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5)
2023(16122)
2022(13967)
2021(12943)
2020(10888)
2019(24704)
2018(24695)
2017(46684)
2016(25993)
2015(28991)
2014(28785)
2013(28108)
2012(25858)
2011(23107)
2010(22891)
2009(20723)
2008(19867)
2007(17150)
2006(14897)
2005(12694)
作者
(76862)
(63961)
(63448)
(60302)
(40411)
(30766)
(28655)
(25222)
(24441)
(22457)
(21763)
(21494)
(20413)
(19950)
(19620)
(19539)
(19496)
(18980)
(18226)
(18190)
(16184)
(15560)
(15481)
(14531)
(14329)
(14178)
(14105)
(13985)
(12867)
(12787)
学科
(95344)
经济(95222)
管理(71279)
(64365)
(51946)
企业(51946)
方法(42532)
数学(36843)
数学方法(36445)
中国(27332)
(27261)
(25147)
(24411)
地方(22250)
业经(21008)
环境(19164)
农业(18234)
(17667)
(17066)
贸易(17059)
(16471)
理论(16342)
(15709)
技术(15085)
(14747)
(14745)
财务(14672)
财务管理(14650)
(13919)
银行(13843)
机构
大学(358394)
学院(357141)
管理(137751)
(133165)
经济(130014)
研究(123588)
理学(120049)
理学院(118558)
管理学(116305)
管理学院(115687)
中国(89458)
科学(82920)
(78897)
(68774)
(63505)
业大(61433)
(59393)
研究所(58808)
中心(55922)
农业(54651)
(51817)
北京(49600)
(48466)
财经(48116)
师范(47841)
(45545)
(43806)
(41959)
技术(39495)
经济学(38900)
基金
项目(257639)
科学(199696)
基金(184783)
研究(180627)
(165031)
国家(163672)
科学基金(138384)
社会(111718)
社会科(105623)
社会科学(105592)
(101419)
基金项目(99818)
自然(93499)
自然科(91239)
自然科学(91211)
自然科学基金(89510)
(86841)
教育(81965)
资助(74642)
编号(73160)
重点(58334)
成果(57733)
(54977)
(54785)
(53115)
课题(50729)
科研(50070)
计划(49832)
创新(49630)
大学(46481)
期刊
(141598)
经济(141598)
研究(99695)
学报(68137)
中国(67105)
(61065)
科学(58819)
大学(49646)
学学(46944)
管理(46801)
(43821)
农业(41827)
教育(38853)
技术(28559)
(25280)
金融(25280)
业经(24320)
经济研究(22493)
财经(21985)
(21605)
问题(20051)
图书(19380)
科技(19194)
(18911)
(18693)
业大(18642)
资源(18461)
理论(16000)
林业(15459)
现代(15384)
共检索到508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文文  甄峰  姜玉培  蔡希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超重肥胖作为慢性病之源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如何主动改善这一健康问题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南京为案例研究地,借助问卷调查方法,试图探究建成环境和个体特征对大城市居民超重肥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分析结果表明:①非健康/健康食品店比率、地铁站点密度、公园密度、绿地率等建成环境要素对超重肥胖具有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②素食为主、饮食口味偏淡、少饮酒的生活习惯,能够减少超重肥胖风险;③男性和年龄较大者是超重肥胖的风险人群。并进一步指出,需注重从空间干预的角度营造有助于减少超重肥胖健康风险的人居环境;同时公众宣传应当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关注风险人群的身体质量指数,同时重视超重肥胖长期潜伏的特点,加强对中青年人群超重肥胖的预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依茹  王琛  曾金迪  
论文基于中国25个省份内635个社区的29586个成年居民2010—2016年的纵向追踪调查数据,分别利用非线性发展模型和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阐释中国居民超重肥胖情况的变化趋势,同时探究其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以身体质量指数衡量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发生风险逐年增加,其中女性、年龄、有配偶人群、日均锻炼时长负向作用于成人身体质量指数增长速率;②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差异具有多层级性,个体层面社会经济属性、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社区层面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省域层面城市化水平,均能影响成人超重肥胖发生;③不同层级间超重肥胖影响因子具有交互作用关系,环境能通过影响个体心理状态及行为选择对个体健康结果的作用,间接作用于居民超重肥胖结果。研究结果旨在帮助中国成人居民达到更好的健康状态,以及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促进人口健康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英杰  吴小根  刘泽华  
