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9)
2023(1780)
2022(1512)
2021(1426)
2020(1263)
2019(2849)
2018(2783)
2017(4832)
2016(3078)
2015(3406)
2014(3359)
2013(3225)
2012(3277)
2011(3057)
2010(3217)
2009(2939)
2008(3136)
2007(2804)
2006(2608)
2005(2239)
作者
(11994)
(10427)
(10342)
(9625)
(6566)
(5016)
(4409)
(3957)
(3931)
(3839)
(3768)
(3567)
(3541)
(3499)
(3360)
(3174)
(3142)
(3119)
(3055)
(3016)
(2912)
(2708)
(2666)
(2477)
(2459)
(2344)
(2333)
(2281)
(2224)
(2188)
学科
(9521)
经济(9505)
(6239)
管理(5603)
(5491)
(4207)
企业(4207)
方法(4109)
(3716)
土壤(3702)
数学(3289)
数学方法(3199)
(3078)
中国(2279)
理论(2117)
农业(2116)
业经(2115)
(1864)
(1819)
地方(1747)
(1730)
森林(1730)
环境(1725)
(1706)
(1688)
(1669)
贸易(1668)
及其(1629)
(1614)
金融(1610)
机构
大学(50653)
学院(49182)
研究(22147)
科学(17861)
(16819)
中国(14486)
(14189)
经济(13846)
管理(13768)
(13651)
农业(13544)
研究所(13006)
业大(12499)
理学(11873)
(11760)
理学院(11611)
管理学(11108)
管理学院(11034)
农业大学(8835)
(8652)
中心(8594)
(8374)
实验(8200)
(8197)
科学院(8010)
实验室(7886)
(7695)
(7675)
重点(7593)
师范(7557)
基金
项目(36217)
科学(27002)
(26001)
基金(25876)
国家(25845)
研究(20708)
科学基金(19652)
自然(15285)
自然科(14903)
自然科学(14893)
自然科学基金(14607)
(14171)
基金项目(13790)
(13447)
社会(11318)
资助(10591)
社会科(10551)
社会科学(10542)
计划(9688)
教育(9564)
科技(9464)
重点(9445)
(7906)
科研(7639)
(7390)
专项(7354)
(7239)
编号(7144)
(7086)
创新(6898)
期刊
学报(17215)
(16222)
经济(16222)
(15583)
科学(13419)
研究(12001)
大学(11540)
学学(11150)
农业(10531)
中国(9148)
(5898)
业大(5552)
林业(4948)
教育(4779)
(4572)
农业大学(4423)
管理(4415)
(4360)
自然(3610)
科技(3336)
资源(3266)
中国农业(3234)
(2835)
金融(2835)
自然科(2762)
自然科学(2762)
业经(2617)
财经(2609)
技术(2597)
科技大(2581)
共检索到70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邓观贵  欧阳洪云  叶仲节  蒋秋怡  
建德林场乌龙山林区经调查可划分为2个土类,8个亚类,9个土属和14个土种。这些土壤都具有不同的肥力和宜林特性,因此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故在营林过程中应尽力保护自然形成的优良的森林土壤性状,在生态效益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琳  雷瑞德  王得祥  康博文  刘建军  
对6个不同封育年限的天然次生油松林林地土壤肥力和酶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封育年限的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和脲酶含量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减小;在封育的前30年,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封育年限增加而减小,硝态氮、氨态氮和脲酶含量随封育年限增加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速效钾、速效磷和过氧化氢酶含量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封育30年后,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随封育年限增加而增加,硝态氮、氨态氮、速效磷和过氧化氢酶含量随封育年限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脲酶含量则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综合因子值总体有下降的特征,为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文娟  何景峰  张文辉  李景侠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探讨人工林间伐后产生的不同大小林窗对油松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阴坡林窗越大,幼苗根系生长越好,且随着幼苗年龄的增加促进效应更为显著;阳坡小林窗幼苗根系的生长优于大林窗;阴坡和阳坡随着林窗增大,枯落物及腐殖质干质量不断增加;阴坡和阳坡在0~10 cm土层土壤密度随着林窗增大不断降低;随林窗增大阴坡相同土层土壤含水率不断增加,阳坡则不断降低;阴坡和阳坡相同土层土壤速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小林窗>大林窗>林下;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铵态氮含量是影响油松幼苗根系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油松人工林经营中,在阳坡强烈的光照水平下不宜进行过大强度的间伐,而阴坡则可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理宏  李昌哲  杨立文  
