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
2023(267)
2022(205)
2021(179)
2020(179)
2019(364)
2018(379)
2017(722)
2016(422)
2015(443)
2014(416)
2013(446)
2012(372)
2011(324)
2010(393)
2009(361)
2008(341)
2007(325)
2006(305)
2005(237)
作者
(1194)
(989)
(976)
(953)
(597)
(521)
(415)
(405)
(373)
(347)
(329)
(329)
(321)
(321)
(320)
(311)
(311)
(295)
(282)
(268)
(263)
(260)
(255)
(245)
(243)
(238)
(238)
(237)
(212)
(203)
学科
(1149)
经济(1145)
(960)
管理(923)
(714)
企业(714)
(491)
方法(483)
(474)
(456)
税收(456)
中国(432)
农业(400)
数学(390)
数学方法(386)
土地(380)
(380)
业经(336)
(332)
贸易(331)
问题(328)
(324)
(323)
(317)
经营(256)
(248)
地方(238)
开发(230)
(228)
(226)
机构
学院(5755)
大学(5555)
(2182)
管理(2182)
经济(2142)
研究(1979)
理学(1889)
理学院(1862)
管理学(1821)
管理学院(1811)
中国(1620)
科学(1380)
(1247)
(1234)
(1062)
(1052)
业大(996)
研究所(980)
(942)
农业(907)
财经(837)
北京(833)
中心(822)
(770)
(747)
(712)
(712)
师范(708)
经济学(675)
科学院(669)
基金
项目(3982)
科学(3106)
基金(2973)
(2702)
国家(2668)
研究(2603)
科学基金(2262)
社会(1764)
社会科(1668)
社会科学(1668)
基金项目(1541)
自然(1529)
自然科(1499)
自然科学(1499)
(1496)
自然科学基金(1479)
资助(1332)
(1252)
教育(1116)
编号(981)
(867)
(843)
重点(826)
计划(760)
国家社会(745)
科研(739)
(698)
人文(696)
大学(696)
教育部(689)
期刊
(2380)
经济(2380)
研究(1314)
中国(1261)
(1192)
科学(1030)
学报(1018)
农业(844)
(817)
大学(746)
管理(724)
学学(722)
(542)
业经(536)
资源(519)
(505)
金融(505)
(441)
(387)
林业(376)
财经(372)
税务(366)
问题(340)
(335)
(330)
(314)
(288)
中国农业(280)
经济研究(274)
业大(268)
共检索到8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天宇  邱牧远  杨澄宇  
本文在一个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分析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首次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进行了刻画,并通过引入搜寻-匹配机制,讨论摩擦性失业的变化。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推迟退休年龄1-2岁不会造成总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从就业来看,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从福利来看,原政策下本已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群会出现福利下降,其余各年龄段的福利会得到改进。另外,青年组会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付出额外的搜寻成本,造成无谓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伟  张元萍  
文章基于2013年CHARLS微观数据,选取已经领取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金、事业编制退休金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退休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退休收入与延迟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退休收入与农业户口、退休工人身份显著负相关,与退休前政府事业单位性质、退休前收入、退休后继续工作显著正相关;女性退休人员、政府机关退休人员倾向退休后停止工作,身体健康、正常退休、收入较高的人员倾向于退休后继续工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兵  高娜娜  
预期寿命的延长使我国居民的养老风险增加,居民个体福利改善受到制约。本文基于脆弱性测度方法构建包含不确定寿命和延迟退休的福利测度框架,研究预期寿命增加造成的个体福利损失,分析延迟退休的福利改善效果,并分性别测算最佳退休延迟年数。结果显示,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福利损失程度较高个体比例逐渐增多。引入延迟退休因素后,个体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且女性和教育水平较高个体的福利改善更为明显。以福利损失小于5%、10%或15%临界值进行估计,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延迟年数存在差异,男性延迟年数普遍长于女性。本研究为合理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冲击,进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予熙   罗仁福   杜语  
在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中,老年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隔,各职业间的流动性不足,退休对于不同职业和职位群体的健康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旨在探究退休对健康的影响是否因职而异,从而为延迟退休时代的到来提供有益的经验证据。利用2011、2013、2014、2015和2018年的CHARLS数据,本文采取两阶段模糊断点设计来检验退休对健康因职而异的差异化影响,并以是否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作为个体退休状态的工具变量。研究表明,退休对健康的影响方向以负面为主,影响的指标以主观健康指标为主。从不同职工群体上来说,退休对于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负面影响最大,尤其是其中的管理层。非正规部门职工也有一定负面表现,不过程度较小。对于企业职工来说,退休并没有造成消极影响。潜在机制可能是退休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不同群体泛社交行为的概率。综上,延迟退休政策应考虑针对不同职业、职位的职工进行因“职”而异的推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李唯君  冯秋石  王正联  曾毅  