近年来,新兴的高速铁路交通对我国居民的出游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449份问卷调查资料,研究高铁开通后南京城市居民的出游行为变化及其对高铁旅游响应的群体性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对城市居民的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距离、出游地点、出游频率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对高铁旅游响应程度的差异,可将受访者划分为高铁旅游积极者、中立者和消极者3个群体,南京城市居民对高铁旅游的响应程度总体偏向积极;(3)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中,文化程度、职业和月收入是影响人们对高铁旅游响应程度的主要因素,本科及以上学历、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群体,是高铁旅游首先要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慧  毕宇珠  苟天来  
近年来大城市住房矛盾突出,成为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城市居民家庭呈现出典型的大城市居住特征,即人均居住面积偏低、租赁住房比例高、住房设施条件完善、中心城区居住密度高,与此同时也存在大城市常见的内部结构性问题,包括住房占有不均衡、住房拥挤与空间低效利用并存、中小户型供给不足、租赁住房条件偏差、中心城区房屋老日等,亟待政府采取相应的调控引导措施加以改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强欢欢   王慧   雷书雨  
文章以2022年南京市主城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对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布与分异进行分析与模拟,然后引入住房阶层理论在划分不同居住阶层基础上,分析各阶层间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利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住区属性、区位条件、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4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1)南京市主城区房价整体呈现由主城西向周边区域逐步递减的多组团模式;(2)主城区不同住房阶层表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集聚特征,阶层间虽未出现明显的空间隔离、对立或极化,但富裕阶层对主城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剥夺现象显著;(3)各类因素对主城区房价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住区属性的影响较稳定,区位条件的影响具有空间全局性,而交通特征和配套设施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空间边界效应,即房价与设施空间距离的负相关性具有空间范围界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静  宣国富  朱莹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深入分析和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对于城市公园开发、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玄武湖公园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主要包括个人爱好与交际、接近自然与放松、情感交流和消磨时间;在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将公园游憩者分为接近自然类、休闲放松类、消遣爱好类和情感交流类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园游憩者在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行为特征方面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昊成  蔡纪尧  郑屹  
儿童肥胖是健康城市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当前相关研究缺乏对建成环境“致肥胖”机制的解析,导致健康城市规划难以有效干预。文章基于公开人口普查与兴趣点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建构建成环境与儿童肥胖关联效应分析框架,并以大伦敦区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伦敦儿童肥胖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城郊异质特征。通过将儿童肥胖特征范围与建成环境影响效应叠合,明确各地区儿童肥胖成因及未来规划改善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薇  张涵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鹏军  李南慧  李圣晓  
TOD建成环境塑造是TOD空间规划和管理的关键。以北京为例,对TOD区域建成环境对居民和乘客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筑居民就业地选择、购物出行和休闲娱乐出行等三种活动和出行的LOgiT选择模型,定量分析了TOD土地利用、交通设施、街巷格局、商业设施等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活动和出行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泳  毛婕  奚文沁  王全燕  肖璐珩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从步行出行特征、步行意愿和步行环境满意度等3个方面分析居民步行行为,发现:居民通勤步行大幅减少,但混合步行仍是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居民年龄与日常步行距离和时间呈正相关,家庭私家车数则与其负相关;居民普遍认同步行有益身体健康,偏爱便捷、活力与安全的步行环境;居民步行行为既受到社会因素影响,也受到街区环境因素影响,机动化发展引发的步行安全、环境品质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钰莹  王明利  
