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8)
- 2023(5638)
- 2022(4640)
- 2021(4159)
- 2020(3423)
- 2019(7478)
- 2018(7119)
- 2017(13690)
- 2016(7491)
- 2015(7946)
- 2014(7458)
- 2013(7429)
- 2012(6822)
- 2011(6008)
- 2010(5679)
- 2009(5160)
- 2008(4924)
- 2007(4067)
- 2006(3437)
- 2005(2768)
- 学科
- 济(32009)
- 经济(31974)
- 管理(20880)
- 业(20310)
- 方法(16445)
- 数学(15381)
- 数学方法(15308)
- 企(14745)
- 企业(14745)
- 农(9291)
- 财(7800)
- 学(7749)
- 贸(7585)
- 贸易(7583)
- 中国(7462)
- 易(7413)
- 农业(6431)
- 业经(6241)
- 地方(6136)
- 环境(5272)
- 技术(4901)
- 务(4475)
- 财务(4473)
- 财务管理(4467)
- 产业(4289)
- 企业财务(4266)
- 制(4262)
- 出(4256)
- 银(4103)
- 融(4089)
- 机构
- 大学(106582)
- 学院(106075)
- 济(47283)
- 经济(46728)
- 管理(40901)
- 研究(38056)
- 理学(37070)
- 理学院(36676)
- 管理学(36069)
- 管理学院(35908)
- 农(28555)
- 中国(27216)
- 科学(25899)
- 农业(23293)
- 业大(22374)
- 京(20854)
- 所(20189)
- 研究所(19100)
- 财(18122)
- 中心(16978)
- 财经(15543)
- 农业大学(15535)
- 经济学(15140)
- 经(14420)
- 江(14403)
- 经济学院(14057)
- 院(13474)
- 经济管理(12781)
- 北京(12171)
- 科学院(12158)
- 基金
- 项目(81661)
- 科学(64031)
- 基金(61760)
- 家(57643)
- 国家(57172)
- 研究(51309)
- 科学基金(47810)
- 社会(35483)
- 社会科(33833)
- 社会科学(33825)
- 基金项目(33460)
- 自然(33115)
- 自然科(32388)
- 自然科学(32374)
- 自然科学基金(31852)
- 省(31478)
- 划(27331)
- 资助(24362)
- 教育(22579)
- 重点(18897)
- 部(18007)
- 计划(17764)
- 编号(17605)
- 发(17513)
- 创(17419)
- 科研(16695)
- 创新(16406)
- 业(16267)
- 国家社会(15841)
- 科技(15590)
共检索到138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银铨 陈静 方艳红 胡小建 俞伏虎 黄道明
为丰富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早期生活史资料,开展了延迟投喂对长薄鳅仔鱼形态、初次摄食率、不可逆点、生长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饥饿仔鱼鱼体消瘦、头大、尾小、身体显得不匀称,器官发育停止,游动缓慢;日龄2 d时,初次摄食率达到60%,日龄3 d时达到了100%,不可逆点出现在15~16 d,可恢复性饥饿时间长达13 d;饥饿仔鱼体长基本维持不变,甚至出现负增长;饥饿仔鱼的死亡率高峰出现在15~16 d,与不可逆点在同一天,当天死亡率达到45.92%,瞬时死亡率为32.9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张建平 牛景彦 王武
水温22-24℃时,鲇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18%,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5日龄,达100%;鲇仔鱼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混合营养期,正常摄食时,混合营养期为2 d,完全饥饿状态下,仔鱼的卵黄囊至4日龄即完全消失;7-8日龄,鲇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将很快进入饥饿不可逆(PNR)点;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仔鱼成活率明显降低,延迟6 d投饵,11日龄仔鱼全部死亡;完全饥饿组仔鱼,至10日龄全部死亡;仔鱼全长和湿重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完全饥饿条件下,1日龄至6日龄仔鱼全长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1日龄至4日龄仔鱼湿重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
关键词:
鲇 仔鱼 延迟投饵 摄食 存活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旭洲 王武 甘炼 袁琰 张文博
以瓦氏黄颡鱼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5个处理组,每组200尾(各设3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3、4、56、7、8、9、1、01、11、21、31、41、5和16d开始投喂大型,第15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24.5~25.5℃,实验周期为30d。结果表明:(1)孵化后3d的瓦氏黄颡鱼仔鱼初次摄食,15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PNR期,卵黄囊已耗尽。混合营养期持续4~12h。(2)瓦氏黄颡鱼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为:开始较低,此后迅速上升,在4~10日龄达到高峰,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此后逐步下降。(3)延迟5天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延迟6d投饵瓦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辉
在盐度为5‰,水温(28±0.5)℃的条件下,对延迟投饵0~7d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仔鱼摄食、生长与存活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PNR)。试验于仔鱼开口的当天开始试验。结果显示:仔鱼于3日龄开口;延迟投饵0~7 d组,投饵2 h后仔鱼摄食发生率分别为20%、100%、83.3%、36.7%、13.3%、6.7%、3.3%和0%,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延迟投饵超过2 d,体长和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奥尼罗非鱼仔鱼存活率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鲍宝龙 苏锦祥 殷名称
试验结果表明:(1)2日龄真鲷、牙鲆仔鱼初次摄食,在6~7日龄和5~6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分别进入PNR期,而卵黄囊均在此前1~2天已耗尽。混合营养期分别为3~4天和1~2天。(2)真鲷和牙鲆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式型是:开始较低,此后逐步上升,高峰期出现在卵黄囊接近耗尽时,此后开始下降。记录到的最高初次摄食率分别为86.7%和35%。(3)牙鲆仔鱼体长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牙鲆仔鱼的存活率与延迟投饵天数的关系也是如此。延迟2天投饵对真鲷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川 金丽 刘晓蕾 蒲德永 李秀明 李萍 王志坚 张耀光
在水温(19±0.5)℃条件下,为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对胭脂鱼仔鱼生长、摄食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设定两个实验:实验一,设置完全饥饿组(S)和正常摄食组(C);实验二,设置延迟0(对照组)、1、3、5、7、9和11 d投喂组,分别记作D0、D1、D3、D5、D7、D9和D11。实验历时29 d。结果显示:(1)孵化后7 d胭脂鱼仔鱼初次摄食,14 d时卵黄物质耗尽,27 d进入不可逆点期(PNR),在抵近PNR时,胸角特征明显,死亡率显著增加;(2)恢复摄食后,D1和D3组仔鱼体质量与D0组无显著差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3)在饥饿1~7 d过程中,胭脂鱼仔鱼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有基 陆望明 胡梦红 王卫民 宋立民 吕碧平 张收元
以人工孵化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仔鱼为材料,对其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2~25℃条件下,泥鳅仔鱼3日龄开始摄食,6日龄时卵黄完全耗尽,8~10日龄饥饿仔鱼进入不可逆转点(PNR)期;混合营养期3~4 d。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快要耗尽时达高峰(88%),以后又下降。内源性营养期,仔鱼日平均生长率为0.84 mm/d;PNR前的摄食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06 mm/d,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45 mm/d;PNR后至死亡前,饥饿仔鱼体长呈负增长,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0.65 ...
