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2)
2023(5944)
2022(4730)
2021(4623)
2020(3630)
2019(8359)
2018(8099)
2017(13728)
2016(8035)
2015(8934)
2014(9045)
2013(8092)
2012(7452)
2011(6824)
2010(7424)
2009(6866)
2008(5595)
2007(5197)
2006(4844)
2005(4599)
作者
(18657)
(15090)
(14844)
(14563)
(9553)
(7206)
(7205)
(6151)
(5712)
(5523)
(5183)
(4980)
(4956)
(4694)
(4688)
(4585)
(4563)
(4413)
(4401)
(4260)
(3963)
(3629)
(3618)
(3592)
(3506)
(3446)
(3441)
(3394)
(3162)
(3073)
学科
(24766)
金融(24766)
中国(21472)
(21406)
银行(21401)
(20914)
教育(18843)
(17747)
经济(17714)
(15064)
管理(14480)
(12449)
企业(12449)
中国金融(10877)
理论(8931)
(8409)
(8143)
教学(7093)
地方(6544)
(5890)
(5881)
财务(5873)
财务管理(5867)
企业财务(5678)
业经(5597)
方法(5478)
(5396)
(5239)
(4861)
数学(4841)
机构
大学(98602)
学院(93803)
研究(35639)
(32236)
经济(31174)
中国(29134)
教育(27749)
管理(26615)
(23312)
师范(23096)
(22101)
理学(21930)
理学院(21543)
管理学(20942)
管理学院(20739)
师范大学(19342)
中心(18244)
科学(18244)
(17982)
(16808)
(15452)
北京(15369)
(15362)
研究所(15083)
银行(14844)
(14497)
金融(14219)
(13937)
财经(13835)
职业(13830)
基金
项目(56569)
研究(51579)
科学(45441)
基金(36689)
教育(32484)
(29944)
社会(29603)
国家(29477)
社会科(27828)
社会科学(27824)
科学基金(24780)
编号(23636)
(23518)
成果(22921)
(21495)
课题(20233)
基金项目(18182)
(18025)
规划(14996)
(14865)
资助(14797)
项目编号(14709)
重点(14571)
(14273)
(14162)
教育部(13435)
(13152)
大学(12857)
自然(12813)
(12606)
期刊
教育(47583)
研究(42079)
(32765)
经济(32765)
中国(30212)
(26525)
金融(26525)
(13663)
技术(13287)
职业(11550)
管理(11510)
(10003)
学报(9470)
大学(9053)
科学(8456)
技术教育(7616)
职业技术(7616)
职业技术教育(7616)
财经(6979)
学学(6647)
(6493)
论坛(6493)
农业(6180)
(5993)
(5881)
高等(5312)
发展(5160)
(5160)
经济研究(5131)
成人(4941)
共检索到16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茂辉  谭绍华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解放前创办的比乐中学,是当时普通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其开展的普职融通教育实验成效显著,影响巨大。该校秉承"升学准备与职业训练兼顾"的办学方针,既不同于当时"完全看作升学为教育目的"的普通中学,也不同于"专门以训练各种技术人才为目的"的职业中学。其宗旨是"升学不致有妨碍,就业取得特别便利"。比乐中学的普职融通教育实验对当今我国推行的普职融通教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在能力融通、德育融通、课程融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毓民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职责,承担着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创设校地合作、研学并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育人品牌,是克服当前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难点、推动技能教育与文化育人双向促进的新路径。在职普融通视域下,探索职业院校“校地协同、园课一体、研学并进”的地域文化育人模式,提出中高本职业院校要构建一体化的地域文化育人体系,需进一步建立文化育人制度秩序、构造文化育人课程体系、构建文化育人合作机制。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世飞   吴倩  
美国P-TECH模式在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上通过融合中学、大学和职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重优势。在P-TECH模式下,美国实施了全方位的职业教育职普融通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设置“六年一贯制”课程;采用“中学—大学—职场”三位一体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职普融通发展仍面临很大的现实困境。基于美国P-TECH模式的实践经验,我国应转变观念,从职普分流向职普融通转变;政策倾斜,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倾斜;优化课程,由单一化课程向融通式课程过渡;多方协作,由产教分离向产教融合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东  
技术启蒙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内涵与价值常被忽视。技术启蒙教育不仅关乎技能培训,更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任。然而,我国技术启蒙教育面临《职业教育法》中的定位模糊、评价标准受学科逻辑束缚、优秀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知识化倾向严重、受到社会误解和轻视等问题。为完善技术启蒙教育体系,需明确核心任务并探索多重路径:政策上应完善战略和生态体系,课程上推进系统化整合,社会上促成多方面合作,文化上实现家校社协同,以共同推动我国技术启蒙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辉炬  
广西的民办中学教育早于公办中学,发展过程经历了几次反复,是广西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办中学教育在建国前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比重大、非营利性质明显、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转制灵活、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办学经费筹措渠道丰富多样、教学质量高、政府鼓励和支持民间发展私立中学并重视通过立法规范私立中学的办学行为等特点,为我们今天发展民办中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领  
瞄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近年来逐步确立了新的思路,推行了多种新举措。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往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思路,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其实施策略之一,即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202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职普融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正>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应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可见,职普融通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从教育内部而言,急需通过改革和创新普及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我国在教育强国综合指数排名上是进步最快的国家,从2012年的第49位跃升到2023年的第21位。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加惠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的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单向沟通模式;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双向沟通模式;三是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职普高等教育交汇沟通模式。借鉴其经验,我国大陆地区应提升高职教育层次,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加强两个体系间的衔接;设置过渡课程,促进职普高等教育的实质沟通与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洋  
职普融通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杜威职业教育观强调动态生长性、统一整体性、生命审美性,反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对立,强调二者的联系,倡导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彼此融合。杜威的融合职业观对我国新时代职普融通一体化发展理念具有启示意义。基于智能社会需求、个人成长需求和本土社会环境需求,职普融通一体化必须落实职普融通长效机制,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在全社会建构职业教育新形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卢丽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职普融通作为一种解决二者紧张关系问题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诉求,本质上在于重塑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选择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创新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以便消除职普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自身缺陷和弊端,从而保证所有学生成长为具有公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毅伟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合纵连横"的现代职教体系中,普职融通是整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维度,这既有历史的基础,又是时代特点的新要求,更是普职融通的机制建设和实施途径的探索创新,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基础和各项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译心  沈亚强  
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借助对其概念的学术表达,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存在的现实困境,可以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希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有建设性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模式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的提倡与鼓励下,我国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职融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论是在普职融通的推广范围还是普职融通的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建议,从普职沟通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和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职普融通是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职普融通类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构建的现状,其基本经验包括共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协同队伍、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互联互通运行机制、健全融通育人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当前,职普融通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以职业形态课程为抓手,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流动教学、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发挥职教社会服务功能,与普教形成资源共享;完善职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职普融合活动;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构建人培质量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