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1)
- 2023(2951)
- 2022(2568)
- 2021(2282)
- 2020(1972)
- 2019(4303)
- 2018(4193)
- 2017(7900)
- 2016(4481)
- 2015(4869)
- 2014(4704)
- 2013(4765)
- 2012(4198)
- 2011(3852)
- 2010(3843)
- 2009(3345)
- 2008(3230)
- 2007(2789)
- 2006(2539)
- 2005(2169)
- 学科
- 济(18574)
- 经济(18533)
- 业(11876)
- 方法(10345)
- 管理(10111)
- 数学(9658)
- 数学方法(9584)
- 企(7628)
- 企业(7628)
- 农(6319)
- 农业(4433)
- 中国(4084)
- 学(3899)
- 业经(3812)
- 贸(3348)
- 贸易(3347)
- 易(3258)
- 财(3084)
- 环境(2867)
- 地方(2631)
- 发(2480)
- 划(2416)
- 技术(2414)
- 制(2373)
- 理论(2346)
- 服务(2150)
- 教育(2054)
- 产业(1967)
- 务(1883)
- 财务(1881)
- 机构
- 大学(64756)
- 学院(64193)
- 济(27969)
- 经济(27520)
- 管理(24754)
- 研究(22630)
- 理学(22019)
- 理学院(21743)
- 管理学(21347)
- 管理学院(21229)
- 中国(16313)
- 农(15787)
- 科学(14618)
- 京(13571)
- 业大(12874)
- 农业(12620)
- 所(11833)
- 研究所(11040)
- 财(10816)
- 中心(10107)
- 江(9371)
- 财经(9161)
- 经济学(9156)
- 农业大学(8801)
- 经(8456)
- 经济学院(8384)
- 北京(8179)
- 范(8037)
- 师范(7919)
- 经济管理(7870)
- 基金
- 项目(47442)
- 科学(37667)
- 基金(35647)
- 家(32478)
- 国家(32210)
- 研究(31925)
- 科学基金(27295)
- 社会(21703)
- 社会科(20657)
- 社会科学(20652)
- 基金项目(18827)
- 省(18217)
- 自然(18133)
- 自然科(17763)
- 自然科学(17758)
- 自然科学基金(17502)
- 划(15698)
- 教育(14875)
- 资助(14855)
- 编号(11903)
- 重点(10776)
- 部(10768)
- 发(10134)
- 创(9719)
- 国家社会(9630)
- 计划(9312)
- 科研(9201)
- 创新(9115)
- 教育部(9069)
- 成果(8803)
共检索到8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沈政 沈盈希
秉着回答延迟退休是否会增进老年人福利这一科学问题,本文结合当前以支定收给付确定的养老制度和延迟退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代际支持的经济福利视角,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发现:延迟退休提升了老年人福利。通过对核心参数、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以及养老制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但是媒体、学者以及行文的实际调查结果均显示,多数民众反对延迟退休。在经济福利上,这源于现实中缺乏模型中延迟退休改善老年人福利的转移支付机制以及现存养老制度的不公平性等。本文的政策意涵在于,其一,向民众传达这一事实,坚定民众对政策的信心;其二,尽快推出与延迟退休政策配套的政策,如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等,根据不同的部门制定出差异化的退休政策,使延迟退休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全要素生产率 老年人福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华磊 王辉 胡浩钰
文章从代际支持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不同延迟退休情景下历年老年人福利变化的动态优化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在当前待遇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下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善老年人福利,反而可能会损害老年人现有福利。文章认为,若要促使延迟退休方案实现帕累托改进,主要有两个思路:其一,将养老保险制度由待遇确定型调整为缴费确定型,从而促使延迟退休政策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其二,在不改变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延迟退休方案的实施应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并举,即引入转移支付机制,把延迟退休改善的社会福利部分补偿给老年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芬
老年人力资源无论是成本、效益还是社会影响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们经验丰富、人脉资源广、培训期短、效果最好、耗费的前期投入最低。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些政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发与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延迟退休是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主要渠道,但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天宇 邱牧远 杨澄宇
本文在一个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分析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首次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进行了刻画,并通过引入搜寻-匹配机制,讨论摩擦性失业的变化。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推迟退休年龄1-2岁不会造成总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从就业来看,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从福利来看,原政策下本已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群会出现福利下降,其余各年龄段的福利会得到改进。另外,青年组会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付出额外的搜寻成本,造成无谓的福利损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兵 高娜娜
预期寿命的延长使我国居民的养老风险增加,居民个体福利改善受到制约。本文基于脆弱性测度方法构建包含不确定寿命和延迟退休的福利测度框架,研究预期寿命增加造成的个体福利损失,分析延迟退休的福利改善效果,并分性别测算最佳退休延迟年数。结果显示,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福利损失程度较高个体比例逐渐增多。引入延迟退休因素后,个体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且女性和教育水平较高个体的福利改善更为明显。以福利损失小于5%、10%或15%临界值进行估计,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延迟年数存在差异,男性延迟年数普遍长于女性。本研究为合理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冲击,进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预期寿命 长寿风险 延迟退休 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龚海娟 陈进
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增速缓慢,为缓解老龄化危机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的压力,延迟退休成为热门话题。学者们对此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延迟退休会促进年轻人就业,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延迟退休会阻碍年轻人就业。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对老龄劳动力群体进一步细分,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参加养老保险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就业率对年轻人就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老年人就业率对年轻人就业率产生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来源于未参保老年人就业率的增加,而参保老年人就业率的增加对年轻人就业率的负向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劳动力就业 养老保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龚海娟 陈进
