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5)
- 2023(17265)
- 2022(14806)
- 2021(14092)
- 2020(11558)
- 2019(26911)
- 2018(26523)
- 2017(49144)
- 2016(27384)
- 2015(31124)
- 2014(31303)
- 2013(30301)
- 2012(28670)
- 2011(26126)
- 2010(26473)
- 2009(24187)
- 2008(23919)
- 2007(21314)
- 2006(18675)
- 2005(17064)
- 学科
- 济(110954)
- 经济(110842)
- 管理(71856)
- 业(70090)
- 企(55055)
- 企业(55055)
- 方法(46163)
- 数学(40750)
- 数学方法(40179)
- 中国(36383)
- 农(32640)
- 财(28700)
- 地方(27340)
- 学(24463)
- 业经(23891)
- 教育(22308)
- 农业(21794)
- 贸(21462)
- 贸易(21445)
- 易(20781)
- 制(20568)
- 理论(18858)
- 银(18415)
- 银行(18380)
- 融(17914)
- 金融(17909)
- 行(17705)
- 和(16902)
- 技术(16900)
- 务(16897)
- 机构
- 大学(381746)
- 学院(380317)
- 济(154198)
- 经济(150767)
- 管理(141031)
- 研究(136672)
- 理学(120113)
- 理学院(118643)
- 管理学(116418)
- 管理学院(115668)
- 中国(101375)
- 京(82339)
- 科学(82194)
- 财(72918)
- 所(69195)
- 农(63230)
- 中心(63029)
- 研究所(62555)
- 江(60067)
- 范(58811)
- 师范(58319)
- 财经(56251)
- 业大(53885)
- 北京(52806)
- 经(51079)
- 农业(49274)
- 院(49248)
- 州(47547)
- 师范大学(47079)
- 经济学(46532)
- 基金
- 项目(247204)
- 科学(195610)
- 研究(185948)
- 基金(176440)
- 家(153184)
- 国家(151788)
- 科学基金(129614)
- 社会(115516)
- 社会科(109274)
- 社会科学(109248)
- 省(97774)
- 基金项目(92172)
- 教育(90618)
- 划(84051)
- 自然(82586)
- 自然科(80612)
- 自然科学(80589)
- 自然科学基金(79141)
- 编号(77954)
- 资助(72565)
- 成果(65931)
- 发(57737)
- 重点(57153)
- 课题(56196)
- 部(55907)
- 创(51301)
- 教育部(48114)
- 创新(47782)
- 科研(47338)
- 性(47267)
- 期刊
- 济(174063)
- 经济(174063)
- 研究(122654)
- 中国(85755)
- 教育(66190)
- 农(57580)
- 学报(56665)
- 财(56534)
- 科学(52641)
- 管理(51529)
- 大学(44030)
- 学学(39751)
- 农业(39373)
- 融(38005)
- 金融(38005)
- 技术(36749)
- 业经(28891)
- 经济研究(27950)
- 财经(27465)
- 经(23660)
- 问题(22523)
- 业(21472)
- 图书(20890)
- 贸(19576)
- 技术经济(18152)
- 统计(17557)
- 坛(17505)
- 论坛(17505)
- 理论(17348)
- 职业(17338)
共检索到595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旭彦 王延隆
研究建党百年来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可以通过党的重要决议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作出的决策、报告、决议、规划、纲要等文献进行分析。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发展的体现。总结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可分为团结教育少数民族干部(1921—1948年)、民族教育制度化开始形成(1949—1978年)、建立健全民族教育政策制度体系(1979—2011年)、系统全面推动民族教育繁荣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民族教育政策随着这四个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的不同,展现出服务于民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服务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特征。回顾百年来民族教育发展历程,我国民族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从中可以获得的经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阿依提拉·阿布都热依木
民族教育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直接影响着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民族政策始终围绕着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而得以发展。在其推动下,俄罗斯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没有自主权的统一管理模式到扩大地方教育自主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教育优势、回归民族语言教学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俄罗斯 民族政策 民族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柴然
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为理论工具,以解决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为民族工作重点,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迈向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及时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调整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上来,提出民族工作关键看发展的重要决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将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领导各族人民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立足未来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并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和各民族发展的时代任务,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大势,凝聚起各族人民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闯 李枫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公营企业就应运而生,并且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职能合理实现,在根据地、解放区和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本文运用共同演化原理对百年来环境、政策与国有企业的共同演化过程展开研究,结合行为、信念、价值和认知结构的作用原理和反馈机制深入挖掘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展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有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马贤磊 郭贯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实践,呈现出探索、确立、改革、发展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政策体系。基于土地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一认知,本文运用“政策变迁—行为机制—路径回应”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国家治理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实践的伟大贡献及其制度逻辑,充分揭示了土地政策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土地政策百年实践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重要经验。基于此,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马贤磊 郭贯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实践,呈现出探索、确立、改革、发展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政策体系。基于土地政策是国家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一认知,本文运用"政策变迁—行为机制—路径回应"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国家治理3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党的百年土地政策实践的伟大贡献及其制度逻辑,充分揭示了土地政策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土地政策百年实践也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累了重要经验。