[目的]低温奶产品是我国唯一可以与国际奶产品相抗衡的产品品类,未来低温奶产品必然在我国形成新的消费趋势,并成为复兴民族乳业的关键。基于此,探究大城市居民的低温奶产品消费认知水平、消费现状及其消费的影响因素既可开拓国内低温奶产品消费市场,也可弥补该产品消费研究的不足,对提高我国奶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通过使用2019年北京市8所辖区内的418位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调研数据,以不同群体特征作为切入点,深度分析大城市居民低温奶产品消费认知水平及消费现状,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个人及家庭特征和产品认知信息是否是影响城镇居民低温奶产品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学生人口数、工作人口数、收入水平以及年龄、职业因素分别影响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行为决策。年龄、教育水平以及性别、人口总数、职业因素分别影响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水平。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制作工艺因素对居民巴氏杀菌奶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均有显著影响,而保质期和价格因素仅对消费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口感风味、制作工艺和价格因素对居民低温酸奶消费行为决策影响显著,但只有口感风味因素对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城镇居民低温奶产品认知概念薄弱,对营养价值、口感风味和保质期信息的认知程度较高。低温奶产品消费具有区域性差异,消费主力集中在女性人群、40~50岁人群、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中。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产品认知信息对城镇居民巴氏杀菌奶和低温酸奶的消费行为决策和消费水平均具有显著影响。未来我国大城市居民的乳制品消费将逐渐趋于新鲜化和休闲化发展,低温奶产品消费将发展为新兴消费趋势,液态奶产品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问锦尚   韩昕儒   郑志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居民超重肥胖问题迅速蔓延,该现象背后隐含着对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治理负担。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消费结构不合理。在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因素中,除收入和价格等传统要素外,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食物消费习惯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嵌入动态机制的近乎完美需求系统(AIDS)模型和人体体重形成模型,搭建了“价格/收入—食物—卡路里—体质指数(BMI)”联动关系式,实证分析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及其对超重肥胖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其中,食用油、谷物、蔬菜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度大于其他食物类别;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化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对于收入和食物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致的营养结构变化是导致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食物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加剧了经济增长背景下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蔓延趋势。因此,应加强营养均衡导向的健康饮食模式的长期宣传,逐步引导农村居民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饮食干预措施从根源处遏制农村地区超重肥胖蔓延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明  甄峰  
以南京为例,将购物过程分解为产生购物欲望、搜索体验、购买商品三个环节,假设每个环节居民仅采用实体店或网络一种方式,进而生成8种购物模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区位要素对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购物方式与购物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而探索、总结居民的购物互动模式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发现:1网络购物与实体店购物出行是替代、补充、修正和中立四种关系并存的混合效应;2居民购买搜索型商品呈现出以替代和中立模式为主的"两极分化"特征,购买体验型商品呈现出以中立模式为主,以替代、补充、修正模式为次的"一枝独秀"特征;3不同区域的居民购买搜索型和体验型商品时,各类购物模式的使用率均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明  甄峰  
以南京为例,将购物过程分解为产生购物欲望、搜索体验、购买商品三个环节,假设每个环节居民仅采用实体店或网络一种方式,进而生成8种购物模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区位要素对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购物方式与购物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而探索、总结居民的购物互动模式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发现:1网络购物与实体店购物出行是替代、补充、修正和中立四种关系并存的混合效应;2居民购买搜索型商品呈现出以替代和中立模式为主的"两极分化"特征,购买体验型商品呈现出以中立模式为主,以替代、补充、修正模式为次的"一枝独秀"特征;3不同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宗财  甄峰  姜煜华  王春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社会互动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城市居民家庭的联系网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对南京市11区近400份调查问卷结果整理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和建模的方法从城市居民家庭的信息来源、联系方式、联系频率等三个方面对信息化影响下南京城市居民家庭联系网络的演变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试图从居民家庭联系网络的角度来阐释地理实空间与网络虚空间的替代亦或互补的关系等理论争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