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6)
- 2023(11241)
- 2022(9951)
- 2021(9557)
- 2020(7860)
- 2019(18344)
- 2018(18215)
- 2017(34026)
- 2016(19214)
- 2015(22106)
- 2014(22317)
- 2013(21458)
- 2012(19569)
- 2011(17375)
- 2010(17469)
- 2009(15771)
- 2008(15332)
- 2007(13446)
- 2006(11747)
- 2005(10303)
- 学科
- 济(68176)
- 经济(68091)
- 管理(55501)
- 业(49754)
- 企(41927)
- 企业(41927)
- 方法(32307)
- 数学(27772)
- 数学方法(27314)
- 中国(19519)
- 农(18639)
- 财(18117)
- 业经(15523)
- 学(15418)
- 理论(15044)
- 地方(14468)
- 教育(13636)
- 制(12504)
- 教学(12500)
- 农业(12468)
- 贸(12405)
- 贸易(12396)
- 务(12024)
- 易(12013)
- 财务(11955)
- 财务管理(11928)
- 和(11881)
- 企业财务(11317)
- 技术(11007)
- 环境(10794)
- 机构
- 大学(266719)
- 学院(263586)
- 管理(104784)
- 济(95745)
- 经济(93274)
- 理学(90734)
- 理学院(89733)
- 管理学(87887)
- 管理学院(87430)
- 研究(83641)
- 中国(61474)
- 京(57310)
- 科学(53420)
- 财(44979)
- 所(41685)
- 业大(38956)
- 范(38953)
- 农(38873)
- 江(38747)
- 师范(38620)
- 中心(38422)
- 研究所(37763)
- 北京(36872)
- 财经(35864)
- 经(32459)
- 州(32448)
- 师范大学(30797)
- 院(30649)
- 农业(30209)
- 技术(29629)
- 基金
- 项目(179675)
- 科学(139593)
- 研究(136070)
- 基金(126017)
- 家(108210)
- 国家(107236)
- 科学基金(92388)
- 社会(80991)
- 社会科(76509)
- 社会科学(76486)
- 省(71834)
- 基金项目(67530)
- 教育(65408)
- 自然(60491)
- 划(59717)
- 自然科(59037)
- 自然科学(59027)
- 编号(58029)
- 自然科学基金(57921)
- 资助(52310)
- 成果(48734)
- 课题(40733)
- 重点(39803)
- 部(39052)
- 发(37315)
- 创(37074)
- 项目编号(36096)
- 大学(35046)
- 创新(34282)
- 科研(34055)
- 期刊
- 济(105285)
- 经济(105285)
- 研究(80502)
- 中国(53698)
- 教育(46178)
- 学报(40009)
- 管理(38954)
- 科学(35889)
- 农(34896)
- 财(34196)
- 大学(30817)
- 学学(27566)
- 技术(25138)
- 农业(24778)
- 融(20061)
- 金融(20061)
- 图书(19099)
- 业经(17471)
- 财经(16801)
- 经济研究(15557)
- 经(14169)
- 理论(13907)
- 问题(13664)
- 书馆(12957)
- 图书馆(12957)
- 实践(12943)
- 践(12943)
- 科技(12666)
- 业(12313)
- 技术经济(12054)
共检索到388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学男 李五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教育公平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教育公平的意涵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及侧重也因社会发展阶段及背景而异,教育公平与效率、均衡、机会、质量和差异的关系以及主要矛盾也是不同的。教育公平的内涵是历史性的,并且有其自身一定的概念逻辑体系。对此问题的清晰化,将对我国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将教育公平置于历史时空予以探讨。同时将教育公平的内涵和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居永
一部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同时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应对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的实践历史。纵观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应对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的历程,虽然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应对问题的方式及成效不尽相同,但为应对我国当前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弱势群体 社会公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对建国50年来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人就对外贸易的论述,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外贸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归结,旨在更加清晰认识我国50年来外贸理论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探索未来中国外贸理论发展的方向。 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相比,中国经贸学术界研究的贸易理论范围较宽,研究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前的4个主要问题(“对外贸易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静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担负着主要的教学任务,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事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该注重从教学主体定位、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改革、情感激励提高、通识教育理念运用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创造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能力 问题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建国50年来,中国经贸学术界 对中国外经贸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重点和研究内容却大不相同。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贸学术界的研究活动不活跃,研究的内容不多;改革开放使中国经贸学术界的研究活动空前活跃,研究内容大大拓宽,硕果累累,对中国外经贸政策制定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外经贸理论的回顾与思考可以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外经贸理论已开始形成。但下面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少林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反思,探讨其影响教育质量根本原因,并结合高等教育理念和社会需要,提出提高教育质量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质量监控体系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海 刘幸
针对远程化教学存在的课程资源参差不齐,课程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习过程评价缺失和后续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坚持课程资源制作规范化、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化、课程内容更新常态化、建设经费投入持续化和教学工作量核算制度化,才能进一步提高远程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以及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远程教学 教学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庆松,陶向龙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失业人口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对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分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转型发展时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分别进行了归纳和论述。同时,文章基于现有的官方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镇失业人口的运行机制,并对转型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失业人口运行机制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系统探索,由此提出了一些完全不同于其他学者或文章的有关中国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结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祥
2000年以来,我国社区德育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多,主要对社区德育的概念、内容、特点,社区德育的发展历程、意义和功能,社区德育的理论基础、途径、方法和机制,中外社区德育的比较,我国社区德育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注意到了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较好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成果不够丰富,研究的创新性不强,研究水平总体较低,以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代替社区德育研究,对社区德育的一些重要问题关注不够,对质的研究方法不重视等缺陷。
关键词:
社区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回顾与反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采铭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与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部分理事畅谈10年卫生改革和卫生经济研究 1989年9月6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与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在京联合召开部分常务理事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郭子恒会长主持下,对10年卫生改革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迪
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建国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蜜月期、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困难时期、中美建交前的破冰期、改革开放后到1989年全面开放的探索期、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对外开放深化期等几个阶段。面对国际环境的改变,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努力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建国以来 对外开放 发展步伐 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蓝瞻瞻 王立群
通过分析我国建国60年来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和林业法规的变化情况,总结变化的规律,认为政策法规的制定理念经历了从国家本位到权利本位的变化,即从建国到"文革"时期,政策法规的制定理念是国家本位,林业法规处于次要地位,公民的森林权利遭漠视;改革开放之后,林业法规才慢慢发挥主导地位,公民的林业权利也逐渐受到重视,体现了权利本位的立法理念。指出国家本位的政策法规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以及权利本位的政策法规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加。认为完善林业政策法规应该:制定政策和法规必须正确处理近期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哲 郭晶
[目的/意义]为高校图书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保持蓬勃旺盛的活力,开拓发展新征程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重点文献解读述评相结合的方式,划分21世纪以来服务质量效益和服务创新的研究阶段,梳理研究主题变迁情况,厘清服务质量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服务创新动力来源和机制。[结果/结论]从文献研究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质量效益评价不仅是实践热点,也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归纳总结的3方面研究特征与3点研究不足,为新发展阶段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效益提升与服务创新动力发掘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