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92)
2023(18945)
2022(16435)
2021(15111)
2020(12968)
2019(29976)
2018(29815)
2017(57519)
2016(31579)
2015(35829)
2014(36067)
2013(35839)
2012(33226)
2011(30301)
2010(30420)
2009(28569)
2008(28638)
2007(25782)
2006(22868)
2005(20518)
作者
(95488)
(79868)
(79345)
(75505)
(50615)
(38500)
(35839)
(31280)
(30253)
(28471)
(27040)
(27028)
(25438)
(25332)
(25040)
(24649)
(24213)
(23587)
(23018)
(22899)
(20074)
(19802)
(19534)
(18251)
(17962)
(17825)
(17802)
(17775)
(16391)
(15927)
学科
(131338)
经济(131161)
(93284)
管理(91668)
(71658)
企业(71658)
方法(59675)
数学(51504)
数学方法(50914)
(50868)
(36129)
农业(33620)
中国(33080)
业经(31470)
(30389)
(28621)
地方(25481)
(23625)
贸易(23617)
(22897)
(22022)
财务(21941)
财务管理(21885)
理论(21331)
(20815)
企业财务(20787)
银行(20738)
(19989)
金融(19984)
(19792)
机构
大学(465775)
学院(462912)
(185774)
经济(181700)
管理(178217)
研究(158361)
理学(154033)
理学院(152277)
管理学(149598)
管理学院(148773)
中国(118936)
科学(100268)
(99349)
(94217)
(87351)
(82218)
业大(76091)
研究所(74684)
农业(73563)
中心(72391)
(70056)
财经(69076)
(62723)
北京(62686)
(60568)
师范(59900)
(56383)
经济学(56048)
(55776)
财经大学(51092)
基金
项目(311267)
科学(242955)
基金(225086)
研究(223868)
(197908)
国家(196264)
科学基金(166522)
社会(140090)
社会科(132447)
社会科学(132407)
(122137)
基金项目(119424)
自然(109441)
自然科(106789)
自然科学(106757)
自然科学基金(104871)
(102777)
教育(102265)
资助(93190)
编号(91240)
成果(74720)
重点(70276)
(68939)
(66404)
(63785)
课题(62984)
科研(59948)
创新(59686)
教育部(58211)
大学(57615)
期刊
(207893)
经济(207893)
研究(135985)
中国(90475)
(90006)
学报(80443)
科学(71855)
(67494)
管理(62023)
农业(60720)
大学(60442)
学学(57217)
教育(48545)
(42865)
金融(42865)
技术(38204)
业经(36486)
财经(34171)
经济研究(31430)
(30437)
(29136)
问题(28214)
(24529)
技术经济(22461)
理论(22005)
科技(21932)
图书(21837)
业大(21219)
现代(20409)
世界(20387)
共检索到685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永锡  
农业经济增长与所实行的农地制度密切相关。建国以来,中国相继实行了"土地农民所有"、"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种农地制度。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农地制度是无效率的制度,而其余两种制度是有效率的,但是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的选择,应当不动摇地继续实行下去,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力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949年以来政府出台的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梳理,归纳出户籍制度演变的主要特征,分别从管控力度、利益诉求的角色和区域及制度建构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发现,影响户籍制度演变的重要因素有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在特定产业、经济、社会形态共同作用下,决策者对户籍制度有不同偏好。研究展望:伴随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覆盖全社会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户籍也终将会回归其原本只应该承载的人口统计和登记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红宇  
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 ,从政治表现角  度观察 ,土地制度变迁获得了不同经济当事人“同意的一致性” ;从经济发展角度观察 ,   制度变迁促进了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改造 ,引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流动 ,实现了农业与  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 ;从制度创新角度观察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交  易规则选择等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忠怀  吴晓聪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剑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变迁,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轮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当下,我国农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风蕊  沈红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经历了从"以苏为师"到机构化的变迁,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教师发展制度的变迁与社会宏观制度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多元行动主体的形成,促使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实现了从集权管理到分权、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与此同时,受旧制度的自我强化和权力失衡的影响,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在变迁中出现了路径依赖现象。为此,必须推进分权,改革评价制度,树立多元的学术观,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市场化和均衡化,实现制度创新,提升制度绩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潘星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碎片化到逐步规范化的演变历程。从理论演进脉络看,中国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主要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及方式展开的,经历了从政府到市场,再由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演变历程。从制度演进脉络看,主要是围绕着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展开的,经历了从财政制度体系中几乎看不到"生态环境因素",到持续扩大"生态环境因素"在财政制度体系中的作用范围和力度的渐进式演变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地位的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财政理论和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上看,适应新时代的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实现生态环境财政治理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力  
该文总结了新中国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整体性特征,进而借助"外部压力—(人口/土地)状态—制度响应"的理论模型,分别从"前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后改革开放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对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各自演变的内在逻辑线索进行了解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胡海青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建国6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经历了"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调控阶段和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调控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哲学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制度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资源的理性选择;政策变迁的动力是政府的立法行为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毛亚庆  蔡宗模  
建国以来,适应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从政治控制模式到准市场经济模式的演变过程,专业技术职务内涵也经历了相应的衍变并不断丰富,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政府干预过多、社会化评审机制不健全等与宏观政策趋势不相适应的制度障碍,不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按照专业技术发展逻辑,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化应在理顺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模式的制度潜力,以进一步解放高校教师的生产力,促进人才成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术学  
自1952年建制至今,普通高考经历了一个创立———反复与废除———恢复与改革的曲折过程。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高考制度的沿革历程,分析各时期高考的不同特点,梳理其脉络,探讨其成就的性质及问题的出路,以此作为对新时期高考改革的前瞻性回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高兴民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意义上解读公平、效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下虽然体现了公平,但这种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公平被后却隐含着许多的不公平,并且牺牲了农地应有的效率。因此,在坚持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发挥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功能,利用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亚平  雷勇  
1949~2009年,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比重呈倒U型波动。随着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中国经济效率变动呈"微笑曲线"形状。明确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合理比重需要科学的实证分析。总结建国以来所有制比重的演变历程,分析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发现存在一个合理的公有制经济比重区间,在这一区间公有制经济效率最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代彦  周郑攀  匡远凤  
农地冲突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在—些地方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探讨农地冲突的原因有助于化解农村矛盾及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社区。本文利用笔者在湖北和湖南两省收集到的数据,应用Logit概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分配制度、非农就业收入及其差距和人力资本等可能引起农地冲突的因素的影响。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本文并没有发现农地分配制度是农地冲突的显著诱因,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农地在改革初期是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的,其后的调整大多也是经农民自主协商按照市场规则完成的,并没有引起农民的明显不满,因而也就没有成为农地冲突的诱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非农就业收入、非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艳  乔家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