部分乡镇可实现农村基本现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