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增速缓慢,为缓解老龄化危机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的压力,延迟退休成为热门话题。学者们对此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延迟退休会促进年轻人就业,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延迟退休会阻碍年轻人就业。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对老龄劳动力群体进一步细分,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参加养老保险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就业率对年轻人就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老年人就业率对年轻人就业率产生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来源于未参保老年人就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劳动力就业 养老保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宁磊 郑春荣
文章基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就业挤出和闲暇损失的现实背景,在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通过引入异质性消费者并根据中国经济校准主要参数,在控制延迟退休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冲击影响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职工福利水平的长期影响。研究分析表明:(1)无论是采用保持现有的缴费率不变的政策方式还是保持养老金待遇不变的政策方式,延迟退休均能提高城镇企业职工的社会福利水平——第一种政策会增加社会福利3.66%,第二种政策会增加社会福利1.1%;在保持养老保险缴费率不变的情况下,从长期看,延迟退休5年会使社会福利最大化。(2)最优的退休年龄与劳动力市场状态息息相关,如果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最优退休年龄...
关键词:
延迟退休 社会福利 生命周期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铁钉 殷伟策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隔代照料文化、干中学效应与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OLG模型,用于考察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对时间投入和物质投入两种形式隔代照料的抑制和促进作用,通过影响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家庭生育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从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三个维度改变青年人的就业处境。随着延迟退休力度的加强,青年人的就业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就业意愿与就业机会则在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养老保险制度介入后,并没有改变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方向,只是不同制度安排下对三个分维度的影响出现了分化。其中,现收现付制下的就业意愿与就业机会要高于基金制,而基金制下的就业能力要高于现收现付制。幼儿照护支持体系不到位以及相关服务市场发育滞后,是协调老年人延迟退休与青年人就业关系的制约因素。从制度、政策和服务市场体系建设角度为青年人生育提供支持,是提升延迟退休政策效果、改善青年人就业处境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
延迟退休 隔代照料 青年人就业 就业意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王美甜 毕蕾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挤入效应的两条途径,并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不仅不会挤出青年人就业,反而会对其产生挤入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男性青年人,延迟退休对女性青年人就业的促进作用偏弱;高学历老年人延迟退休能够促进高学历青年人就业,低学历老年人延迟退休能够促进低学历青年人就业。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通过降低实际老年抚养比促进青年人就业。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延迟退休与青年人就业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政府为增加劳动力供给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建议推进渐进式、弹性式延迟退休政策。在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政府应适时调整其他相关政策。在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阶段,政府应重视年轻家庭对祖辈隔代照料的需求。此外,政府应鼓励老年劳动力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率 人口老龄化 评估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鹏
与延迟退休和生育率关系相互割裂的传统认知不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延迟退休通过削弱祖辈对孙辈的照料支持而降低生育率的路径,将生育率视为内生变量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同时考虑死亡、偏好的影响。本文认为,推迟退休年限和生育率的关系并非线性;生育率随推迟退休年限的提高而递减但递减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收敛。在托幼服务尚不完善的当下,延迟退休政策将可能进一步加剧低生育率危机。
关键词:
生育率 退休年龄 隔代照料 代际交叠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春林 张卫
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延迟退休呼声不断。本文将延迟退休纳入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框架中,综合考虑延迟退休的资本积累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生育效应,分析强制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两种退休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延长对生育率和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能够抵消此负面作用,预期寿命延长会使老年人愿意提供更多工作时间;尽管延迟退休会使储蓄下降,但延迟退休对生育率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超过了储蓄下降的负向作用,表明延迟退休有利于经济增长;弹性退休模式下的生育率和人均产出增长率均高于强制延迟退休对应数值,表明弹性退休模式更有利于促进生育率和经济增长。因此,建议中国应推行允许个人可以在一定年龄范围内自主选择退休年龄的弹性退休政策,这将有利于促进生育率回升和经济增长。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延迟退休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并为实施弹性退休政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和立道 徐磊 王英杰
通过对延迟退休政策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量化模型分析,发现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存在一个不仅能够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失业率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一个均衡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入适龄劳动人口、老年人抚养比、工资水平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等影响失业的控制变量构建实证模型,并利用2006-2015年的全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假设中国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情况下,利用实证分析结果测算延迟退休政策在不同时点实施时的失业率。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政策在短期内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失业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