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6)
- 2023(17543)
- 2022(14884)
- 2021(14113)
- 2020(11741)
- 2019(27326)
- 2018(26863)
- 2017(50094)
- 2016(26870)
- 2015(30903)
- 2014(31062)
- 2013(30796)
- 2012(29032)
- 2011(26523)
- 2010(26483)
- 2009(24622)
- 2008(24667)
- 2007(21781)
- 2006(18903)
- 2005(17424)
- 学科
- 济(120731)
- 经济(120613)
- 管理(73973)
- 业(71715)
- 企(57302)
- 企业(57302)
- 方法(51672)
- 数学(44693)
- 数学方法(44092)
- 中国(36070)
- 农(32403)
- 贸(29046)
- 贸易(29029)
- 易(28160)
- 财(28124)
- 地方(27357)
- 业经(25490)
- 学(23827)
- 制(21700)
- 农业(21543)
- 银(19464)
- 银行(19428)
- 融(19353)
- 金融(19350)
- 行(18717)
- 理论(18186)
- 和(17958)
- 环境(17558)
- 务(16913)
- 财务(16842)
- 机构
- 大学(393315)
- 学院(391195)
- 济(168471)
- 经济(165141)
- 管理(147626)
- 研究(139049)
- 理学(126238)
- 理学院(124747)
- 管理学(122551)
- 管理学院(121809)
- 中国(107122)
- 京(84525)
- 科学(82925)
- 财(75732)
- 所(70564)
- 农(64280)
- 研究所(63811)
- 中心(63554)
- 财经(59740)
- 江(58356)
- 业大(55237)
- 经(54380)
- 北京(54006)
- 范(53296)
- 师范(52779)
- 经济学(52164)
- 农业(50374)
- 院(49744)
- 经济学院(46925)
- 州(46724)
- 基金
- 项目(254313)
- 科学(200236)
- 研究(186240)
- 基金(185340)
- 家(161257)
- 国家(159932)
- 科学基金(136721)
- 社会(119003)
- 社会科(112824)
- 社会科学(112792)
- 基金项目(97147)
- 省(97103)
- 自然(87161)
- 教育(85791)
- 自然科(85184)
- 自然科学(85159)
- 自然科学基金(83636)
- 划(82715)
- 资助(76820)
- 编号(75200)
- 成果(61922)
- 发(58288)
- 重点(57577)
- 部(57357)
- 创(52461)
- 课题(51898)
- 国家社会(49835)
- 教育部(49387)
- 创新(49154)
- 科研(48919)
- 期刊
- 济(189072)
- 经济(189072)
- 研究(119319)
- 中国(80566)
- 学报(60228)
- 农(59188)
- 财(58516)
- 科学(56033)
- 管理(55973)
- 大学(46221)
- 教育(43943)
- 学学(43072)
- 农业(40849)
- 融(37849)
- 金融(37849)
- 技术(35044)
- 经济研究(31087)
- 业经(30013)
- 财经(29465)
- 贸(25820)
- 经(25563)
- 问题(25400)
- 国际(23631)
- 业(22763)
- 世界(20454)
- 图书(20429)
- 技术经济(19619)
- 统计(19140)
- 版(18387)
- 商业(17938)
共检索到602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建国60年以来,我国外贸历经起伏,终于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同时,我国外贸结构也从原来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世界市场容量和全球环境、资源的制约,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各国的共识,并正在成为引导中国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的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外贸还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关键词:
建国60年 中国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雨时
本文认为,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若世界经济贸易局势不发生超乎预期的逆转和我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近期内取得进展,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在2002年下半年将显著提高。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发展前景 体制改革 热点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海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荣
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向高、由慢向快、由曲折反复向直线上升的发展过程。外贸体制的确立、改革与战略创新,是中国从贸易小国升华到贸易大国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贸易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回顾60年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处理好贸易与产业的关系、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要鼓励贸易方式创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做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回顾 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博虎 张宝文
【目的】评价中国粮食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对本国耕地资源的贡献。【方法】在分析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虚拟耕地贸易量计算方法,对1978-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小麦、大豆、大米、玉米4种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贸易量进行估计,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耕地资源的贡献。【结果】1978-2008年,在中国4种主要粮食的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一直保持较大逆差,除1985、1986、1993和1994年外,其余27年虚拟耕地贸易量均表现为净进口状态,虚拟耕地贸易净进口量从1978年的415.74万hm2增加到2008年的2 147.61万hm2;31年间,虚拟耕地交易量达22 397.47万hm2,其中大...
关键词:
粮食 对外贸易 虚拟耕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097.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2661.6亿美元,增长6.8%;进口2436.1亿美元,增长8.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5.5亿美元。在国际市场需求疲迷情况下,我国外贸仍保持7.5%的年增长率,特别是出口贸易增幅高于预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弹性系数较低等外部因素,亦有我国所推行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效等内部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迪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步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和对外贸易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政策存在相容性与激励性不足或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应采取建立健全政策评价体系、以更加完善的竞争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企业创新等措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计广 张汉林 桑百川
"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该战略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转型。为此,本文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中性的"贸易战略。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 贸易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腾
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起初的摸索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迅速扩张阶段、加入WTO以后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阶段、进入新时代的发展阶段。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出口导向导致效率低顺差大、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结构极不平衡、世界工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新时期对外贸易更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
建国70年 对外贸易 发展演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窦鹏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及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增进国民经济盈利性的"发挥比较优势"阶段和关注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优化经济结构"阶段,并逐步进入发挥外贸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及平衡国际关系作用的"提高综合国力"阶段。对外贸易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各个阶段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理论演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运用1997、2002、2007年中国33个部门的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和进口对中国GDP的形成和增长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两者对GDP形成和增长的贡献程度都比较接近;1997~2007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资源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则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口对GDP形成和GDP增长的贡献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贡献率还在不断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扬 丁奕
文章基于1994年~2008年的全国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OLS模型参数估计、S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