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6)
2023(9481)
2022(8595)
2021(8216)
2020(7009)
2019(16492)
2018(16800)
2017(33024)
2016(17921)
2015(20462)
2014(20579)
2013(20562)
2012(18929)
2011(17156)
2010(17164)
2009(15931)
2008(15428)
2007(13464)
2006(11920)
2005(10462)
作者
(52734)
(43254)
(43189)
(41016)
(27424)
(20688)
(19628)
(17119)
(16358)
(15462)
(14811)
(14397)
(13660)
(13618)
(13402)
(13033)
(12994)
(12811)
(12363)
(12238)
(10811)
(10692)
(10380)
(9723)
(9720)
(9672)
(9605)
(9593)
(8671)
(8449)
学科
(70836)
经济(70757)
管理(51082)
(48496)
(39582)
企业(39582)
方法(34660)
数学(30287)
数学方法(29982)
中国(20114)
(19141)
(17286)
(15210)
业经(15146)
(13775)
(13768)
贸易(13761)
地方(13666)
(13398)
农业(12451)
(11919)
(11627)
银行(11593)
理论(11534)
环境(11347)
技术(11192)
(11067)
(10587)
财务(10528)
财务管理(10505)
机构
大学(262486)
学院(259811)
管理(106352)
(101993)
经济(99680)
理学(92451)
理学院(91445)
管理学(90023)
管理学院(89561)
研究(84008)
中国(62258)
(56707)
科学(52539)
(47480)
(41947)
业大(38616)
(38562)
财经(38519)
研究所(38190)
中心(37349)
北京(36437)
(35837)
(34883)
(34456)
师范(34186)
(30501)
农业(30246)
(29976)
经济学(29593)
财经大学(28688)
基金
项目(175743)
科学(137263)
研究(130116)
基金(126656)
(109411)
国家(108505)
科学基金(92842)
社会(79759)
社会科(75479)
社会科学(75459)
基金项目(68332)
(68005)
自然(60852)
自然科(59364)
自然科学(59351)
教育(59275)
自然科学基金(58256)
(57450)
编号(54596)
资助(52406)
成果(44519)
(38905)
重点(38524)
(36914)
课题(36764)
(36133)
项目编号(33742)
创新(33612)
科研(33478)
教育部(33274)
期刊
(111328)
经济(111328)
研究(78224)
中国(42927)
学报(39429)
管理(38194)
科学(36729)
(34416)
(32917)
大学(29669)
教育(28495)
学学(27744)
农业(24507)
技术(21805)
(21293)
金融(21293)
业经(19623)
财经(17956)
经济研究(17369)
问题(15697)
(15083)
图书(14818)
理论(14748)
实践(13722)
(13722)
科技(12783)
技术经济(12651)
现代(12327)
商业(12066)
(11525)
共检索到370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蓝瞻瞻  王立群  
通过分析我国建国60年来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和林业法规的变化情况,总结变化的规律,认为政策法规的制定理念经历了从国家本位到权利本位的变化,即从建国到"文革"时期,政策法规的制定理念是国家本位,林业法规处于次要地位,公民的森林权利遭漠视;改革开放之后,林业法规才慢慢发挥主导地位,公民的林业权利也逐渐受到重视,体现了权利本位的立法理念。指出国家本位的政策法规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以及权利本位的政策法规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加。认为完善林业政策法规应该:制定政策和法规必须正确处理近期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亚平  雷勇  
1949~2009年,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比重呈倒U型波动。随着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中国经济效率变动呈"微笑曲线"形状。明确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合理比重需要科学的实证分析。总结建国以来所有制比重的演变历程,分析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发现存在一个合理的公有制经济比重区间,在这一区间公有制经济效率最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雪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贯串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特别强调这是实现五中全会提出的跨世纪的宏伟纲领的关键。这为我们今后开展当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确定了明确的主题,展现了更为宽阔、更多层次的研究领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雍君  
建国50 年, 特别是经济改革以来, 中国公共支出结构的演变进程总体而言合乎公共支出结构发展模型, 但福利财政的早熟和维持性支出的持续膨胀脱离了正常的演进轨迹。因此, 随着传统的生产性财政模式的迅速衰落, 如何确保现行的公共支出结构演进到高质量的公共财政模式, 在政策上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涌  
长期以来,各国科学家们一直在注意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与各学科发展的关系,并推测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美国科技情报部门的研究表明:某年某学科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方向与当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总之,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国内学术界(特别是林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裴成发  
文章主要根据1949~1993所发表的有关专科目录学研究的268篇论文,对40多年来专科目录学的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态势等予以全面评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陆军  
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图书馆界的协作活动主要经历"统筹规划期"、"调整恢复期"、"深化发展期"和"自主创新期"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活动内容不同,但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美群  