退休年龄是否应该延迟以及如何延迟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政策议题。文章考察9种不同退休年龄延迟方案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从2015~2050年的变化,关注人力资本的规模和质量,并特别关注"高人力资本劳动力"(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且身体健康的劳动年龄人口),系统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将如何影响中国人力资本。预测结果显示,相比保持目前退休年龄不变的基准方案,不同退休年龄延迟方案在人力资本方面有着不同效果,所增加的劳动力其范围大约在年均2800万人至9200万人之间。另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扩张,延迟退休年龄所增加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将普遍较高,这一点在女性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  管政豪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口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延迟退休的选择。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对待业者尤其是年轻劳动力会产生挤占效应,对老年劳动者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可能会使退而不休问题更加突出。但从长期来看,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劳动力供给困境,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延迟退休意见并不统一,主要是围绕着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否有利,是否会加剧当前劳动者就业难局面。但当延迟退休已是不可避免的全球趋势时,应该放下争论,通过加强就业引导、转变劳动者培养思路、加快相关劳动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帆  王子洲  李苑  
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于退休行为决策因素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养老金收支平衡定量研究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国民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影响,确定在延迟退休政策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确定延迟退休政策在不同职业中的体现,选取大学教师、外科医师、体力劳动者、公司白领和普通司机五个职业作为Topsis法的评级对象,将各职业者的工作环境、工作经验、体质要求、教育资源投入作为评级依据,并以此结果作为制定延迟退休政策的参考。如果在必须延迟退休1—5年的情况下重体力劳动者延迟1年、客车司机延迟2年、教师和公司职员延迟3—4年,医生延迟4—5年。本文认为,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需整体、缓慢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鹏  
与延迟退休和生育率关系相互割裂的传统认知不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延迟退休通过削弱祖辈对孙辈的照料支持而降低生育率的路径,将生育率视为内生变量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同时考虑死亡、偏好的影响。本文认为,推迟退休年限和生育率的关系并非线性;生育率随推迟退休年限的提高而递减但递减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收敛。在托幼服务尚不完善的当下,延迟退休政策将可能进一步加剧低生育率危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瑞仙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聚焦,延迟退休的议题加剧了"谁为我养老"的集体焦虑。草根阶层与知识精英对此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网络民调一边倒反映出民众对社会公平的强烈诉求;人口大国严峻的养老形势使得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思路在于:整合责任,顺应责任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开源节流,弥补养老金缺口;底线公平,建立基础养老金;统筹兼顾,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分类实施,渐进实现延迟退休;在改革的过程中,对社会公平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箴薇  宋德玲  
为分析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对整体就业率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其中,对年轻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延迟退休会通过影响消费以及就业密度等中介机制促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更多的岗位需求,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因此,为优化就业结构,延迟退休的方案要在正确估计其政策效应的基础上实行,以此降低改革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减少各类劳动力群体的福利损失。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琴  郭艳  
基于总量视角建立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利用中国人口预测数据,分别测算"一次性延迟退休年龄"和"阶梯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多种政策下我国基础养老金未来20年的收支余额。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延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基金支付压力作用明显,但短期内影响范围大、易受到民众反对;"阶梯式延迟退休年龄"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作用不如前者明显,但可以满足基层人员和技术人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比较容易实施。综合考虑,"阶梯式、分性别的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是缓解养老基金支付压力、维持养老基金精算平衡、减轻女性老年财务风险的最佳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