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7)
- 2023(11781)
- 2022(9650)
- 2021(9094)
- 2020(7366)
- 2019(16807)
- 2018(15974)
- 2017(30743)
- 2016(16651)
- 2015(18329)
- 2014(17819)
- 2013(17614)
- 2012(16420)
- 2011(15019)
- 2010(14837)
- 2009(13961)
- 2008(13619)
- 2007(12040)
- 2006(10828)
- 2005(9722)
- 学科
- 济(69397)
- 经济(69318)
- 管理(46799)
- 业(46220)
- 企(34420)
- 企业(34420)
- 方法(30205)
- 数学(27638)
- 数学方法(27427)
- 中国(23468)
- 农(21496)
- 贸(18429)
- 贸易(18418)
- 易(18053)
- 财(17913)
- 制(14301)
- 农业(14234)
- 业经(14091)
- 银(12631)
- 银行(12600)
- 学(12408)
- 行(12170)
- 融(12097)
- 金融(12097)
- 策(11887)
- 环境(10711)
- 地方(10400)
- 务(9966)
- 财务(9949)
- 财务管理(9936)
- 机构
- 大学(240196)
- 学院(238655)
- 济(112952)
- 经济(111171)
- 管理(91502)
- 研究(88727)
- 理学(78986)
- 理学院(78138)
- 管理学(77109)
- 管理学院(76661)
- 中国(70138)
- 财(50515)
- 科学(50476)
- 京(50440)
- 所(44738)
- 农(43499)
- 研究所(40606)
- 财经(40375)
- 中心(39285)
- 经(37161)
- 经济学(36557)
- 业大(35312)
- 农业(34351)
- 江(33923)
- 经济学院(33011)
- 北京(32355)
- 院(31587)
- 财经大学(30245)
- 范(28822)
- 师范(28477)
- 基金
- 项目(159173)
- 科学(126906)
- 基金(120606)
- 研究(112910)
- 家(107275)
- 国家(106420)
- 科学基金(90410)
- 社会(76843)
- 社会科(73115)
- 社会科学(73101)
- 基金项目(62426)
- 自然(57953)
- 省(57350)
- 自然科(56715)
- 自然科学(56695)
- 自然科学基金(55793)
- 教育(50707)
- 划(50395)
- 资助(49899)
- 编号(42202)
- 部(37190)
- 重点(35848)
- 发(34497)
- 成果(33910)
- 国家社会(33608)
- 创(33128)
- 教育部(32038)
- 中国(31327)
- 创新(31143)
- 科研(30598)
- 期刊
- 济(120459)
- 经济(120459)
- 研究(74561)
- 中国(47761)
- 农(39062)
- 学报(38842)
- 财(36783)
- 科学(36559)
- 管理(33910)
- 大学(29461)
- 学学(28165)
- 融(27448)
- 金融(27448)
- 农业(26390)
- 经济研究(21698)
- 财经(21139)
- 教育(18593)
- 业经(18402)
- 经(18289)
- 技术(16857)
- 贸(16727)
- 问题(16183)
- 国际(15501)
- 业(14891)
- 世界(14011)
- 技术经济(11793)
- 版(10763)
- 商业(10602)
- 统计(10566)
- 理论(10525)
共检索到362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 管政豪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口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延迟退休的选择。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对待业者尤其是年轻劳动力会产生挤占效应,对老年劳动者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可能会使退而不休问题更加突出。但从长期来看,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劳动力供给困境,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当前社会各界对于延迟退休意见并不统一,主要是围绕着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否有利,是否会加剧当前劳动者就业难局面。但当延迟退休已是不可避免的全球趋势时,应该放下争论,通过加强就业引导、转变劳动者培养思路、加快相关劳动政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劳动力市场 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箴薇 宋德玲
为分析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对整体就业率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其中,对年轻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延迟退休会通过影响消费以及就业密度等中介机制促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更多的岗位需求,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因此,为优化就业结构,延迟退休的方案要在正确估计其政策效应的基础上实行,以此降低改革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减少各类劳动力群体的福利损失。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 劳动力 就业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丽莉 乔雪
本文沿用经典的代际交叠模型,将个体生育和退休决策内生化,分析放开"一孩"和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与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吻合,模型中家庭内部进行的收入转移仍是养老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子女的生育决策类似于一种投资行为。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政策对生育决策的影响取决于子女在消费品和投资品属性上的强弱,而放开一孩政策使人们愿意提早退休。此外,基于中国经济校准后的动态模拟结果显示,相对于完全放开生育控制,实行"二孩"政策会降低生育的收敛速度,生育成本上升会显著降低居民的生育意愿,延迟退休也会部分抵消放开一孩的政策效果,从而制约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
关键词:
老龄化 一孩政策 退休 养儿防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航
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存在着长期性、短期性、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多方面影响。正面影响是延长人力资本回收期,增加适龄劳动人口;负面影响是阻碍就业进程,不利于供给市场的良性发展;长期影响在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短期影响在于弱化老年劳动者地位。因此,需要从"弹性"角度、权利保障角度与统筹兼顾角度,推动延迟退休政策发展,促进我国劳动力供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 延迟退休 劳动力 供给市场 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本文首先利用Welch指数计算年轻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之间的职业替代性。结果表明,这两部分群体之间的职业替代性较差。进一步地,通过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发现,总体上老龄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有助于促进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且该促进作用主要是来源于高学历老龄劳动力的增加,低学历老龄劳动力的增加对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延迟退休 职业替代性 就业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广州
文章利用全国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中国城镇劳动力的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劳动力理想退休年龄的均值为54.88岁,低于法定退休年龄,总体呈略微提前退休的倾向;(2)劳动力延迟退休意愿普遍不高,具有延迟退休意愿的比例仅为15%左右,其中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白领"和中等收入群体为典型特征的中产阶层延迟退休意愿最低;(3)男性65岁和女性60岁是当前各自意愿延迟退休年龄的上限,推行男女同龄退休的时机尚不成熟;(4)在影响延迟退休意愿的诸多因素中,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会抑制劳动力的延迟退休意愿,而良好的健康状况、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家庭福利水平则会对延迟退休意愿提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退休制度 延迟退休 理想退休年龄 养老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铁钉 叶航