基于此,未来的土地政策需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在土地产权结构、城乡土地关系、空间治理体系和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有效变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今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对新中国的民族教育进行回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政策回顾上,主要以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切入点,回顾了其实施与取得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国家的主导作用、优惠政策的"雪中送炭"、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和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未来民族教育在研究对象、政策倾斜、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新的转向和突破。
关键词:
民族教育 优惠政策 经验 展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雪阳 高林娜 蒋仁开
研究目的:从法治角度梳理、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律文本分析、法律规范解释。研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的"引导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探索的"改革型土地法模式",为社会主义焕发青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构建的"创新型土地法模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结论:百年土地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坚持人民至上是基本立场,坚持理论创新是动力源泉。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土地法治 革命 改革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义兵 朱胜晖 刘达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为视角,重点探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实践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政策,不断引领农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党领导下农民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政治解放与争取获得民主权利阶段(1921—1949年)、社会解放与投身新中国全面建设阶段(1949—1978年)、劳动解放与农村生产力活力释放阶段(1978—2012年)和个性解放与美好生活建设阶段(2012年至今)。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政策始终坚持党对农民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民教育根本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农民教育根本原则、"服务农民全面发展"的农民教育根本目的和"农民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农民教育基本规律,其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引领中国农民实现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当前,农民教育应更加关注农民的文化精神成长与内生发展动力激发,通过高质量的农民教育推动形成农民内生性发展文化,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姜纪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两种基本样态,经过了初创、规整、重构、形成四个发展阶段。考察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百年历程,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目标、内容与方式,可以发现"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审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创新发展和实践变革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并成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舒松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及时调整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思想,制定出一系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并实施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具体措施,从而不断推动和促进着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教育 政策回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昌文 蒋希蘅 江宇 余璐
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各种“密码”当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章在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发展、怎样领导发展、为了谁而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锻造善于领导发展的政党等重大理论问题。党通过加强政治、战略、政策、制度、组织等方面的领导,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最根本、最现实的需要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协调各种不同利益关系,通过社会动员增强发展动能,依靠群众路线作出和优化发展决策。党坚持遵循客观规律设计发展蓝图,在制定和实施目标与规划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民意、优化决策。党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协调平衡、独立自主等工作方法。党善于用制度推动发展,建立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干部制度等多方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制度。党具有历史主动性、灵活务实性、理论自觉性、自我革命性,锻造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成为善于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鼓励与限制、改造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和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这一政策的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过程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理论为逻辑方向;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为逻辑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逻辑终点。新时代对民营经济政策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中国特色",统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于"外部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 民营经济 逻辑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王学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并将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推进,教育扶贫政策也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体系,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转型,呈现出五大发展特征:在价值取向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在目标定位上,扶贫在抬高民生底线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战略理念上,创新扶贫理论,扶贫方式更加精准;在工作机制上,调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扶贫;在全球视野上,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 扶贫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