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0)
- 2023(14760)
- 2022(12907)
- 2021(12171)
- 2020(10126)
- 2019(23581)
- 2018(23100)
- 2017(45077)
- 2016(23915)
- 2015(26965)
- 2014(26661)
- 2013(26034)
- 2012(23568)
- 2011(20827)
- 2010(20448)
- 2009(18365)
- 2008(17357)
- 2007(14639)
- 2006(12591)
- 2005(10516)
- 学科
- 济(92473)
- 经济(92370)
- 管理(65967)
- 业(62630)
- 企(51902)
- 企业(51902)
- 方法(46853)
- 数学(41436)
- 数学方法(40897)
- 农(24579)
- 财(24223)
- 中国(23253)
- 贸(20590)
- 贸易(20581)
- 业经(20156)
- 易(20063)
- 地方(19289)
- 制(19108)
- 学(18668)
- 银(18426)
- 银行(18393)
- 行(17323)
- 农业(16629)
- 理论(15092)
- 务(14743)
- 财务(14674)
- 财务管理(14640)
- 技术(14581)
- 环境(14554)
- 融(14381)
- 机构
- 大学(326090)
- 学院(324168)
- 管理(133630)
- 济(129053)
- 经济(126320)
- 理学(117250)
- 理学院(115987)
- 管理学(113890)
- 管理学院(113308)
- 研究(102116)
- 中国(78835)
- 京(67527)
- 科学(63368)
- 财(58045)
- 农(49288)
- 中心(48315)
- 所(48262)
- 业大(47999)
- 财经(47853)
- 江(45262)
- 研究所(44509)
- 经(43777)
- 范(42899)
- 师范(42534)
- 北京(41629)
- 州(39711)
- 经济学(39601)
- 农业(38667)
- 院(37923)
- 财经大学(36140)
- 基金
- 项目(235144)
- 科学(186492)
- 基金(172842)
- 研究(171662)
- 家(149737)
- 国家(148550)
- 科学基金(129648)
- 社会(109442)
- 社会科(103883)
- 社会科学(103855)
- 基金项目(92894)
- 省(90969)
- 自然(85156)
- 自然科(83245)
- 自然科学(83227)
- 自然科学基金(81703)
- 教育(79199)
- 划(76467)
- 资助(70567)
- 编号(69725)
- 成果(54413)
- 部(52143)
- 重点(51917)
- 发(49155)
- 创(48935)
- 课题(46673)
- 创新(45627)
- 教育部(45366)
- 科研(45271)
- 国家社会(45249)
- 期刊
- 济(130094)
- 经济(130094)
- 研究(93518)
- 中国(54202)
- 学报(49011)
- 管理(46025)
- 科学(45673)
- 农(43418)
- 财(42824)
- 大学(37887)
- 学学(35647)
- 教育(33570)
- 融(33234)
- 金融(33234)
- 农业(29475)
- 技术(28218)
- 财经(22254)
- 业经(22141)
- 经济研究(21203)
- 经(18845)
- 问题(17607)
- 图书(16943)
- 理论(16309)
- 科技(15493)
- 实践(15127)
- 践(15127)
- 技术经济(14947)
- 业(14712)
- 资源(14605)
- 版(14365)
共检索到45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郭敏玲 许敏琳 方远平
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了1962、1974、1982、1991、2000和2008年广州市区公交线网信息,通过建立5×5m的空间网格,采用覆盖率、核函数密度、人口重心及全局空间自相关等指标,对各时期居民基于常规公交出行的可达空间及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对出行便捷程度的变化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城市常规公交的居民可达空间经历了旧城集中、外围延伸、网络完善、放射外拓四个演变阶段;常规公交线路逐年增加,公交出行需求不断增大;公交服务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但覆盖率有所下降;常规公交出行的空间差异性下降、公平性增强,当前基于通勤出行的便捷度比较低。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接驳组合、优化布局成为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洪旭 黄莹 廖翠萍 赵黛青
作为现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延伸和有效补充,碳普惠制着眼于社会公众低碳行为减碳量的核算和交易。将公交车出行作为低碳行为纳入碳普惠制,是促进全民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探索。文章借鉴CCER方法学并综合考虑交通数据的可获得性,提出了替代法和均值法两种居民公交车出行减碳量的核算方法,并以广州市为例,计算了2015年广州居民公交车出行的减碳量。结果显示,替代法核算广州居民公交车出行的减碳量为0.287 8 kg CO_2/人次,均值法减碳量为0.351 4 kg CO_2/人次,如果按2015年广州市公交车系统的客运量计算,替代法和均值法核算全市公交车系统的年减碳量分别约为750 000 t CO_2和920 000 t CO_2。其中,替代法所需的替代出行模式受被调查对象的主观影响较大,而均值法以城市现有的机动化出行为基准线排放,受主观因素干扰较小,更适合核算居民公交车出行的碳减排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雍君
建国50 年, 特别是经济改革以来, 中国公共支出结构的演变进程总体而言合乎公共支出结构发展模型, 但福利财政的早熟和维持性支出的持续膨胀脱离了正常的演进轨迹。因此, 随着传统的生产性财政模式的迅速衰落, 如何确保现行的公共支出结构演进到高质量的公共财政模式, 在政策上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蓝瞻瞻 王立群
通过分析我国建国60年来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和林业法规的变化情况,总结变化的规律,认为政策法规的制定理念经历了从国家本位到权利本位的变化,即从建国到"文革"时期,政策法规的制定理念是国家本位,林业法规处于次要地位,公民的森林权利遭漠视;改革开放之后,林业法规才慢慢发挥主导地位,公民的林业权利也逐渐受到重视,体现了权利本位的立法理念。指出国家本位的政策法规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以及权利本位的政策法规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增加。认为完善林业政策法规应该:制定政策和法规必须正确处理近期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王芳 曾思敏
将建国以来的60年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在全国层面上选取一定数量的城市样本,通过测度城市中心性和城市职能及其强度的方法,并参考总部经济的研究成果,在对比分析中论述不同阶段与时期广州在全国的地位、作用以及它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广州在全国的地位由区域性中心城市上升为准国家级中心城市;广州的城市职能演变经历了由商业服务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与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与装备制造业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高度综合职能的外向型城市;发展与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与水准,加强科研服务能力,提升总部经济实力,培育城市创新能力是广州今后城市发展的课题。
关键词:
