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9)
2023(16870)
2022(14759)
2021(13884)
2020(11833)
2019(26985)
2018(26885)
2017(52366)
2016(28694)
2015(32062)
2014(32028)
2013(31437)
2012(28913)
2011(25948)
2010(26153)
2009(24029)
2008(23314)
2007(20286)
2006(17805)
2005(15473)
作者
(83483)
(69200)
(68556)
(65658)
(44246)
(33332)
(31244)
(27170)
(26405)
(24758)
(23424)
(23310)
(22076)
(21741)
(21409)
(21381)
(21005)
(20698)
(19827)
(19744)
(17359)
(16983)
(16750)
(15888)
(15675)
(15346)
(15339)
(15310)
(13861)
(13646)
学科
(108698)
经济(108569)
管理(79987)
(78696)
(62826)
企业(62826)
方法(52069)
数学(45951)
数学方法(45193)
(31748)
中国(29754)
(28592)
业经(24122)
(23597)
地方(23557)
(21213)
贸易(21202)
农业(21063)
(20717)
(20604)
理论(18883)
(18143)
银行(18076)
(17689)
财务(17611)
财务管理(17579)
(17116)
技术(16943)
环境(16786)
(16602)
机构
学院(398666)
大学(397769)
管理(158069)
(154331)
经济(150813)
理学(137065)
理学院(135529)
管理学(132761)
管理学院(132076)
研究(131763)
中国(100873)
科学(85009)
(84276)
(72200)
(70997)
(66627)
业大(64005)
研究所(61034)
中心(60972)
(58966)
财经(57337)
农业(55951)
北京(52946)
(52095)
(51900)
师范(51315)
(47978)
(47871)
经济学(45216)
技术(42598)
基金
项目(276601)
科学(215614)
基金(199061)
研究(197259)
(174909)
国家(173441)
科学基金(148388)
社会(122275)
社会科(115742)
社会科学(115709)
(109866)
基金项目(105688)
自然(99744)
自然科(97397)
自然科学(97369)
自然科学基金(95579)
(92016)
教育(91213)
资助(83478)
编号(80966)
成果(64513)
重点(61847)
(59840)
(58344)
(56918)
课题(55731)
科研(53184)
创新(53081)
计划(51081)
教育部(50749)
期刊
(165291)
经济(165291)
研究(115392)
中国(74911)
学报(67153)
(63847)
科学(59910)
管理(55411)
(53402)
大学(50118)
学学(47420)
农业(43632)
教育(42735)
(38219)
金融(38219)
技术(34425)
业经(28431)
经济研究(26588)
财经(26429)
(22543)
(22473)
问题(21330)
科技(19918)
图书(19800)
(19467)
技术经济(18908)
理论(18620)
统计(18600)
资源(18164)
业大(17718)
共检索到577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林峰  卢媛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延迟退休是被关注的热点问题。延迟退休将对养老保险收支均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构造改良人口精算模型测算各年份人口总数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其次根据养老保险制度规则建立养老保险收入模型和支出模型,而后计算现行制度标准下养老保险收入总额、支出总额、收支差额和收入支出比,最后在三种延迟退休方案下对养老保险收支均衡性指标进行政策模拟。结论表明,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收支失衡有显著缓解作用,但仍不是改变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王琦  黄玉娟  崔超然  田立芳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严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延迟退休影响度指标,对延迟退休制度实施后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两项改革措施共同作用的现实效果。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制度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影响要小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王琦  黄玉娟  崔超然  田立芳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严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延迟退休影响度指标,对延迟退休制度实施后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两项改革措施共同作用的现实效果。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制度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影响要小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婧  粟芳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现实背景,针对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形式,构建了社会统筹部分的收支模型,模拟了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确实能立刻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但随着时间流逝,基金的缺口压力仍会再次出现并逐步提升。故延迟退休政策在长期内无法根本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只是推迟了养老金缺口的形成时间而已。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其他措施缓解基金压力。提高投资回报率能在短期内立刻产生效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海珍  曹航玮  
一般认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收入再分配,并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那么,在实施延迟退休之后,随着缴费期的延长,对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基于此,以《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值模拟首先测算当前退休年龄下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比较不同的退休年龄以及预期寿命对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居民预期寿命达到一定年龄时,推迟退休年龄能优化再分配收入格局,且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给付压力;(2)由于延迟退休会缩短养老金的领取年数,如果预期寿命没有达到一定年龄,此时若一味过度推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保险成为居民的"负担"。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红莉  姚洪兴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以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将退休群体划分为"老人"、"老中人"、"新中人"和"新人",建立细分退休群体的养老保险收支精算模型,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层面研究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提高养老保险收入,降低支出,但支出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延迟退休确实可以推迟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的时间和降低缺口规模,但无法避免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出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李倩  王琦  黄玉娟  聂秀山  刘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收入支出模型,并考虑了延迟退休的影响与年龄结构的关系,引入工龄工资,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限越长,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保险收支压力的作用越明显,在考虑工龄对工资影响的情况下,延迟退休的效果更佳明显。在延迟退休同等年限下,女性养老金的收支压力依然严峻,因此有必要优先考虑延长女性延迟退休年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熠  
