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7)
- 2023(10598)
- 2022(8476)
- 2021(7749)
- 2020(6503)
- 2019(14633)
- 2018(14318)
- 2017(28348)
- 2016(14843)
- 2015(16349)
- 2014(16093)
- 2013(16150)
- 2012(14546)
- 2011(12778)
- 2010(13064)
- 2009(12414)
- 2008(12441)
- 2007(11266)
- 2006(10034)
- 2005(9014)
- 学科
- 业(86693)
- 企(71020)
- 企业(71020)
- 济(68216)
- 经济(68128)
- 管理(58090)
- 农(45328)
- 农业(30103)
- 业经(29618)
- 方法(27693)
- 财(25104)
- 数学(19918)
- 数学方法(19787)
- 务(18419)
- 财务(18413)
- 财务管理(18396)
- 企业财务(17383)
- 贸(16787)
- 贸易(16782)
- 技术(16646)
- 易(16490)
- 制(15596)
- 中国(15572)
- 策(15127)
- 划(13206)
- 体(12702)
- 出(12407)
- 企业经济(12024)
- 和(11841)
- 经营(11443)
- 机构
- 学院(218384)
- 大学(206830)
- 济(98980)
- 经济(97424)
- 管理(94292)
- 理学(81503)
- 理学院(80878)
- 管理学(80078)
- 管理学院(79688)
- 研究(62870)
- 中国(53907)
- 农(48663)
- 财(44814)
- 京(41108)
- 农业(36786)
- 财经(35589)
- 科学(34857)
- 业大(34704)
- 江(34243)
- 经(32333)
- 中心(30738)
- 所(29996)
- 经济学(29146)
- 经济管理(28436)
- 研究所(26624)
- 经济学院(26601)
- 商学(26442)
- 州(26347)
- 商学院(26220)
- 财经大学(25695)
- 基金
- 项目(142020)
- 科学(115442)
- 研究(108757)
- 基金(106201)
- 家(89894)
- 国家(88899)
- 科学基金(79604)
- 社会(73600)
- 社会科(69583)
- 社会科学(69566)
- 省(57139)
- 基金项目(56937)
- 自然(49332)
- 自然科(48252)
- 自然科学(48243)
- 自然科学基金(47465)
- 教育(47117)
- 划(44800)
- 编号(44594)
- 资助(41159)
- 业(35936)
- 创(33249)
- 成果(33236)
- 部(32279)
- 发(31545)
- 制(30917)
- 国家社会(30697)
- 重点(30385)
- 创新(30083)
- 人文(29042)
- 期刊
- 济(118490)
- 经济(118490)
- 研究(59780)
- 农(52681)
- 中国(41178)
- 财(37460)
- 管理(36406)
- 农业(35504)
- 科学(28781)
- 业经(27817)
- 学报(26436)
- 融(22181)
- 金融(22181)
- 大学(22150)
- 学学(21560)
- 技术(20192)
- 业(18847)
- 财经(17530)
- 经济研究(16668)
- 问题(16573)
- 经(15228)
- 农村(14043)
- 村(14043)
- 技术经济(13901)
- 农业经济(13783)
- 世界(13160)
- 教育(13151)
- 贸(12314)
- 商业(11723)
- 现代(11702)
共检索到325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袁德胜 徐小聪 徐阳
本国和出口目的国的联系越强时,企业因了解国外消费者对自身产品的需求以及建立销售网络而造成的固定成本越低。固定成本越低,企业进入该市场的概率和出口值就会越高。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农产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从出口目的地视角考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建交时间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出口目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对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腊梅 李艳军
本文基于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的视角,采用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微观层面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口农产品到高收入国家份额的增多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同时规模越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也越高。当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异质性,国有和东部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会显著提升生产率,而其他类型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却没有显示出相同的特征。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地 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腊梅 李艳军
本文基于农产品出口目的地的视角,采用2000—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微观层面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口农产品到高收入国家份额的增多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同时规模越大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也越高。当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于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着异质性,国有和东部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出口到高收入国家会显著提升生产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出口目的地 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逢珉 翟慧娟 毛一卿
借鉴Hummels和Klenow(2005)的实证研究方法,利用2002~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的HS-6位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的二元边际。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扩展边际。在此结论基础上,利用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的主要的十个成员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作用:欧盟市场的农业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比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对欧出口的二元边际的提升,但进口国农业经济规模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具有反向作用;欧盟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占比提高利于集约边际的提升,而欧盟进口农业原材料的比重提高却不利于扩展边际的提高。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欧盟市场 二元边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周华凯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的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的增加,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基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HS-6位数据和二元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贸易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结果显示中国对马来西亚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集约边际的贡献。另外,实证分析影响二元边际的不同因素,发现影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相反。说明在制定政策中应有不同的针对性。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俊芳 武拉平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产品 二元边际 出口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晶荣 刘莉 王瑞 叶婷婷
