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5)
- 2023(10584)
- 2022(8961)
- 2021(8532)
- 2020(7003)
- 2019(15445)
- 2018(15444)
- 2017(30222)
- 2016(16300)
- 2015(18089)
- 2014(17687)
- 2013(16879)
- 2012(15741)
- 2011(14133)
- 2010(14670)
- 2009(14086)
- 2008(13552)
- 2007(12356)
- 2006(11189)
- 2005(10263)
- 学科
- 济(58311)
- 经济(58222)
- 管理(45687)
- 业(45008)
- 企(34703)
- 企业(34703)
- 中国(22587)
- 方法(21811)
- 农(21070)
- 数学(19012)
- 数学方法(18759)
- 财(18098)
- 制(15250)
- 贸(14444)
- 贸易(14432)
- 易(14137)
- 业经(13971)
- 农业(13616)
- 银(13014)
- 银行(13003)
- 行(12606)
- 策(11804)
- 融(11778)
- 金融(11777)
- 地方(10809)
- 学(10150)
- 务(9708)
- 财务(9684)
- 财务管理(9658)
- 税(9574)
- 机构
- 学院(224941)
- 大学(222075)
- 济(95674)
- 经济(93587)
- 管理(84563)
- 研究(76149)
- 理学(71731)
- 理学院(70927)
- 管理学(69851)
- 管理学院(69406)
- 中国(60530)
- 财(49710)
- 京(46827)
- 科学(41995)
- 财经(37853)
- 所(37540)
- 中心(34850)
- 江(34428)
- 经(34322)
- 研究所(33167)
- 农(32034)
- 范(30893)
- 师范(30684)
- 北京(30274)
- 经济学(29203)
- 财经大学(27913)
- 业大(27852)
- 院(27646)
- 州(27459)
- 经济学院(26330)
- 基金
- 项目(138784)
- 科学(110141)
- 研究(109255)
- 基金(100052)
- 家(85637)
- 国家(84490)
- 科学基金(72168)
- 社会(69518)
- 社会科(65699)
- 社会科学(65685)
- 省(53458)
- 基金项目(51411)
- 教育(51011)
- 编号(46394)
- 划(45079)
- 自然(43470)
- 自然科(42426)
- 自然科学(42413)
- 自然科学基金(41646)
- 资助(41063)
- 成果(39776)
- 课题(32349)
- 部(31688)
- 发(30954)
- 重点(30949)
- 创(29215)
- 性(28906)
- 项目编号(28398)
- 国家社会(28288)
- 制(27913)
共检索到35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亚军 张亮
延迟退休与青年就业政策目标可能存在冲突,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OECD国家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老年就业对青年就业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可以通过调整劳动保护、失业福利待遇、社保缴费水平和缴费分担情况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或抵消这种挤出效应,同时通过政策调整还可以减少青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有效提高青年的劳动参与率;进一步对各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措施对促进青年就业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支出结构,即适当降低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针对所有人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支出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波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已进入国家议事日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延迟退休方案和养老保障体系。研究和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的做法,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的延迟退休方案,对于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席恒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东旻
本文将产业结构作为内生变量引入DMP模型,构建了在劳动者存在失业、退休、更换工作情况下青壮年和老年劳动者在两部类间的竞争就业模型,以此研究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延迟退休对劳动者工资及失业率的影响。模型结论表明:行业的空闲—失业比是影响社会就业的关键因素,延迟退休会通过该因素影响劳动者的工资和失业率。模拟研究发现:在中国当前情景下,"一刀切"和"渐进式"方案带来的影响并不相同,但是两者均可以减轻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可以说,延迟退休间接消除了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并且老龄化程度越深,延迟退休对失业率的长期降低作用越明显。如果政府同时增加对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航
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存在着长期性、短期性、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多方面影响。正面影响是延长人力资本回收期,增加适龄劳动人口;负面影响是阻碍就业进程,不利于供给市场的良性发展;长期影响在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短期影响在于弱化老年劳动者地位。因此,需要从"弹性"角度、权利保障角度与统筹兼顾角度,推动延迟退休政策发展,促进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 延迟退休 劳动力 供给市场 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羽帆 吴江
探讨在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通过对男女预期寿命、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预期寿命,以及对其他不同工作技术要求的人群的预期寿命比较,发现收入低者、女性,以及低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在法定退休年龄延迟的决策下会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建议延迟退休年龄的决策不能单一实施,必须有配套的政策,保护弱势群体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退休年龄 人均预期寿命 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率 人口老龄化 评估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满小欧 张艺佳
