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
2023(224)
2022(166)
2021(174)
2020(136)
2019(311)
2018(285)
2017(512)
2016(371)
2015(496)
2014(419)
2013(366)
2012(300)
2011(240)
2010(271)
2009(192)
2008(183)
2007(163)
2006(181)
2005(159)
作者
(710)
(632)
(614)
(547)
(376)
(314)
(290)
(259)
(249)
(237)
(226)
(226)
(216)
(204)
(198)
(198)
(192)
(187)
(179)
(174)
(163)
(155)
(146)
(145)
(138)
(138)
(137)
(136)
(130)
(129)
学科
教育(739)
中国(644)
(629)
经济(629)
(537)
(488)
管理(441)
(438)
发展(426)
(425)
(404)
企业(404)
(399)
地方(336)
理论(251)
形成(247)
城镇(245)
(243)
乡镇(243)
乡镇企业(243)
中小(241)
中小型(241)
小型(241)
小型企业(241)
(234)
农业(233)
教学(229)
学校(203)
城市(196)
(194)
机构
大学(3772)
学院(3520)
研究(1614)
教育(1457)
(1230)
师范(1223)
(1087)
经济(1053)
师范大学(1029)
科学(978)
管理(955)
(865)
中国(798)
理学(797)
理学院(776)
管理学(766)
(765)
管理学院(752)
研究所(729)
中心(705)
(628)
(613)
教育学(587)
北京(574)
(573)
技术(561)
职业(520)
研究院(495)
(492)
(480)
基金
项目(2536)
研究(2311)
科学(2078)
基金(1642)
(1408)
教育(1398)
国家(1376)
社会(1340)
社会科(1240)
社会科学(1240)
(1162)
科学基金(1111)
编号(1087)
成果(1083)
(1020)
课题(954)
(878)
(805)
基金项目(804)
发展(736)
(716)
规划(669)
项目编号(650)
(645)
重点(638)
(627)
(585)
资助(585)
(565)
自然(565)
期刊
教育(2304)
研究(1724)
(1306)
经济(1306)
中国(1280)
(706)
学报(574)
职业(520)
农业(514)
技术(507)
科学(491)
大学(468)
技术教育(393)
职业技术(393)
职业技术教育(393)
(388)
学学(378)
发展(336)
(336)
业经(305)
管理(305)
(298)
(280)
金融(280)
经济研究(254)
(243)
论坛(243)
(203)
高等(192)
比较(182)
共检索到6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梅  罗正鹏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偏远民族地区存在很多办学条件不好、教学质量不高,以及社会辐射不充分的"小微学校",严重制约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然而,一些地方政府未能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或者对这些学校缺乏应有的重视,给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带来诸多弊端。鉴于偏远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新时代需要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正确认识"小微学校"对于偏远民族地区的现实意义,并以多种方式建好新型"小微学校",使之成为推进偏远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使每个少数民族儿童获得公平优质的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袁梅  罗正鹏  
在民族地区加强"小微学校"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保障作用,对教师作用发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家庭幸福和谐具有良好支持作用。"小微学校"建设得当,可很好地补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成为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常态下,需根据现实因地制宜地推动"小微学校"建设,赋予其新任务,确保更多自主权,多样化办学,保证良好条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清扬  
本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并就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帮助农村孩子克服中小学布局调整及父母进城务工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钊平  
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差距均呈扩大之势,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地区教育陷入低均衡发展陷阱所致。民族地区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针对教育低均衡发展的制度性根源,采取外部强力介入的措施,有效地破解教育低均衡发展陷阱,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向高水平均衡演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要贯彻《义务教育法》,把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重点,把解决或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热点难点问题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一、时代新要求——上海地区义务教育必须走优质均衡之路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教育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严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日本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以硬件均衡为内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以软件均衡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期以及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政府行政指导转变为法制化轨道,在硬件和软件均衡后追求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同时教师流动的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与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伟  顾月华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制度、体制、规模、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发展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区域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念。本文以东部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探索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路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任青梅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注重细节,强化养成。学校大力强化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强化上下功夫,狠抓落实。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抓养成教育,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晋宽  缪舒敏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需优先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并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适切路径。实际上,学校标准化建设具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的双重目标,它在指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优质学校建设的前提和特色学校发展的路径。因此,唯有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工具,才能发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政策手段的作用,指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作为教育系统中"细胞"的基层学校进行改组和改造,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学校组织形式应该成为改革的一个路径。近年来,英国为提升学校的质量和标准,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伙伴关系尤其是连锁和联合的形式在发展学校网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英国这种对学校组织进行创新进而激发更大的集体变革能量的学校改革之举,值得我们关注、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予波  
青海省农牧区教育存在着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差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不断进行学校布局调整,适当集中、扩大规模,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其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为,明确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理清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科学量化寄宿制中小学的标准;实施布局调整的具体要求。今后学校布局调整中还需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点一刀切;处理好资源归属与管理问题;注重亲情教育问题研究;探索学校管理新模式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虎林  
通过对甘肃和新疆两民族地区的2264名义务教育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总体上正向积极但仍亟待提高;学生对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校园安全和物质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学校管理、成就感、教学与课业学习和平等参与的评价较低;学生的性别、学段、年级、民族背景对学校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民族学生不同的心理与文化特征、监控型的学生管理模式、过重的课业负担与考试评价压力、寄宿生生活条件的不足、小学生青春期的提前与准备不充分等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对男生、初中生、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长需要加强关注,对不同民族学生依据其心理与文化特征差别对待,推行人本民主型的学生治理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进一步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并将青春期教育提前到小学五年级之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先佐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6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就如何保证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