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0)
- 2023(6420)
- 2022(5573)
- 2021(5381)
- 2020(4604)
- 2019(11201)
- 2018(11154)
- 2017(20036)
- 2016(12292)
- 2015(14312)
- 2014(14967)
- 2013(14272)
- 2012(13513)
- 2011(12396)
- 2010(12730)
- 2009(11587)
- 2008(11681)
- 2007(10833)
- 2006(9296)
- 2005(8486)
- 学科
- 济(44800)
- 经济(44756)
- 管理(27033)
- 业(25668)
- 方法(23255)
- 数学(21008)
- 数学方法(20794)
- 企(19652)
- 企业(19652)
- 教育(19600)
- 中国(17081)
- 农(12877)
- 财(12666)
- 学(12023)
- 理论(10265)
- 地方(8847)
- 贸(8502)
- 贸易(8501)
- 农业(8309)
- 易(8233)
- 业经(7781)
- 制(7667)
- 教学(7115)
- 发(6853)
- 和(6804)
- 技术(6690)
- 务(6647)
- 财务(6631)
- 财务管理(6607)
- 企业财务(6195)
- 机构
- 大学(178300)
- 学院(172391)
- 济(64594)
- 经济(62942)
- 研究(62527)
- 管理(58990)
- 理学(50712)
- 理学院(49995)
- 管理学(48954)
- 管理学院(48599)
- 中国(40336)
- 京(39312)
- 科学(38500)
- 范(33142)
- 师范(32934)
- 所(32410)
- 教育(31791)
- 农(29894)
- 研究所(29651)
- 财(29502)
- 中心(27795)
- 江(27629)
- 师范大学(27044)
- 业大(25821)
- 北京(25715)
- 农业(23804)
- 财经(23506)
- 技术(21916)
- 院(21754)
- 州(21543)
- 基金
- 项目(109206)
- 科学(85988)
- 研究(85071)
- 基金(75096)
- 家(64758)
- 国家(64089)
- 科学基金(53162)
- 社会(50262)
- 教育(47536)
- 社会科(47268)
- 社会科学(47251)
- 省(44217)
- 划(39471)
- 基金项目(39421)
- 编号(37810)
- 成果(33476)
- 自然(33151)
- 自然科(32337)
- 自然科学(32325)
- 自然科学基金(31742)
- 资助(30852)
- 课题(29049)
- 重点(26306)
- 部(26255)
- 发(24709)
- 年(23707)
- 教育部(22796)
- 创(22431)
- 性(22373)
- 项目编号(22161)
共检索到260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金木
根据教育机会获得模型,家庭背景中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与个人能力等交互影响着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建国初期政治标准与能力标准并存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单一政治标准,经济与文化影响完全被阻断;改革开放以来,能力标准被重新确立,家庭政治背景开始弱化,经济因素的作用逐渐凸显,文化的影响始终持久有力。面对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现实,如何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构建自由而又公正的教育体系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分配 政策演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宇航 杨东平
本文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描述1980年-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演变轨迹,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长期存在,结构性差距凸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更多被城市学生占据,这一现象在1999年扩招之后更加明显。在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过程中,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和高中进入大学这三次教育分流均产生重要影响,义务教育的影响程度比高中教育更为强烈,初中升高中最为关键。学生的年龄和教育阶段越低,家庭经济背景和学校教育背景特征越明显。在家庭背景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对农村学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庆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毕宪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 ,加速发展 ,积极发展 ,大力发展四个阶段。本文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跃式、内涵外延交互发挥作用 ,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今后几年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将以外延发展为主 ,跨越一个大的台阶后 ,内涵与外延并举 ,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道路 跨学科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由于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它。本研究抽查了1951-2000年间5355份云南大学"学籍登记卡"的家庭出身,结合历史宏观背景,对云南大学近五十年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并非"完全公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群体各异,由此教育公平也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云南大学 社会阶层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殿明 韩金华
缩小过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历史演变轨迹角度入手,通过勾勒建国6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演变轨迹及探询造成的原因,为当前缩小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晋 叶晓阳 伍银多 丁延庆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从1999年至2012年出现了大幅扩张,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层级。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国毕业生调查数据(2003-2013年),采用多份因变量回归(MNL)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背景优势群体具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优势。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城市户籍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逐渐消失;父母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进入精英高校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具备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始终保有985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优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艳
新中国师范教育为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师范学校发展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其发展呈运动式发展的特征。这一特征迅速满足了当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但其即时性和缺乏前瞻性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师范教育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阻碍了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外在的社会、基础教育的需求,经济的基础,以及遵循师范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是确保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关键词:
运动式发展 师范院校 师范教育 中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宇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抽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居民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父母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学历、大城市、高收入和从事优势职业者的子女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高收入者在高水平大学中有较高比例,但收入并非引起这一优势的主因,在城乡、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收入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更低。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 高等教育机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薇 邱雯婕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可将其划分为男女高等教育均实现普及化、男女高等教育尚未迈入普及化、女性高等教育较男性而言率先迈入普及化三种类型。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国家民主程度并无明显相关。人类发展指数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越高;性别不平等指数越低,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上升态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泽彧 赵凤娟
学科发展包括学科理智发展和学科制度发展。从学科理智和学科制度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以"学科自主"为目标取向,"学科自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路径取向上的"开放性"和价值取向上的"实践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基本轨迹 未来取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惠
作为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欧洲有着悠久的学生流动发展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人才争夺战的日趋白热化,跨境学生流动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国际局势,欧洲实施了革命性的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其学生流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回溯欧洲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流动的历史发展轨迹,探析其当代发展特点与趋势,得出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流动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欧洲 高等教育 学生流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金辉
本文从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性的基本理论以及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学科持续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等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全局上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走向 :在加强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 ;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让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力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949年以来政府出台的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梳理,归纳出户籍制度演变的主要特征,分别从管控力度、利益诉求的角色和区域及制度建构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发现,影响户籍制度演变的重要因素有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在特定产业、经济、社会形态共同作用下,决策者对户籍制度有不同偏好。研究展望:伴随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覆盖全社会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户籍也终将会回归其原本只应该承载的人口统计和登记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伟 张茂聪 王培峰
教育政策是教育发展的依据与导向,通过教育政策文本可以探析教育发展理路。通过对建国以来的融合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发现,其政策演进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出从口号呼吁到具体行动、从追求效率到追求质量、从集权管理到分权管理的转变特点,但同时面临着普特融合宏观视野缺失、对学生需求关注不够、社会和家长参与不足的困境。本文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和现存问题,在理论研究、支持保障体系完善和管理体制构建方面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政策文本 演变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