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9)
2023(12217)
2022(10625)
2021(9968)
2020(8275)
2019(19139)
2018(19205)
2017(36806)
2016(20214)
2015(22878)
2014(23003)
2013(22405)
2012(20459)
2011(18305)
2010(18222)
2009(16397)
2008(15651)
2007(13591)
2006(11796)
2005(10128)
作者
(57866)
(47979)
(47493)
(45374)
(30394)
(23026)
(21606)
(19039)
(18190)
(17070)
(16348)
(16042)
(15238)
(15100)
(14720)
(14648)
(14335)
(14314)
(13581)
(13576)
(11958)
(11713)
(11513)
(10929)
(10783)
(10560)
(10553)
(10394)
(9610)
(9484)
学科
(76407)
经济(76310)
管理(56452)
(52198)
(42929)
企业(42929)
方法(36482)
数学(31671)
数学方法(31343)
中国(21923)
(20973)
(20325)
(18494)
贸易(18489)
(18078)
(18073)
业经(16749)
地方(15577)
(14422)
农业(13882)
理论(13816)
(12643)
技术(12415)
(12352)
环境(12065)
(11783)
财务(11712)
财务管理(11688)
教育(11381)
(11329)
机构
大学(281238)
学院(279771)
管理(112373)
(109011)
经济(106595)
理学(98060)
理学院(96979)
管理学(95302)
管理学院(94807)
研究(92473)
中国(67136)
(59966)
科学(58665)
(49677)
(46084)
(46030)
业大(43498)
研究所(42320)
中心(41580)
财经(40284)
(40111)
北京(37553)
(37202)
师范(36818)
(36775)
农业(36154)
(34054)
经济学(32644)
(32352)
技术(30285)
基金
项目(198612)
科学(155696)
研究(145443)
基金(143667)
(125266)
国家(124227)
科学基金(106599)
社会(90437)
社会科(85617)
社会科学(85597)
(77817)
基金项目(76786)
自然(69771)
自然科(68158)
自然科学(68142)
教育(66975)
自然科学基金(66894)
(65325)
编号(59767)
资助(59040)
成果(48162)
重点(43937)
(43742)
(41642)
(41154)
课题(41073)
创新(38252)
科研(37934)
教育部(37422)
大学(37108)
期刊
(114692)
经济(114692)
研究(81322)
中国(52817)
学报(46645)
科学(41627)
(41487)
管理(39883)
(36387)
大学(34990)
教育(34319)
学学(32786)
农业(29170)
技术(24037)
(20822)
金融(20822)
业经(19375)
财经(18816)
经济研究(18598)
(15998)
图书(15953)
问题(15466)
(14722)
科技(14049)
理论(13875)
(12920)
技术经济(12831)
实践(12827)
(12827)
(12651)
共检索到401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琦  冯经纶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深化、就业人口减少、养老金支付缺口加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似乎成了必然选择,但延迟退休会对青年群体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OECD国家延迟退休促进了青年人的就业,中国就业人口存量、青年人和老年人岗位的互补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异质性等方面均与OECD国家存在着显著差异,由此导致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挤出的影响从绝对量到相对量上都是不利的,合理选择延迟退休的时机和渐进式退休方案有助于弱化这一不良影响,而依赖于经济体持续稳步增长的新增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缓释延迟退休后总量就业压力的上升,才是应对挤出效应的根本解决之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阳  彭雪梅  王东明  
本文首先对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两类效应的大小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挤出和产出效应同时存在,挤出效应更多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产出效应可以通过提高适龄劳动人口、降低养老金缴费率和抚养比等渠道弥补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率的冲击。根据上述结果对退休方案的节奏和时机进行了测算,发现每年延迟半岁的退休政策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短期内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的不利影响,同时产出和挤出效应的时间轴效应表明最优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时机是在2020年之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及节奏控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阳  彭雪梅  王东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王美甜   毕蕾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挤入效应的两条途径,并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不仅不会挤出青年人就业,反而会对其产生挤入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男性青年人,延迟退休对女性青年人就业的促进作用偏弱;高学历老年人延迟退休能够促进高学历青年人就业,低学历老年人延迟退休能够促进低学历青年人就业。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通过降低实际老年抚养比促进青年人就业。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延迟退休与青年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政府为增加劳动力供给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建议推进渐进式、弹性式延迟退休政策。在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政府应适时调整其他相关政策。在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阶段,政府应重视年轻家庭对祖辈隔代照料的需求。此外,政府应鼓励老年劳动力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席恒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铁钉  殷伟策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隔代照料文化、干中学效应与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OLG模型,用于考察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对时间投入和物质投入两种形式隔代照料的抑制和促进作用,通过影响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家庭生育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从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三个维度改变青年人的就业处境。随着延迟退休力度的加强,青年人的就业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就业意愿与就业机会则在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养老保险制度介入后,并没有改变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方向,只是不同制度安排下对三个分维度的影响出现了分化。其中,现收现付制下的就业意愿与就业机会要高于基金制,而基金制下的就业能力要高于现收现付制。幼儿照护支持体系不到位以及相关服务市场发育滞后,是协调老年人延迟退休与青年人就业关系的制约因素。从制度、政策和服务市场体系建设角度为青年人生育提供支持,是提升延迟退休政策效果、改善青年人就业处境的探索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竹  陈鹏军  
本文基于2006~2017年行业面板数据对延迟退休是否会挤占青年人就业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在大多数行业中并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少数几个有影响的行业中,延迟退休反而会促进青年人就业率的提升。这一结论有别于当前理论界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也为我国延长退休年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天宇  邱牧远  杨澄宇  
本文在一个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分析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首次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进行了刻画,并通过引入搜寻-匹配机制,讨论摩擦性失业的变化。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推迟退休年龄1-2岁不会造成总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从就业来看,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从福利来看,原政策下本已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群会出现福利下降,其余各年龄段的福利会得到改进。另外,青年组会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付出额外的搜寻成本,造成无谓的福利损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二华  张天骄  
基于劳动者的视角,依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和性别差异理论,剖析延迟退休对不同工作性质、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和不同性别的劳动者的影响。为更好地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应小步渐进,保留一定的选择权;以法律法规保障老年劳动者的权益;做好配套制度和服务建设;逐步推动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同龄退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穆怀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具有兜底属性的财政养老支出将逐渐加大,本文依据延迟退休年龄与财政养老支出联动机制,构建养老保险缴费系数和给付系数以及财政养老支出优化计量模型,研究延迟退休年龄与财政养老支出优化之间的联动规律。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到65岁,2035年养老保险缴费优化系数将达到1.15;养老保险给付优化系数将达到2.81;财政养老支出优化系数将达到3.96。2030年财政养老支出优化系数为GDP的1.42%,2035年为GDP的1.98%。研究结果对于“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期优化财政养老支出,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箴薇  宋德玲  
为分析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对整体就业率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其中,对年轻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延迟退休会通过影响消费以及就业密度等中介机制促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更多的岗位需求,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因此,为优化就业结构,延迟退休的方案要在正确估计其政策效应的基础上实行,以此降低改革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减少各类劳动力群体的福利损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珍  曹航玮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亚军  张亮  
延迟退休与青年就业政策目标可能存在冲突,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OECD国家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老年就业对青年就业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可以通过调整劳动保护、失业福利待遇、社保缴费水平和缴费分担情况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或抵消这种挤出效应,同时通过政策调整还可以减少青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有效提高青年的劳动参与率;进一步对各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措施对促进青年就业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支出结构,即适当降低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针对所有人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支出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