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6)
- 2023(11075)
- 2022(9281)
- 2021(8672)
- 2020(7396)
- 2019(17067)
- 2018(16778)
- 2017(33338)
- 2016(17915)
- 2015(20333)
- 2014(20565)
- 2013(20771)
- 2012(19658)
- 2011(17920)
- 2010(18472)
- 2009(18026)
- 2008(17563)
- 2007(16303)
- 2006(14651)
- 2005(13331)
- 学科
- 济(80261)
- 经济(80189)
- 业(57629)
- 农(50660)
- 管理(44779)
- 企(34982)
- 企业(34982)
- 农业(33512)
- 方法(32818)
- 数学(29840)
- 数学方法(29640)
- 中国(28614)
- 融(27668)
- 金融(27666)
- 银(27039)
- 银行(27016)
- 行(26114)
- 业经(22330)
- 财(21799)
- 制(21532)
- 地方(18356)
- 贸(16105)
- 贸易(16092)
- 易(15759)
- 体(13539)
- 学(13423)
- 务(13229)
- 财务(13198)
- 财务管理(13160)
- 发(12768)
- 机构
- 学院(266982)
- 大学(262752)
- 济(116332)
- 经济(113805)
- 管理(100052)
- 研究(89735)
- 理学(84931)
- 理学院(84086)
- 管理学(82861)
- 管理学院(82381)
- 中国(78288)
- 农(62973)
- 财(55652)
- 京(54611)
- 科学(52121)
- 农业(48339)
- 所(46165)
- 中心(45128)
- 业大(43588)
- 财经(43444)
- 江(41636)
- 研究所(41239)
- 经(39257)
- 经济学(35947)
- 北京(34626)
- 州(33679)
- 范(33163)
- 师范(32882)
- 经济学院(32848)
- 财经大学(31710)
- 基金
- 项目(165125)
- 科学(128319)
- 研究(125111)
- 基金(117993)
- 家(101218)
- 国家(100247)
- 科学基金(84576)
- 社会(79508)
- 社会科(75055)
- 社会科学(75028)
- 省(65965)
- 基金项目(62898)
- 教育(55461)
- 划(53953)
- 编号(53482)
- 自然(51103)
- 自然科(49815)
- 自然科学(49801)
- 自然科学基金(48918)
- 资助(47849)
- 成果(43803)
- 发(37763)
- 部(37438)
- 重点(36794)
- 课题(35703)
- 农(35230)
- 创(34157)
- 性(32849)
- 国家社会(32670)
- 创新(31960)
- 期刊
- 济(135541)
- 经济(135541)
- 研究(80285)
- 农(66737)
- 中国(54434)
- 融(45173)
- 金融(45173)
- 农业(44568)
- 财(42098)
- 学报(40641)
- 科学(37212)
- 大学(31706)
- 管理(30714)
- 学学(30240)
- 业经(27777)
- 教育(22709)
- 技术(21669)
- 财经(21621)
- 业(20548)
- 问题(19922)
- 经济研究(19486)
- 经(18465)
- 农村(16065)
- 村(16065)
- 农业经济(15368)
- 版(15094)
- 理论(14716)
- 技术经济(14001)
- 世界(13903)
- 贸(13853)
共检索到414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富春
建国初期(1949~1957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纵观该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可以说始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并遵循着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选取这段时期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意志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脉伏 徐进前
农户融资难的事实表明 ,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融资的交易费用高昂 ,难以满足农户的融资要求。本文运用信息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现有金融机构距离农户较远 ,导致其对农户融资信息成本高昂 ,以及自履约实施机制的缺乏。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 ,必须从农户缺乏抵押和担保这一硬约束出发 ,安排贴近农户的金融机构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并充分利用人际信任和自履约机制 ,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农户间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信息成本 不完全契约 农户融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寒云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发展。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机构 内部控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定表
一、会计操作风险点管控主要做法会计操作风险防控重点机构在基层营业网点,柜面操作风险防控是重点部位。会计操作风险防控特点为风险面广、风险点多、全面风险防控难度大。因此,乐清农合行努力把会计操作风险点防控作为案件防控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卫江
我国农村存在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是当今中国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金融抑制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支农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支农 协调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楼锦涛 陆智强
文章使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各省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结合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数目、类型以及资产总量不断增多后导致的竞争加剧分析了其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期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同时,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在坚持农村地区金融改革的同时,对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需匹配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竞争 农村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操作风险 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李玮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军峰 王健 郭淑缓
经过数年来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由于其类型单一、数量萎缩和业务单调等的问题致使对农村地区的金融功能退化。本文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的非有效需求原因,指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金融机构体系 农村经济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光伟
金融机构要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重要但又具有规模小,资金吸引力低,所依存经济业态自然性突出等特点,其主要面临政策、资本运营、操作、运营、成本运营等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应针对风险性质与特点,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建立社会信用考评,实行阶梯存贷利率,加强金融犯罪防控和外部监管,争取政策扶持,改善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凤阁 王天航
本文以探究农村金融机构效率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为出发点,运用不同方法对CNKI在2001-2013年之间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并结合当前农村金融环境和背景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从2002年起,有学者开始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关注与研究,其中金融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投资学这三门学科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问题研究的引领学科;农业有效资金投入不足、资本运转效率低下、金融组织缺失是造成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农村信用体系等要素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整体提升。我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效率 文献分类统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荣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模式应由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补充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
关键词:
弱势产业 商业金融 合作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波
本文以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金融结构"为理论支撑,从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及其自生能力的角度,指出了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均衡的矛盾:一是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规模必须符合农村金融市场不均衡关系所决定的市场规模;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决定了其自生能力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结构性冲突问题,从而提出了关于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主体结构的研究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