本文从养老金亏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出发,为延迟退休方案的选择机制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并对分类延迟退休和普遍延迟退休的经济效率和政治可行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时间的长短和延迟退休的类型到底该如何选择,取决于养老金亏空降解效果的好坏、就业挤出效应的大小以及政治可行性的高低。从延迟退休的政策效果来看,轻度延迟退休要好于深度延迟退休,分类延迟退休要好于普遍延迟退休。而参保者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其个体差异性所带来的工资率和工作成就感的差异则是政策效果不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根据人力资本积累规律和劳动力供求情况分类延迟参保者的退休时间,会取得更好的养老金亏空降解效果,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冲击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龚六堂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如何改变新发展阶段中国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趋势?本文实证发现中国家庭隔代抚养提高了家庭生育率和女性劳动供给,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年龄可能通过家庭隔代抚养渠道影响劳动力供给。本文在内生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家庭隔代抚养文化,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后,家庭隔代抚养程度和年轻人劳动供给下降。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生育成本的家庭隔代抚养弹性。如果生育成本的家庭隔代抚养弹性较高,那么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将降低,反之亦然。劳动力质量增长速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生育时间成本。延迟退休年龄提高了年轻人的生育时间成本,在生育数量和质量替代关系的作用下,劳动力质量增长速度将提高。本文创新之处是将研究前沿的统一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的家庭隔代抚养文化结合,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影响,从新的视角拓展了内生人口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对研判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效应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家庭隔代抚养 退休 劳动力供给 生育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熠 汪伟 刘玉飞
本文利用叠代模型分析和模拟发现,就我国总体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岗位创造效应足以超越岗位占用效应,因此即便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也可能是有益的。在不同年龄段劳动非完全替代和劳动供给内生时,延迟退休对就业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增大。此外本文还发现,延迟退休的就业效应在东部与其他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地域差异性,而如果将延迟退休改革和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相结合,无论劳动力流入地还是流出地都有望获得更高的就业率。
关键词:
延迟退休年龄 就业率 社保基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艳 杨德才
本文基于生育动机视角,利用统一增长理论研究了生育政策松动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影响方向取决于父母对子女数量和质量的相对重视程度以及对子女照料的偏好规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当前中国的现实参数下,延迟退休将提高均衡状态时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长率并降低质量的增长率,净效应为促进经济增长。动态角度来看:当父母对子女数量的相对重视程度或者对子女照料的偏好规模提高时,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将由促进逐步转变为抑制。而当退休年龄既定后,经济增长率与父母对子女数量的相对重视程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对子女照料的偏好规模之间呈负相关。以上结论表明在评估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时,应充分关注微观个体的偏好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以规划并实施配套政策措施,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生育动机 劳动力供给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放松、家庭内部存在代际收入转移和家庭生育时表现出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的背景下,利用统一增长理论研究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供给的长期影响。文章提出并检验了家庭代际收入转移程度受经济因素影响的假设,发现延迟退休年龄通过这一渠道影响了家庭生育时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对劳动力供给增长的影响方向取决于父母对子女数量和质量的相对重视程度。如果相对于质量,父母对子女数量的重视程度较小,那么延迟退休年龄将降低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长率,提高质量的增长率。反之亦然。这意味着评估延迟退休年龄在长期下是否有助于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不宜只关注于数量或质量一个维度变化,而应综合二者可能存在的异向变动。
关键词:
退休 老龄化 生育率 劳动力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伟 张元萍
文章基于2013年CHARLS微观数据,选取已经领取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金、事业编制退休金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退休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退休收入与延迟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退休收入与农业户口、退休工人身份显著负相关,与退休前政府事业单位性质、退休前收入、退休后继续工作显著正相关;女性退休人员、政府机关退休人员倾向退休后停止工作,身体健康、正常退休、收入较高的人员倾向于退休后继续工作。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退休收入 延迟退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李唯君 冯秋石 王正联 曾毅
退休年龄是否应该延迟以及如何延迟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政策议题。文章考察9种不同退休年龄延迟方案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从2015~2050年的变化,关注人力资本的规模和质量,并特别关注"高人力资本劳动力"(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且身体健康的劳动年龄人口),系统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将如何影响中国人力资本。预测结果显示,相比保持目前退休年龄不变的基准方案,不同退休年龄延迟方案在人力资本方面有着不同效果,所增加的劳动力其范围大约在年均2800万人至9200万人之间。另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扩张,延迟退休年龄所增加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将普遍较高,这一点在女性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关键词:
退休年龄 人力资本 劳动力 人口预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率 人口老龄化 评估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