延迟退休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普遍政策选择,延退年龄效应受到具体政策设计与配套政策的叠加影响。为探究何种政策组合有助于达成预期延退年龄目标,促进有效延退,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分析了OECD 36个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组合的年龄效应,即对实际退休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差额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了高年龄约束—低养老缴费、低养老缴费—高就业保障、低年龄约束—高就业保障和低年龄约束—低养老缴费四种有效路径。在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组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文章建议通过灵活设计弹性退休制度、发挥养老金激励杠杆作用以及优化积极老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环境,注重政策配套组合,形成渐进式弹性延迟退休政策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昊雯
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施行延迟退休改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抉择,要基于全局视角、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改革渐进式落实阶段,需要深度分析延迟退休的作用机理,本文将基于宏观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与一般均衡视角,系统阐释延迟退休在人力资本、就业、收入、财政与社会保障四方面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可能带来的政策效应进行前瞻分析,以期激励个体做出自愿延迟退休决策,为推动劳动就业制度与养老金制度协同优化提供学理支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良初 李桂平 卢娜娜
在老龄化日益严峻和人口红利逐渐式微的社会发展现状下,为确保社会保障政策的可持续,延迟退休政策应运提出。国内外诸多研究从社会经济发展与政策匹配、教育水平逐渐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增长、青年就业挤出等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的社会效果提出了双向论证。北欧、日韩等国家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保障退休人口的二次就业、完善就业保障制度法规等方式渐进式推进延迟退休政策。通过对我国退休政策的梳理发现,从社会政策发展方面看,政策环境、政策依据、政策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人口结构、行业阶层与延迟退休政策的施行存在现实矛盾;从劳动者个体角度来看,易出现身体劳损、利益受损、获得感剥夺等问题。必须加强引导,通过科学论证和人文情理兼顾推动政策"合法化"过程,增进共识,促进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协同,方能达成社会政策目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挤压 社会政策 国际经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予昭 阳义南 刘德浩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未富先老"经济风险的重要途径。对老年职工就业理论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政策实践及经验证据进行了梳理,并以老年职工的实际退休年龄和老年人就业率两个指标作为依据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激励与鼓励就业配套政策及服务是三项最主要、也最有效的老年人就业促进政策。三项政策组合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并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但政策也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和效果不稳定性。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和目标,提出逐渐延迟退休年龄、发挥养老金激励作用、严格管理提前退休行为、加强配套政策与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职工 就业 退休 养老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铁钉 殷伟策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隔代照料文化、干中学效应与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OLG模型,用于考察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对时间投入和物质投入两种形式隔代照料的抑制和促进作用,通过影响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家庭生育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从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三个维度改变青年人的就业处境。随着延迟退休力度的加强,青年人的就业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就业意愿与就业机会则在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养老保险制度介入后,并没有改变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方向,只是不同制度安排下对三个分维度的影响出现了分化。其中,现收现付制下的就业意愿与就业机会要高于基金制,而基金制下的就业能力要高于现收现付制。幼儿照护支持体系不到位以及相关服务市场发育滞后,是协调老年人延迟退休与青年人就业关系的制约因素。从制度、政策和服务市场体系建设角度为青年人生育提供支持,是提升延迟退休政策效果、改善青年人就业处境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
延迟退休 隔代照料 青年人就业 就业意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琦 冯经纶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深化、就业人口减少、养老金支付缺口加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似乎成了必然选择,但延迟退休会对青年群体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OECD国家延迟退休促进了青年人的就业,中国就业人口存量、青年人和老年人岗位的互补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异质性等方面均与OECD国家存在着显著差异,由此导致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挤出的影响从绝对量到相对量上都是不利的,合理选择延迟退休的时机和渐进式退休方案有助于弱化这一不良影响,而依赖于经济体持续稳步增长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缓释延迟退休后总量就业压力的上升,才是应对挤出效应的根本解决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