本文采用1996—2010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并应用二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越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进行了测算,同时对中越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估测。研究表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对中越农产品出口增长均有拉动作用,相比之下,扩展边际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中越两国农业附加值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有正向作用,所以提升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在于增进双边合作,不断提高两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关键词:
农产品 出口增长 二元边际 中国与越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耿献辉 张晓恒 周应恒
本文利用1995~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HS六位编码数据,测算了二元边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集约边际的贡献率在2005年之后达到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为解释中国农产品逆向贸易条件的发生提供了新视角。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生产效率越高,对中国刚进入出口市场的新产品设置的门槛越高;但中国向固定贸易成本较低或者相对于其他国家贸易成本更高的贸易伙伴出口新产品更有利。另外,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可变贸易成本和进口时间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影响的差异,其中,可变贸易成本对两类产品出口集约边际增长的影响更大,而进口时间对加工农产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林 彭婷婷 吕亚楠 张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出口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雅 肖海峰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8—2017年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使用二元边际分解的方法,从农产品整体层面、分类别层面对中国-新西兰不同阶段双边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二元边际变化及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差异较大,中国-新西兰双边农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多数时期大多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集约边际;对比两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分解及贡献率发现,中国对新西兰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大于新西兰对中国同期出口增长扩展边际,新西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大于中国对新西兰同期出口增长集约边际,中国加入WTO及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的建立使两国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贡献率均有提升,但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依旧为集约边际。由此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扩大中新两国农产品出口。
关键词:
中国 新西兰 农产品贸易 二元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国华 夏帆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从两个互补的方面揭示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行为模式,一方面考察了企业生产率与加权出口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发现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具有类似的出口模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正相关。另一方面在深入分析出口目的地市场规模和国外竞争程度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影响后发现,更大的市场规模、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相对集中于出口在当地市场具有核心优势的产品。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中国出口企业还缺乏全球性核心产品,这是中国在目前仍是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和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小龙 董银果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国”维度区分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要强于扩展边际,对出口扩展边际促进作用强弱依次表现为:老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1>新产品出口至老市场ln em2>新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3;此外,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主要通过“声誉溢价效应”和“竞争集聚效应”两条途径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由此提出培育良好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地区质量声誉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小龙 董银果
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国”维度区分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要强于扩展边际,对出口扩展边际促进作用强弱依次表现为:老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1>新产品出口至老市场ln em2>新产品出口至新市场ln em3;此外,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主要通过“声誉溢价效应”和“竞争集聚效应”两条途径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由此提出培育良好农产品地区质量声誉,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地区质量声誉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陆蒙华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刻画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进一步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对多产品企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增长,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扩展边际为主,而对企业内二元边际都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必须由集约边际尽快转向扩展边际,同时,出口激励措施的制定应更多着眼于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为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陆蒙华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刻画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进一步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对多产品企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增长,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扩展边际为主,而对企业内二元边际都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必须由集约边际尽快转向扩展边际,同时,出口激励措施的制定应更多着眼于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为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提供更便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