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7)
2023(10027)
2022(8542)
2021(8046)
2020(6724)
2019(15729)
2018(15489)
2017(28196)
2016(16515)
2015(19190)
2014(19853)
2013(19356)
2012(18395)
2011(16890)
2010(17673)
2009(16136)
2008(16072)
2007(14644)
2006(13025)
2005(11951)
作者
(46539)
(39105)
(38950)
(37694)
(24852)
(18655)
(18038)
(15229)
(14725)
(14136)
(13346)
(12925)
(12536)
(12439)
(12429)
(12308)
(12096)
(11620)
(11220)
(11187)
(10067)
(9861)
(9427)
(8991)
(8901)
(8796)
(8754)
(8585)
(7897)
(7839)
学科
(81720)
经济(81660)
管理(43550)
(37578)
方法(30915)
(30046)
企业(30046)
(28299)
数学(27606)
数学方法(27389)
中国(24867)
教育(21013)
地方(20745)
(17842)
(17701)
(14305)
业经(13768)
财政(13274)
(13270)
财务(13248)
地方经济(13202)
财务管理(13197)
理论(13102)
企业财务(12518)
农业(11390)
(11066)
贸易(11062)
(10851)
(10645)
(10612)
机构
大学(241566)
学院(236647)
(101853)
经济(99636)
研究(87647)
管理(80171)
理学(67956)
理学院(67047)
管理学(65854)
管理学院(65364)
中国(60758)
(53212)
(51865)
科学(50944)
(45578)
研究所(40790)
(39930)
师范(39700)
(38737)
财经(38419)
中心(38009)
(36538)
(34547)
北京(33868)
教育(33274)
经济学(33083)
师范大学(32321)
业大(31275)
(30302)
经济学院(29665)
基金
项目(142357)
科学(111490)
研究(111105)
基金(98969)
(84350)
国家(83520)
科学基金(69768)
社会(68878)
社会科(64958)
社会科学(64937)
教育(58103)
(56778)
基金项目(51244)
(48854)
编号(47469)
成果(42438)
自然(41255)
资助(41060)
自然科(40224)
自然科学(40208)
自然科学基金(39467)
课题(35947)
(33646)
重点(33631)
(32775)
(30041)
(29527)
教育部(29509)
(28815)
项目编号(28405)
期刊
(120271)
经济(120271)
研究(86706)
中国(56363)
教育(52900)
(46847)
学报(34667)
(32430)
科学(30210)
管理(28141)
大学(27102)
学学(24141)
技术(23898)
农业(21339)
财经(20922)
经济研究(20589)
(20182)
金融(20182)
(18134)
业经(16156)
问题(15575)
职业(13117)
技术经济(12892)
(12495)
统计(11967)
(11543)
世界(10812)
(10768)
论坛(10768)
(10748)
共检索到381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贤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坚持着“先经济后教育”的教育财政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既与当时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渴求有关,也与当时政策决策层不平衡发展论及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不断地被边缘化,教育规模和教育经费也多次被削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但是,这一思想的出现是当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无法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费菊瑛  
刘少奇建国初期的经济思想 ,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建设部分在脉络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重新认识刘少奇经济思想理论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姜长青  李燕  
建国前后,中国先后实现了货币统一和财政统一,有力支持了解放战争,对建国后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恢复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其中,货币统一为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对统一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发挥了积极作用。统一的、有权威的中央财经机构的建立促进了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而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则巩固了货币统一,对于人民币币值稳定和全国推行提供了保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竞风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文章认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教育传统,大力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琳  
建国初期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对当时储蓄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蓄总量和国民储蓄率,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而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竞风  
建国初期,为提高干部队伍文化素质,适应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的国家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干部队伍文化教育。文章认为,尽管开展干部业余文化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但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干部业余文化教育仍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雪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但研究生教育的稳定规模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初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以下问题值得予以关注:我国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动力源在哪里?新中国研究生教育虽得到较快发展,但其意义和影响为何没有体现出来?"科学研究"虽被列入研究生教育目的,但在初期研究生培养中如何得到的关注程度不高?研究生培养目标确定后,谁来监督和保障其目标要求的达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代天喜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中央和各地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动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初期我党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如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搭建宣传载体,加强队伍建设等,也给当代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辛维举  
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在步入工业化进程前都经历了一个消除私营经济 ,建立单一公有制的制度急剧变迁的特殊阶段 ,而后由强政府的推动才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 ,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分析 ,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经济 ,实现制度变迁的历程 ,指出行政压力、国家资本渗透和群众性政治运动是社会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主要方式 ,并分析了其各自发挥作用的途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志辉  
建国初期,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原中央苏区,通常被视为土地分散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区革命对建国后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相对分散的土地占有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较为特殊的社群关系和政治生态上。后苏区时代地主与农民的微妙关系,以及前苏区干部的历史问题,都使苏区土地改革呈现出与其他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现实状况,是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适用了某些特殊政策的前提条件。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启示: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应在社会心理的认同下,努力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经营模式,不断增强经济"造血"功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匣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国民政府留下的旧教育,而对私立大学的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查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私立高等教育制度瓦解的制度性因素。即新中国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成为改造的基本依据;不断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改造,树立起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认知;而私立大学组织内部的改造是思想、政策落实的具体反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黎黎  任军利  
建国初期,我国把曾经作为解决劳资纠纷的形式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建立正确劳资关系的途径之一,从而使集体合同制度成为当时新的劳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该制度一度被取消,到20世纪80年代才渐渐恢复起来,而在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继续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则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中国产业体系的制度结构研究课题组  
由于史料与数据缺失以及学术传统等原因,经济学界对计划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及其效率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框架上,利用最新的历史资料,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1949-1957年)进行经济史层面的归纳,通过分析经济史料中的事件细节,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相关数据,试图揭示出这次基本经济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制度绩效。研究结果发现:计划经济的建立,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产业体系失衡、价格机制缺失、供求关系紊乱、企业缺乏竞争等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效率受到了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从 1 94 9年到 1 958年 ,新中国重建国内保险市场组织体系 ,试办了多种国内保险业务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保险市场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 ,考察保险市场保险种类开办的情况 ,探讨保险业务的经营得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