试验地属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处116°6′E,39°42′N,属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海拔220~599m。年平均气温11.8℃,一月份平均气温-4.1℃,七月份平均气温25.6℃;年平均降水量623.0mm,多雨年份达974.7mm,少雨年份仅285.3mm,其中1988、1989年的降水量分别为974.7mm、600.3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而7、8两月的降水量又占这一期间的8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70.7mm;年平均风速2.5m/s,主风向为西北风。属南温带亚湿润区和南温带亚干旱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磊  林锻炼  高志鹏  孙威江  付凤富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武夷山市、南靖县供试茶园茶树和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元素含量,探讨稀土元素在茶树和土壤中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15种稀土全量为99.24-312.87 mg.kg-1,中值196.68 mg.kg-1;土壤中的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为9.13-159.94 mg.kg-1,中值37.34 mg.kg-1.同一茶园土壤表层(0-25 cm)、中层(25-50 cm)、下层(50-75 cm)中的15种稀土全量无显著差异,15种稀土有效态含量部分茶园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茶区茶园土壤中的稀土含量也有差别.茶叶中的15种稀土总量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孙向阳  亢新刚  谭笑  周运起  李东兰  陈宝升  
对长白山林区4种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连栽落叶松林地有25cm厚的枯枝落叶层,且有15cm厚的部分完全分解,A层的有机质和多酚氧化酶含量最高,B层各项肥力指标均较低;②云冷杉林的枯枝落叶层的厚度和分解状况优于落叶松纯林,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高;③天然云冷杉林的微生物总量大于次生云冷杉林;④多酚氧化酶与有机质和全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和0.973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敏  赵鹏祥  郝红科  杨延征  袁飞  
黄龙山林区是陕西五大林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氛围(和启孝,1991),同时又是陕西黄土高原森林分布最集中、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庇护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渭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以前对黄龙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的群落特征、类型划分、群落动态、和优势种群更新等方面(侯琳等,2006;康永祥等,2007;相辉等,2001),对林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介南  谢寄托  
随着对森林土壤养分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森林养分对植被恢复、森林抚育中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开始发现不同森林类型下的森林土壤氮、磷这些主要养分元素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文章主要通过采用野外定位监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莽山7种不同林型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大小的顺序为山顶矮林>高山矮林>竹林>杉木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在土壤剖面垂直分布方面,除高山矮林外,其他林型下都是剖面表层含量最高,并随着剖面加深逐渐降低,呈现表层富集性。7种林型中高山矮林的全磷含量最高,而常绿针阔混交林最低。全磷的土壤剖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智  安冰  付军  黄彩枝  陈虎  魏国余  
【目的】探明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明晰其土壤养分综合水平,为广西各林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9—2021年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土壤数据库的土壤调查数据,分析其8个分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容重、pH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含量等的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不同区域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等级。【结果】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桉树人工林土壤总体上表现出高酸及肥力中等特性,透水性、透气性、导热性和紧实度中等,多数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性能;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除有机质和有效铜含量处于三级水平及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处于五级较低水平外,其他养分含量均处于四级中等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速效磷含量与其他指标间均呈负相关,其中与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公武分场>岑勒分场>北山分场>念克分场>鸿鸪分场>大王山分场>那赖分场;占全场桉树中小径材工业原料林培育面积和蓄积量50.06%和53.07%的5个分场,其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均低于全场桉树人工林相应主要土壤肥力指标的平均值,说明桉树速生阶段对土壤肥力要求高,中小径材培育模式更易引起土壤肥力衰退。【结论】桉树中小径材培育模式下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土壤肥力更易衰退,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施肥,增大混交林、大径材人工林培育面积,减少使用酸性肥料,增施有机肥、缓释肥,以保障桉树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和可持续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谈多多  李卫忠  王庆  王广儒  
