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8)
2023(11388)
2022(9088)
2021(8576)
2020(7271)
2019(16498)
2018(15952)
2017(31413)
2016(16361)
2015(18257)
2014(18060)
2013(18106)
2012(16501)
2011(14205)
2010(14526)
2009(14088)
2008(13535)
2007(12295)
2006(10886)
2005(10248)
作者
(43949)
(36383)
(36169)
(34352)
(23274)
(17235)
(16681)
(14085)
(13899)
(13233)
(12412)
(12216)
(11878)
(11391)
(11345)
(11100)
(10664)
(10548)
(10540)
(10206)
(8912)
(8907)
(8551)
(8482)
(8268)
(8239)
(8133)
(8087)
(7119)
(7093)
学科
(78828)
(72301)
企业(72301)
(69482)
经济(69405)
管理(64108)
(36291)
(33607)
银行(33462)
(31832)
(29896)
金融(29895)
方法(29707)
业经(27231)
(26815)
(24720)
中国(23253)
(22281)
财务(22254)
财务管理(22208)
数学(22087)
数学方法(21960)
企业财务(21079)
农业(18650)
地方(16795)
(16552)
技术(15627)
体制(14918)
(14816)
理论(14310)
机构
学院(226273)
大学(220084)
(100040)
经济(98081)
管理(94514)
理学(80093)
理学院(79395)
管理学(78534)
管理学院(78113)
中国(69105)
研究(67269)
(58400)
(45226)
财经(42496)
(38412)
科学(36403)
(35813)
(35318)
中心(34997)
(32753)
(32302)
银行(31499)
财经大学(31283)
经济学(30890)
(29455)
(29210)
业大(28395)
研究所(28159)
经济学院(28134)
北京(28104)
基金
项目(141512)
科学(113834)
研究(107653)
基金(105449)
(88482)
国家(87629)
科学基金(78723)
社会(71074)
社会科(67579)
社会科学(67565)
基金项目(56470)
(55432)
自然(49687)
自然科(48569)
自然科学(48560)
自然科学基金(47753)
教育(46786)
(44532)
编号(43107)
资助(42614)
成果(33708)
(33181)
(32970)
(31357)
重点(30755)
(30539)
创新(30085)
国家社会(29597)
(29367)
课题(28358)
期刊
(115311)
经济(115311)
研究(74673)
(52814)
(49738)
金融(49738)
中国(44401)
管理(38983)
(33058)
科学(26628)
学报(24385)
财经(22201)
农业(20992)
业经(20504)
大学(20284)
学学(19567)
技术(19463)
(18961)
经济研究(18296)
财会(14938)
问题(14485)
(13319)
技术经济(13148)
教育(13089)
会计(12861)
现代(12656)
商业(11395)
理论(11327)
(10961)
世界(10627)
共检索到36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严跃平   侯青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大力整顿私营金融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重估银行财产。1950年10月,著名会计师徐永祚等32名代表在上海市第一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重估私营企业财产的提案。在《私营企业重估财产调整资本办法》出台后,众多银行对此存有顾虑。本文基于公私合营红色档案,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探讨金融业重估财产的背景和过程,旨在透过历史细节探索党对该业整顿的原则、方式、经过及意义,更好地理解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整顿私营金融业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张京昌  
20 世纪初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功的经验表明:观念的变革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在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强调金融业务的创新,始终应以稳健为核心,不过分参与投机业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霞管  
以往有关建国初期金融史的论著,多以对旧政权国有大银行接管清理、新中国国家银行的建立运作和政府相应政策为研究对象主体,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对私营金融业研究的普遍忽略,却是不利于构建完整的建国初期金融史的研究体系,也不利于全面、客观和科学地总结相应的历史经验。最近,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缪德刚  
20世纪20年代末期,资金短缺使得中国农村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有鉴于此,193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试办通过信用合作社向农村提供贷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档案材料显示,该行制定的信用合作社规章中,包含信用合作社内部的监督机制,以及银行对信用合作社的约束机制,这为银行规避了农村贷款的风险。虽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信用合作社向农村贷款的时间不长,但取得了值得肯定的业绩。这项实践所带来的启示是:在农村金融体系欠缺的情况下,培育信用共同体是推动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配置资金的策略之一;农村金融服务应切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制度改进是持续性的,不仅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经济、制度环境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1915年创立时资本才10万元,实收资本不过7万元,当时被人讥笑为"小小银行",但它在总经理陈光甫的指领下,不到几年就进入了全国商业银行的前列,1935年跃升到民营银行的首位。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如此迅速的发展,与陈光甫所定位的"地毯式"经营策略密不可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耀华  李凯琪  
本文基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1937年调查1454名行员的档案资料,分析了近代员工所动用的社会资本——介绍人和担保人对其工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行员的社会资本显著增加了其工资收入,高社会资本增加行员成为高级收入工种——经理的概率,降低成为低收入工种——仓库的概率,特别是担保人提供的超额担保增加了从事财务工作的行员晋升经理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当前中国社会资本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中国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各类政府债务,银行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作为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代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因时制宜,敏锐地调整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经营方式。银行始终定位于民营商业银行,制定债务风险债券化、商业化的原则,有限承借政府公债,控制债券押款,将政府债务的负面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支持了政府主导的部分经济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中国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各类政府债务,银行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作为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代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因时制宜,敏锐地调整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经营方式。银行始终定位于民营商业银行,制定债务风险债券化、商业化的原则,有限承借政府公债,控制债券押款,将政府债务的负面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支持了政府主导的部分经济建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与谈人:上海储蓄商业银行稽核处李振贵经理与谈人李振贵经理首先以IIA内部稽核之定义"内部稽核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及咨询活动,用以增加价值与改善一个组织的营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建生  侍冰冰  
近代中国随着女性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演进,其就业数量和质量呈现出三个考察层面:产业女工群体形成和壮大,其他行业的劳动参与及其变化,职业女性群体的兴起。民国时期,职业女性群体的多样化涌现,尤其是金融业女性从业者的增加,提升了女性劳动参与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对以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为典型个案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激励机制和约束因素:社会风气的开放、经济利益的引致、教育因素的制约,由点到线及面地探讨了近代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劳动参与质量及其对女性地位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琳  
建国初期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对当时储蓄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蓄总量和国民储蓄率,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而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俊健  刘纪显  
本文构建一个多部门的DSGE模型,并运用贝叶斯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仿真分析和历史分解等方法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碳金融业务对其储蓄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有利于优化银行储蓄业务,与其配合实施的有力措施包括:政府可适当提高碳排放配额价格,或适当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银行则可适当放宽对非耐心家庭的贷款价值比要求,间接支持厂商进行技术改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侃  
学术界历来对近代在华外资企业的研究主要从外国资本侵略的角度考察 ,焦点集中于外资企业与近代中国主权丧失的关系上。近年来 ,随着学术环境的改变 ,学者们研究在华外资企业时 ,既关注其政治性质又分析资本的经济属性。依此思路 ,本文试图对建国初期的上海外资企业进行初步探讨 ,以求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有所补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平  王麦秀  
本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基于SCP范式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经历多年改革后,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但总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改变导致邮政储蓄银行面对的竞争压力加大,促使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市场行为,进而有力地改善了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绩效。因此,应继续深化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进程,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