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9)
2023(11514)
2022(9488)
2021(8741)
2020(6883)
2019(15542)
2018(15000)
2017(28209)
2016(15106)
2015(16731)
2014(16749)
2013(16847)
2012(16285)
2011(15199)
2010(15841)
2009(15028)
2008(14187)
2007(12971)
2006(11961)
2005(11283)
作者
(45087)
(38142)
(37644)
(35461)
(23909)
(18228)
(16845)
(14690)
(14654)
(13735)
(13104)
(12771)
(12154)
(12142)
(11938)
(11593)
(11041)
(10931)
(10874)
(10834)
(9754)
(9448)
(9267)
(9115)
(8737)
(8627)
(8474)
(8413)
(7844)
(7682)
学科
(71223)
经济(71151)
(50016)
(49904)
管理(34031)
农业(33566)
中国(28920)
(26888)
企业(26888)
(26725)
金融(26724)
(24691)
银行(24672)
地方(24198)
(24085)
业经(21804)
方法(18226)
(17059)
数学(15186)
(15121)
数学方法(15018)
(14939)
(13664)
农业经济(12770)
发展(12195)
(12165)
(12092)
贸易(12076)
(11658)
(11408)
机构
学院(223840)
大学(218523)
(96440)
经济(94392)
研究(85108)
管理(80656)
中国(71642)
理学(68149)
理学院(67294)
管理学(66216)
管理学院(65810)
(58241)
科学(50361)
(47293)
农业(44079)
(44076)
(43221)
中心(40477)
研究所(39634)
业大(37957)
(36335)
财经(32993)
(32396)
师范(32108)
北京(30124)
(29923)
(29496)
(29232)
经济学(28652)
(27649)
基金
项目(141483)
科学(111250)
研究(108409)
基金(100484)
(87153)
国家(86241)
科学基金(72783)
社会(69613)
社会科(65568)
社会科学(65551)
(57428)
基金项目(53161)
(47035)
教育(46993)
编号(45996)
自然(43443)
自然科(42357)
自然科学(42347)
自然科学基金(41586)
资助(39385)
成果(37969)
(37871)
(32697)
重点(32104)
课题(31946)
发展(31006)
(30975)
(30484)
(29752)
国家社会(28674)
期刊
(123481)
经济(123481)
研究(70670)
(64091)
中国(55201)
农业(43012)
(39960)
金融(39960)
学报(35278)
科学(34311)
(29765)
大学(27831)
管理(27050)
学学(26408)
业经(25971)
教育(25548)
(19576)
技术(18244)
问题(16740)
经济研究(16638)
农村(15650)
(15650)
财经(15499)
农业经济(15297)
世界(13630)
(13526)
(13314)
经济问题(12196)
资源(11226)
技术经济(10868)
共检索到367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磊  郭兴平  张亮  
中国农村金融建设已经历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变迁,其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回顾这六十余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六十年的农村金融建设服务的是经济建设全局,六十年的农村金融建设遵循的是顶层设计路径,六十年的农村金融建设采取的是机构改革方式,同质化的改革模式不能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基础,农村金融制度已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苗润雨  
回顾建国以来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未能摆脱单纯性存款吸收机构的角色定位,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力度很大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金匮乏的难题。文章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探讨了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宾  张象枢  周向阳  
为了能够充分汲取我国农村在探索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促使我国农村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实现科学发展,采用历史分析法,识别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科学发展五次重要历史机遇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要点。这五次历史机遇分别是建国初期农村的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发展的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税费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十八大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但是,改革开放前的"左"倾思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深远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村科学发展的进程。一方面,超越了基本国情的社会经济政策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抑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流和良性互动被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协和  
如何改变深化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者、政策决策者和政策实践者所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农村金融研究的三个阶段——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评析;总结国内外近期农村金融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基于相关理论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旨在促进学界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学文  彭凛凛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30年进程。在历史和逻辑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划分为恢复、拓展、调整和改革深化四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农村金融的改革重点和主要内容等核心内容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取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才云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文章分别从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双重层面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几点启示和研究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波  尹义坤  胡胜德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深入考察国外农村金融政策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内容、政策建议、政府作用与职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做出总结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江  
200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召开了“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讨会。与会学者30余人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如何认识东西部差距和西部开发 苏少之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里,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财物对内地进行重点建设,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仍在扩大。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最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王礼力  魏姗  
以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方法衡量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区位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和市场因素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影响差异形成的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显著,且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较大;地区教育水平、地区商品交易效率、地区信息化水平、地区政策支持和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对金融相关比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资金外流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发展有微弱的反向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农村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城乡产业布局和工农部门对比,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1986年,农村非农产业产值为3535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47%;1987年,农村非农产业产值约4500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50%以上,即非农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这样,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由城市工业和乡村农业的简单二元结构,发展为城市工业、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所组成的三元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小军  
考察了建国以来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进程,并从中得出:城乡统筹发展要确立农业、农村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处理城乡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忠怀  吴晓聪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剑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变迁,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轮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当下,我国农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春燕  尹爱田  
文章通过对建国以来3次促进农村医疗服务分流的措施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农村医疗服务分流难以实现的原因在于措施治标不治本,以及措施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在建设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下实现农村医疗服务分流的根本措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