文章通过连续时间养老金收支模型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计划收支余额的影响来自四个方面的效应,即缴费年限效应、领取年限效应、替代率效应和差异效应。改革的最终效果是上述四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看,前两种效应占据主导;长期看,后两种效应也具有显著影响。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效果和工资增长率、养老金增长率、改革速度以及未来参保人口结构有关。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改革过程还是从对养老保险计划收支余额的影响看,延迟退休年龄都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延迟退休年龄必将减轻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负担的传统说法并不全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薛惠元  
本文通过人口预测和构建精算模型研究全面二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发现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新人"养老金支出规模的影响要高于"中人";政策的调整将养老基金短期和长期赤字出现的时间分别延缓到2053年和2060年以后;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产生叠加效应,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远大于生育政策调整的效应,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小,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田勇  薛惠元  
本文通过人口预测和构建精算模型研究全面二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发现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新人"养老金支出规模的影响要高于"中人";政策的调整将养老基金短期和长期赤字出现的时间分别延缓到2053年和2060年以后;生育、退休政策调整对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产生叠加效应,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远大于生育政策调整的效应,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小,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万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的制度赡养比下降空间,养老压力高峰期大大推迟。无论延迟与否,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都很大,但延迟退休对抑制缺口扩大仍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短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因此减少40%~70%,但2050年后的远期效果明显减弱。建议尽早实施渐次延迟退休,减少工作退休的强制性,尊重国情允许男女差龄退休;加强养老金财政补贴长期规划,减轻远期财政兜底压力;加强养老金缴费与受益的精算联系,大力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志伟  黄健元  王欢  
延迟退休年龄是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样本,根据人群身份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分为企业男职工、男性灵活就业人员、企业女工人、企业女干部、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五类,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对不同人群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推迟基金缺口来临时间、缩小缺口规模;不同人群对弥补总体基金缺口的贡献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企业女工人的贡献度最高,灵活就业人员最低。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可将延迟退休年龄作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赢得时间;要为女性尤其是企业女工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切实保障其合法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璟  
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延迟退休作为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措施,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也开阔了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当前,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可持续面临诸多挑战,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向影响。应扬长避短、多措并举建立弹性自选激励机制,与其他改革协同推进,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刚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在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基础数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退休年龄,预测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趋势,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采用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基金扩面征缴等"组合拳",配合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功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娜娜  
本文以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人口测算模型、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测算模型,测算了2017—205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结构、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进行了政策模拟,测算了养老金收支变化情况。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明显增加每年的养老金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既能增加每年的收支结余,也能延迟"收不抵支"现象的来临,从而有更充分的结余和时间制定措施,应对"白发浪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