【目的】研究黄龙山林区松栎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及其胸径、树高分布特点,探究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为相关林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2013-08,在陕西延安黄龙山林区选取典型的松栎混交林建立100m×100m的标准地,调查标准地内树木的坐标、树高、胸径等因子,划分径级和树高级,计算重要值;应用L(r)函数分析该林分主要树种在不同尺度下的分布格局,应用L12(r)函数分析不同树种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最后利用方差比率法计算总体联结系数,以此分析标准地内主要树种的总体关联性。【结果】标准地内胸径大于1cm的树种有21种,物种丰富,树木密度较大;重要值位于前4位的油松、辽东栎、白桦和茶条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鹏祥  赵臻  郝红科  
【目的】对黄龙山蔡家川林场主要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计算,为该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86和1997年黄龙山蔡家川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及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碳密度的关系,对该林场主要森林类型(柏木(Cypress)林、杨树(Populus)林、桦木(Betula)林、栎树(Quercus)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杂木林(Nonmerchantable woods))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推算和分析,并与全国及西北五省(区)相同森林类型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结果】1986和1997年,该林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瑾  牛赟  敬文茂  马剑  
土壤蒸发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流域水量平衡计算的难点,为此,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对土壤特性、土壤蒸发和气象因子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数据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比草地土壤年蒸发量低80.99%,林地土壤年蒸发量占降水量的54.16%,而草地占98.02%。在土壤蒸发旺盛期,林地和草地土壤蒸发量分别占全年的80.87%和85.47%;在土壤蒸发平稳期,林地和草地蒸发量分别占全年的19.13%和14.5 3%。(2)与各气象各因子相关性的平均值比较,林地比草低平均低出3.15%。(3)林地比草地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7.31%、7.63%、4.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东媛  张洪江  王伟  吕文星  王幸  
本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土壤持水、蓄水和水分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具有较好的持水与蓄水功能,其土壤饱和持水量与非毛管持水量分别为274.43、66.05t/hm2;有效蓄水容量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为107.82t/hm2,人工林为123.36t/hm2。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较强,其次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水分初渗速率与稳渗速率,天然次生林为46.500与3.257mm/min,人工林为37.917与2.088mm/min。Horton渗透模型对研究区内林地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拟合程度较好,r为0.959。天然次生林土壤持水性、蓄水性和渗透性优于人工林,应加强对人工林的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楠  王京民  赵鹏祥  李敏  王卫利  
【目的】分析黄龙山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揭示森林景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黄龙山林业局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利用Fragstats 3.3软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2级景观要素,选取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森林景观的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以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为依据的2级森林景观类型体系中,有林地面积占黄龙山林区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森林景观格局中,栎类具有很强的优势性,呈现团聚状态;油松的异质性最高;栎类、油松、桦类处于扩张状态。【结论】黄龙山林区森林景观格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国飞  满苏尔·沙比提  张雪琪  
为了探究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特性与海拔的关系,对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台兰河上游河谷不同海拔下草地、灌木地和森林地的表层(0-10 cm)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颗粒度随海拔的增加而趋于细化;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自然含水率差异明显,与其相应的海拔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2)草地土壤中的变异系数(CV)>1.0,属强变异;森林土壤中全盐的CV≤0.1,为弱变异;其它所有样地的盐分离子的CV均在0.11.0,为中等变异。灌木地土壤中Na Cl和K++Na+及森林地土壤中Cl-和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