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2)
2023(8135)
2022(6815)
2021(6393)
2020(5193)
2019(11775)
2018(11560)
2017(21474)
2016(11796)
2015(13125)
2014(13258)
2013(12921)
2012(11742)
2011(10528)
2010(10832)
2009(10590)
2008(10865)
2007(9515)
2006(8522)
2005(7917)
作者
(33002)
(27696)
(27421)
(26277)
(17538)
(13190)
(12299)
(10522)
(10340)
(9910)
(9412)
(9148)
(8887)
(8876)
(8860)
(8421)
(8085)
(7913)
(7904)
(7777)
(7010)
(6788)
(6480)
(6335)
(6208)
(6159)
(6137)
(6057)
(5557)
(5338)
学科
管理(48540)
(44197)
经济(44117)
(37953)
(34290)
企业(34290)
(28354)
方法(17253)
环境(15474)
(15337)
(14102)
财务(14082)
财务管理(14037)
数学(13524)
企业财务(13414)
数学方法(13350)
财政(13309)
中国(13027)
(12259)
(11901)
业经(11489)
(10926)
(10680)
(10391)
理论(9473)
体制(9342)
地方(9018)
(8764)
银行(8754)
(8748)
机构
大学(171066)
学院(170161)
(70256)
经济(68769)
管理(64286)
研究(56714)
理学(55030)
理学院(54436)
管理学(53661)
管理学院(53359)
(45012)
中国(44287)
(35819)
科学(33315)
财经(31270)
(28128)
(28079)
(26570)
中心(25263)
研究所(24816)
财经大学(22847)
(22739)
北京(22608)
经济学(22486)
业大(21586)
(21528)
师范(21356)
(20858)
(20303)
经济学院(20059)
基金
项目(110080)
科学(87536)
研究(82520)
基金(81206)
(69928)
国家(69365)
科学基金(60160)
社会(54789)
社会科(51845)
社会科学(51831)
基金项目(42727)
(42249)
教育(37485)
自然(37145)
自然科(36136)
自然科学(36126)
自然科学基金(35450)
(35123)
编号(32391)
资助(32248)
成果(27536)
(26856)
重点(25417)
(25004)
国家社会(23252)
(22934)
(22860)
课题(22855)
(21923)
教育部(21905)
期刊
(83889)
经济(83889)
研究(54352)
(41526)
中国(37182)
学报(24719)
管理(24461)
科学(23050)
(20440)
大学(19710)
学学(18711)
财经(16835)
教育(16710)
(15232)
金融(15232)
(14395)
农业(13241)
经济研究(12881)
技术(12277)
业经(12034)
会计(10745)
问题(10619)
财会(10483)
(8793)
(8389)
财政(8389)
资源(8126)
(7939)
(7587)
现代(7525)
共检索到26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潘星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碎片化到逐步规范化的演变历程。从理论演进脉络看,中国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主要是围绕着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及方式展开的,经历了从政府到市场,再由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演变历程。从制度演进脉络看,主要是围绕着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展开的,经历了从财政制度体系中几乎看不到"生态环境因素",到持续扩大"生态环境因素"在财政制度体系中的作用范围和力度的渐进式演变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地位的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财政理论和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总体上看,适应新时代的生态环境财政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实现生态环境财政治理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忠怀  吴晓聪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风蕊  沈红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经历了从"以苏为师"到机构化的变迁,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教师发展制度的变迁与社会宏观制度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多元行动主体的形成,促使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实现了从集权管理到分权、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与此同时,受旧制度的自我强化和权力失衡的影响,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在变迁中出现了路径依赖现象。为此,必须推进分权,改革评价制度,树立多元的学术观,促进高校教师发展的市场化和均衡化,实现制度创新,提升制度绩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胡海青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建国6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经历了"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调控阶段和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调控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哲学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制度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资源的理性选择;政策变迁的动力是政府的立法行为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永锡  
农业经济增长与所实行的农地制度密切相关。建国以来,中国相继实行了"土地农民所有"、"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种农地制度。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农地制度是无效率的制度,而其余两种制度是有效率的,但是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的选择,应当不动摇地继续实行下去,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力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949年以来政府出台的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梳理,归纳出户籍制度演变的主要特征,分别从管控力度、利益诉求的角色和区域及制度建构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发现,影响户籍制度演变的重要因素有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在特定产业、经济、社会形态共同作用下,决策者对户籍制度有不同偏好。研究展望:伴随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覆盖全社会的、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户籍也终将会回归其原本只应该承载的人口统计和登记功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在经济学领域,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著名学者的长期关注。但是,现有的文献大多只是对制度变迁的某些方面作局部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可以理解该课题的各个方面相关问题的一以贯之的研究范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回顾和梳理制度变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般性理论演进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产权管制放松等文献成果,把相对独立的几个话题统一在一个范式下,以厘清争论的焦点、形成线索,为下一步讨论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纲领。尤其是,在研究内容、理论创新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剑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变迁,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轮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当下,我国农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毛亚庆  蔡宗模  
建国以来,适应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从政治控制模式到准市场经济模式的演变过程,专业技术职务内涵也经历了相应的衍变并不断丰富,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政府干预过多、社会化评审机制不健全等与宏观政策趋势不相适应的制度障碍,不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按照专业技术发展逻辑,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化应在理顺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模式的制度潜力,以进一步解放高校教师的生产力,促进人才成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术学  
自1952年建制至今,普通高考经历了一个创立———反复与废除———恢复与改革的曲折过程。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高考制度的沿革历程,分析各时期高考的不同特点,梳理其脉络,探讨其成就的性质及问题的出路,以此作为对新时期高考改革的前瞻性回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苗润雨  
回顾建国以来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未能摆脱单纯性存款吸收机构的角色定位,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很大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金匮乏的难题。文章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探讨了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乜琪  
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为标志,我国农民福利的发展经过了集体化时期的生存型福利、家庭承包制时期的生活型福利和新世纪以来的权利型福利三个阶段。从生存到权利,农民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福利供给模式也不断变化,经历了从集体、家庭到社会的转变。最终的发展实践与国际经验证明,农民福利必将走向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王芳  曾思敏  
将建国以来的60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在全国层面上选取一定数量的城市样本,通过测度城市中心性和城市职能及其强度的方法,并参考总部经济的研究成果,在对比分析中论述不同阶段与时期广州在全国的地位、作用以及它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广州在全国的地位由区域性中心城市上升为准国家级中心城市;广州的城市职能演变经历了由商业服务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与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与装备制造业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高度综合职能的外向型城市;发展与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与水准,加强科研服务能力,提升总部经济实力,培育城市创新能力是广州今后城市发展的课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广庆  王有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变迁过程,并利用1995—2006年28个省份(京、津、沪除外)各级财政获得的转移支付数额及其之间的相对比例、人均值等指标,从三个维度剖析上级对县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越是经济落后的省份越倾向于截留中央对县的转移支付,而越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则越倾向于加大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