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0)
- 2023(7198)
- 2022(6070)
- 2021(5850)
- 2020(4642)
- 2019(10482)
- 2018(10117)
- 2017(20331)
- 2016(11109)
- 2015(12284)
- 2014(12304)
- 2013(12254)
- 2012(11498)
- 2011(10578)
- 2010(11068)
- 2009(10516)
- 2008(10456)
- 2007(9754)
- 2006(9149)
- 2005(8303)
- 学科
- 农(49502)
- 济(49367)
- 经济(49315)
- 业(39613)
- 农业(32881)
- 管理(26900)
- 企(18168)
- 企业(18168)
- 业经(16930)
- 中国(13733)
- 农业经济(12456)
- 制(12359)
- 策(11975)
- 地方(11967)
- 方法(11918)
- 土地(11487)
- 财(11422)
- 发(11128)
- 数学(10594)
- 数学方法(10347)
- 及其(10054)
- 村(9734)
- 农村(9715)
- 政策(9634)
- 学(9249)
- 方针(9227)
- 发展(9054)
- 展(9038)
- 贸(9036)
- 贸易(9032)
- 机构
- 学院(161582)
- 大学(154034)
- 济(70742)
- 经济(69143)
- 管理(62654)
- 研究(57256)
- 理学(52822)
- 理学院(52292)
- 管理学(51490)
- 管理学院(51199)
- 中国(48701)
- 农(47455)
- 农业(35515)
- 科学(32924)
- 京(32782)
- 财(32672)
- 业大(29236)
- 所(29221)
- 中心(28384)
- 江(27281)
- 研究所(25644)
- 财经(24063)
- 范(22081)
- 师范(21991)
- 经(21671)
- 农业大学(21639)
- 省(21097)
- 州(21046)
- 北京(20533)
- 经济管理(20027)
- 基金
- 项目(98885)
- 研究(78552)
- 科学(78495)
- 基金(70786)
- 家(60150)
- 国家(59464)
- 科学基金(50928)
- 社会(50239)
- 社会科(47106)
- 社会科学(47095)
- 省(39989)
- 基金项目(36917)
- 编号(34907)
- 教育(33717)
- 划(32156)
- 自然(30373)
- 自然科(29597)
- 自然科学(29592)
- 自然科学基金(29031)
- 成果(28766)
- 农(28313)
- 资助(28095)
- 发(23441)
- 课题(23403)
- 部(22472)
- 重点(21529)
- 性(21156)
- 制(20437)
- 国家社会(20125)
- 创(19986)
共检索到263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土改结束后至集体化高潮前,在地权个人私有存在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到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私有以及倡导土地买卖、租佃自由,从对老区互助合作组织和党员买地、出租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到逐渐批判土地买卖、租佃自由,最后通过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组入社的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杜绝了土地自由流转存在的合法性。
关键词:
土地买卖 土地租佃 土改运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竞风
建国初期,为提高干部队伍文化素质,适应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的国家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干部队伍文化教育。文章认为,尽管开展干部业余文化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但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干部业余文化教育仍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共产党干部 业余文化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延汹 吕丽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自我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面临现代农业生产力、城乡二元结构张力、农业资本化的挑战。在面对挑战中,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角色转化、土地流转共同生成土地共有制。土地共有制的实质是以承包土地作为股份进行投资的农业股份制资本运作。科学认识土地共有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于西方在华企业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外资企业最终撤出中国。本文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勾画出建国初期我国外资政策变化的轨迹,进而对其演变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基于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与西方在华企业不相容的,中西关系的恶化加速了外资企业在华的终结,并由此对中国经济体制的确立及长期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关键词:
建国初 外资 长期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苏科学技术合作是近现代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但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山东理工大学宋超博士的新著《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富春
建国初期(1949~1957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纵观该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可以说始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并遵循着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选取这段时期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意志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英
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认识上的误区,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正
1.一次性补偿并未体现出农民生产资料的全部价值。目前情况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个人无权决定去留。土地非农化的过程往往由村干部小集体决定,经常出现肥了个别人,损害一大片的情况。甚至有些村民自始至终都不明白自己突然不能种地了,突然变成城镇人了,突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法芹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引起舆论界和理论界共鸣的一些重要文件在实践中似乎大雁无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常常停留在文字上,政策对实践的影响似乎仅仅停留文件上,甚至于出现实践发展与政策目标背离的现象。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集体经济弱化和粮食生产减少的现象有加剧的倾向,规模经营对于农民来说仍然是一种理想。政策目标错位的原因,在于实现目标时前提条件的缺失,加上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执行层对目标落实中的虚化所致。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中央、地方和农民三个不同层次不同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目标 政策 实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美岭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中央关注的焦点,中央不断深化农业改革,探索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三个阶段,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可以通过对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然而,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比例都较低。文章从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寻租理论、非农就业市场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产权 信息不对称 寻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冰冰
文章首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应遵循的五项原则——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尊重农村土地流转规律;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维护农民权益;严守保护耕地原则。最后提出三条政策建议,即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土地流转质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对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职业素养。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原则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良悦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在农户之间、农户和企业之间进行的,以获取更高的效益为目的的一定期限的转让行为。因而,如何准确地理解土地流转的政策背景及其含义,科学地规范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对于推动我国的土地有效流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供给 政府作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亮 江庆勇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化程度有所提升,服务和支撑环境不断改善。但由于家庭承包地过于分散,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执行不到位,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制度化、系统性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运行时间尚短,制约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观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土地流转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经营权流转率偏低,规模化流转有限;流转价格尚不合理;流转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有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为此,应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连片化调整;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执行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支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金融支撑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完善约束土地转入方的行为规范;加大力度对农民进行宣传和培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会石 孙艳楠 李天祺 陈智文
农村土地适度流转已成为中国土地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分析国外大量土地流转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国外发展概况与成功经验,并对比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阐述其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对指导中国农村土地适度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市场机制 法律体系 国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恒
农村土地的流转直接受到政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持有不同的政策。改革开放前,受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采取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只强调土地保障功能的单一制立法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立法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强调土地保障功能的同时,开始遵循和利用市场规律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而实现了由单一制政策向双层制政策的转变。在城镇化进程中,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土地流转的新政策。坚持和完善新双层制政策,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城镇化 单一制 双层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