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9)
2023(13954)
2022(11809)
2021(11276)
2020(9221)
2019(21068)
2018(20666)
2017(38621)
2016(21231)
2015(24114)
2014(24204)
2013(24207)
2012(22871)
2011(20929)
2010(21065)
2009(20171)
2008(20443)
2007(18368)
2006(16725)
2005(15618)
作者
(60926)
(51973)
(51174)
(48894)
(32676)
(24750)
(22994)
(20147)
(19785)
(18461)
(17761)
(17510)
(16649)
(16428)
(16337)
(15674)
(15058)
(14926)
(14879)
(14749)
(13229)
(12704)
(12419)
(11916)
(11644)
(11583)
(11427)
(11408)
(10499)
(10308)
学科
(91982)
经济(91849)
(65070)
管理(60066)
(51308)
(43160)
企业(43160)
农业(33936)
方法(32458)
中国(29153)
数学(27903)
数学方法(27451)
业经(25184)
(25056)
(24687)
(19037)
(18350)
贸易(18333)
(17984)
(17624)
(16782)
银行(16763)
地方(16240)
(16134)
(15676)
金融(15674)
(15441)
(13963)
体制(13533)
环境(13385)
机构
大学(309871)
学院(307305)
(135231)
经济(132531)
研究(114794)
管理(114106)
理学(96624)
理学院(95484)
管理学(93899)
中国(93809)
管理学院(93340)
(67869)
(66091)
科学(65811)
(64501)
(58885)
中心(53288)
研究所(52336)
农业(50369)
财经(48977)
(47955)
业大(47294)
(44586)
北京(43692)
(41449)
经济学(41288)
师范(41132)
(40438)
(37085)
经济学院(36847)
基金
项目(194667)
科学(154012)
研究(145774)
基金(143671)
(125435)
国家(124305)
科学基金(105285)
社会(95137)
社会科(89741)
社会科学(89715)
基金项目(74715)
(72315)
教育(65665)
自然(65183)
自然科(63618)
自然科学(63603)
自然科学基金(62490)
(61807)
编号(58849)
资助(58579)
成果(49777)
(45833)
重点(44128)
(42322)
(41396)
课题(40533)
国家社会(40462)
(39433)
教育部(39139)
(38244)
期刊
(164548)
经济(164548)
研究(100002)
中国(75579)
(69189)
(50549)
学报(48775)
科学(47007)
农业(46924)
管理(42221)
大学(38861)
(36537)
金融(36537)
学学(36255)
教育(34298)
业经(28336)
财经(25237)
技术(25086)
经济研究(23480)
(23116)
问题(22377)
(21873)
世界(19339)
(19036)
国际(17442)
(17425)
农村(16168)
(16168)
农业经济(15600)
资源(15352)
共检索到504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颂  吕新业  胡向东  袁龙江  
党的土地政策是我们党建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历史贡献。述往思来,向史而新。2021年6月18—20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百年奋斗目标与农村土地问题高层研讨会"在陕西延安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建党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与历史经验"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和成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  冯淑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以建党百年为时间轴,遵循"阶段目标—土地政策(制度)—改革成效及问题"的逻辑思路,围绕土地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政策两方面,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归纳总结有益于新时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研究表明,依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党中央制定了不同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解决了各时期的土地问题,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进而推动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经验启示,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依据新形势、新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土地政策;四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推进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逐步增强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作用;五是始终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维护农民公平享有农村土地承载的福利保障的同时,通过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卫民  曹姣  
土地制度始终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按照建党、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四个节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萌芽、探索、改革与深化改革四个阶段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包括始终贯彻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渐进式推进、实现土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重视土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而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协调整体推进、改革重心从以所有权为中心转向利用权为中心、土地功能从注重生存保障转向发挥财产功能、土地制度改革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探索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稳定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申始占  
纵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百年历程,其呈现出摸索、确立、改革和完善的总体特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摸索,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的制度确立,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制度改革,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制度完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百年变迁衍生出中国独具特色的产权结构。结合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通过构建“所有权—权能调整”分析框架,本文试图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结出一种评判标准。根据此标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百年变迁可以分裂为两种机制:一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激励相容较强机制,二类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间接结合的激励相容较弱机制。于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言,识别并选择激励相容较强的产权机制是具备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阮建青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了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期,对土地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土地制度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农民权益并且促进经济与社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易信  郭春丽  杜秦川  
未来30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征,全球人口红利呈现新的趋势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或下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资本形成速度将趋于下降,但人力资本、创新资源优势逐渐形成,改革红利将全面释放。实证分析表明:到2049年我国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我国有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并积累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巨大内在优势。应在积极营造于我有利的发展环境前提下,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莉  郭毅  张璐  于明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元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经济学研究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倡导与鼓励中国经济学者就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进行深度的思想与理论探讨,《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武丽  
虽然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关于制度及其变迁动力的研究,经济社会学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借助于"嵌入性"这一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本文把财政视为制度网络中的一个部分,在财政与经济社会制度的互动中来理解财政演变的轨迹,从财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出发,本文提出财政制度变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假设,以期对中国农村财政的百年变迁提供一种理论解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志群  
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带来了农村产权制度的变化,但制度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导致目前土地矛盾加剧。土地产权配置不当,带来劳动与土地资源的不匹配,需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解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研究是围绕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形式和制度创新方向的探讨、对农地市场化对公平和效率影响的争论、对现有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考察等几个方面展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雷乐街  张斌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及2035年愿景目标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凤阳县小岗村5周年。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玲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均分土地、逐渐集体化、家庭承包制、三权分置等农村土地政策,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日臻完善。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要坚持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坚持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相结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李怡乐  黄城  
由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经济学家》、《财经科学》和《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2~23日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圣民  
本文尝试将游说和权力分配引入到中国农村1978年前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模型化分析中,利用新旧制度下生产收益差额的函数表达式,刻画制度变迁成败及地区差异性的临界条件,揭示制度变迁中游说、权力分配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存在游说和制度转换成本时,制度创新发生和持续下去的条件受农村干部的合法收益、制度转换成本和农民的收益折现率等变量的影响。在既定权力分配格局下,贫困农民和农村干部组成的制度创新团体,可以通过赎买实现其地方性政策在全国层面的制度化认可,此制度变迁路径是农民、农村干部和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从而说明由不同内容的地方性政策合并形成的中央制度是有效率的。游说、权力分配可以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亚东  
本文基于"大历史观",在梳理农地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这有助于党和国家判断并顺应历史潮流,制定科学有效的农地政策。研究发现,第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历了5次农地制度变迁,分别是由"国家公有、农民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地主所有、租赁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向"集体所有、农民经营"转变;本文构建"国内国际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变迁"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中国农地制度百年变迁史。第二,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表明,每次农地制度变迁都伴随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以及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第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表明,农地制度调整是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时,结合国内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经验总结对农地制度进行的修正。第四,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表明,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和调整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中国农村实践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祖文  王志远  
近年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讨论很多,但一直缺少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问题的归纳。本文梳理其中一些相对重要的文献,归纳为土地财产职能、土地私有化、集体所有制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国家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关系、征地补偿与土地有效利用等五个问题进行讨论与评论。这种梳理和归纳的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