建国以来,我国文化经济政策经历了统包统管、改革与调整、规范与引导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分析三个阶段的文化政策绩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文化经济,政府不管不行,管得过多过死不行,职责不清也不行,政府必须实现三大职能转变,即由"办文化"为主,到"管文化"为主的转变;由"微观管理"为主,到"宏观管理"为主的转变;由"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的转变,如此,才能促进我国文化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岳清唐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思想与实践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建国前后到大跃进开始,坚持城市发展工业、城市领导乡村、城乡互助的方针;大跃进开始至文革结束,以人民公社为城市化的载体,追求公社工业化,消灭城乡差别;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城市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城市规模的讨论中,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思想占主导地位;本世纪初至今,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加快城市化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大部分学者的共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郭敏玲  许敏琳  方远平  
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了1962、1974、1982、1991、2000和2008年广州市区公交线网信息,通过建立5×5m的空间网格,采用覆盖率、核函数密度、人口重心及全局空间自相关等指标,对各时期居民基于常规公交出行的可达空间及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对出行便捷程度的变化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城市常规公交的居民可达空间经历了旧城集中、外围延伸、网络完善、放射外拓四个演变阶段;常规公交线路逐年增加,公交出行需求不断增大;公交服务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但覆盖率有所下降;常规公交出行的空间差异性下降、公平性增强,当前基于通勤出行的便捷度比较低。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接驳组合、优化布局成为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迪  
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建国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蜜月期、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困难时期、中美建交前的破冰期、改革开放后到1989年全面开放的探索期、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对外开放深化期等几个阶段。面对国际环境的改变,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努力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金木  
根据教育机会获得模型,家庭背景中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与个人能力等交互影响着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建国初期政治标准与能力标准并存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单一政治标准,经济与文化影响完全被阻断;改革开放以来,能力标准被重新确立,家庭政治背景开始弱化,经济因素的作用逐渐凸显,文化的影响始终持久有力。面对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现实,如何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构建自由而又公正的教育体系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廷煊  
建国以来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陈廷煊"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食物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生活资料。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粮食消费的全民性、经常性之间,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需要通过收购、运输、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相连,构成粮食的流通。粮食流通体制对粮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建伟  张丰兰  
牧区是依赖和利用天然草原,主要采取放牧方式,以养殖牲畜获取产品为主的地区。文章总结了中国牧区的主要特征为:边疆民族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产业结构的单一性,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区域发展的非平衡性。依据发展观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发挥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牧区的发展观呈现由畜牧业发展观、头数畜牧业发展观、经济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的演进过程。通过梳理、探讨中国牧区发展观的变迁,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刻检讨与反思。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牧区经济社会的繁荣、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家麟  
对我国改革前后的经济增速变化进行了分段分析 ,着重指出 1984— 1988年与 1991— 1995年两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都由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突飞猛进 ,而 1997年开始的经济增速下滑也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投资收益预期下降所导致的增速严重下滑。因此 ,建议领导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振兴乡镇企业 ,扩大其发展 ,以解决我国农村 1.7亿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