关键词:
泥鳅 仔鱼 摄食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殷名称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2...
关键词:
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周传江 陈先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春禄 陈超 李炎璐 张廷廷 刘莉 曲江波 孙涛
观察研究了10个盐度梯度(7、12、17、22、27、32、37、42、47和52)对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仔鱼的活力、开口和摄食情况的影响,记录分析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不投饵存活系数、开口率、摄食率及摄食强度等指标。结果显示,盐度对条纹锯仔鱼的活力、摄食及存活有明显影响,其存活和摄食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2–37,最适盐度范围为27–32。盐度低于12时,仔鱼存活率、开口率和摄食强度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盐度高于37时,仔鱼存活率、开口率及摄食强度则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盐度条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关键词:
鳜仔鱼,温度,摄食率,生长速度,发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雷明 陈超 翟建明 杨志 李炎璐 马文辉 宋振鑫 孙涛 庞尊方 孙芳芳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采用轮虫与牡蛎受精卵两种开口饵料,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开口单喂轮虫(A)、开口单喂牡蛎受精卵(B)、开口将牡蛎受精卵和轮虫混合投喂(C),分析对比不同饵料对仔鱼开口效果。通过观察5日龄仔鱼日摄食与4~20日龄仔鱼消化道饱满度的变化,探讨仔鱼摄食习性及光照与摄食的关系。结果发现,七带石斑鱼孵化开口后,投喂3d牡蛎受精卵者比直接投喂轮虫对仔鱼生长有明显的效果;10日龄前,B组在全长、肛前距、口裂宽方面都大于A、C两组,B组全长的特定生长率为4.969%,分别是A、C两组的2.5与2.4倍,生长速度最快;5日龄仔鱼在09∶00~10∶00与13∶00~14∶00时间段,有两个明显的...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仔鱼 摄食习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洁 谢从新 熊传喜 万新淼
乌鳢仔龟的昼夜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乌鳢仔鱼摄食具明显昼夜节律性,其饱满指数21时最高,12时最低。每天在6~15时之间停食3h左右。日摄食率随饵料密度高低而变化,饵料密度为10~15个/ml、7~8个/ml和5~6个/ml时,日摄食率分别为13.71%、7.04%和3.49%。
关键词:
乌鳢仔鱼,摄食节律,日摄食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豫江 陈昆慈 朱新平 潘德博 李凯彬 刘苏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高体革鯻(Scortumbarcoo)仔鱼的摄食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5.7~28.2℃条件下,对3日龄仔鱼进行开口饵料筛选,发现卤虫无节幼体是高体革鯻仔鱼最好的开口饵料,8日龄仔鱼开始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13日龄仔鱼全部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随着鱼体增长,仔鱼相对最大饱食量也增加。前期仔鱼(7日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于08:00-10:00、12:00-14:00、18:00-20:00时摄食活跃,尤以18:00-20:00的摄食最活跃,夜晚停止摄食;在持续光照条件下夜晚则有摄食活动;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没有摄食活动。后期仔鱼(24日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09:00-13:00摄食较...
关键词:
高体革鯻 仔鱼 摄食节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姜秀凤 苏锦祥 段晓英
本文主要在实际观察值的基础上,利用发育反应方程C=KWY与功能反应Holling、Ivlev方程对2~10日龄的牙鲆仔鱼的摄食能力进行了计算与预测。其结果表明:牙鲆仔鱼在2~6日龄、轮虫饵料密度不超过3000ind· L-1的水体中,摄食强度不超过 17 μg· h-1;随着日龄的增加,摄食强度迅速增强,在 4、6、 10日龄、饵料密度为3000ind·L-1的水体中,摄食强度分别是1.35、1.68、3.89μg·h-1。牙鲆仔鱼的摄食发生率随仔鱼的发育而加大,仔鱼在 2日龄、饵料密度为 15 000 ind·L-1的水体中,其摄食发生率仅为 0.69μg·h-1,而在 10.4日龄时,同饵...
关键词:
牙鲆 仔鱼 摄食能力 发育反应 功能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