中心性 城市职能 地位 演变 广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宇环 靳诚 安鸿波 刘月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选取22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基于ArcGIS平台可达性计算的网络分析与栅格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步行+共享单车+地铁新型低碳出行方式之下,现阶段和地铁第二期建设完成阶段居民到达旅游景点的最短时间与平均时间以及变化情况,发现二期地铁的建设使旅游景点的平均时间可达性减少了3. 96 min;现状地铁下有8个旅游景点可达性较好,14个一般,二期地铁建设完成后,将有16个景点可达性较好,6个一般;老城区内居民前往景区的平均时间可达性内部差异小,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浦口区内部差异大;有62. 87%的区域在二期地铁的建设下可达性变化在5 min之内,可达性变化大的区域基本与二期新增地铁线路经过的区域一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雪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贯串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特别强调这是实现五中全会提出的跨世纪的宏伟纲领的关键。这为我们今后开展当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确定了明确的主题,展现了更为宽阔、更多层次的研究领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亚平 雷勇
1949~2009年,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比重呈倒U型波动。随着所有制结构的演变,中国经济效率变动呈"微笑曲线"形状。明确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合理比重需要科学的实证分析。总结建国以来所有制比重的演变历程,分析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发现存在一个合理的公有制经济比重区间,在这一区间公有制经济效率最高。
关键词:
建国以来 公有制 所有制结构 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毛颖,谢理,林小华
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依据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广州市 1998年万户居民出行调查和 1984年居民出行调查的有关数据 ,总结归纳出广州市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并针对其特点 ,提出广州市未来交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居民出行 居民出行调查 交通需求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俊松
地区居民的消费是其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此亦表明消费与其国民产出是密切相关的;掌握本地区的消费情况,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探讨贵州农村居民建国以来的消费变动情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銮娟 肖童 刘晔 覃茹婧 柴力行 姚江春
教育资源可达性的精准评估是衡量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前人在教育资源可达性研究中对设施综合服务能力研究不足和交通模式单一等问题,论文以东莞为例,结合多源数据、综合服务能力和多出行模式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东莞市小学空间可达性,并评价其公平性。研究发现:(1)东莞市小学可达性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特征,高可达性的格网主要在中心城区4个街道及虎门镇、厚街镇等;低可达性的格网主要在水乡地区、大岭山和银瓶山等地形复杂地区。(2)从公平性视角看,东莞市域和91.18%的镇街小学空间分配处于绝对公平水平,茶山镇、东坑镇公平性最高,麻涌镇、松山湖高新区、虎门镇公平性最低。(3)学龄人口规模、人均GDP和教育经费支出是东莞市小学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实现东莞市教育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构建更公平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南
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自建国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综述,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了理论演进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重视物质生产,强调注重产业协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虽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长期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但2008年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理论的神话。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南
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自建国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综述,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了理论演进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重视物质生产,强调注重产业协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虽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长期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但2008年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理论的神话。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迪
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建国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蜜月期、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困难时期、中美建交前的破冰期、改革开放后到1989年全面开放的探索期、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对外开放深化期等几个阶段。面对国际环境的改变,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努力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建国以来 对外开放 发展步伐 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本研究从行为地理学的视角,以空间稳定性假设为出发点,提出辨识生活空间单元的新方法。借鉴行为地理学关于微观个体的数据采集方法,在北京市清河永泰居住区随机选择了100位居民为对象,对其日常活动空间的驻点信息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居住地和驻点联系的K-Means空间聚类分析,对生活空间单元的范围进行了划分。分析表明:①属于相同生活空间单元的居民日常出行范围和频率比较接近;②小区建成年代、规划设计、房价等空间环境因素,对生活空间单元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③共用的商业设施和交通服务设施是影响生活空间划分的主要因素。利用这一方法得出的生活空间范围可应用到地区环境性能评价、城市空间管制等多个研究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