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6)
2023(11083)
2022(9817)
2021(9245)
2020(7549)
2019(17494)
2018(17368)
2017(32657)
2016(18231)
2015(20420)
2014(20507)
2013(20361)
2012(18500)
2011(16481)
2010(16270)
2009(14615)
2008(14070)
2007(12064)
2006(10403)
2005(8864)
作者
(53748)
(44424)
(44096)
(42038)
(28300)
(21466)
(20109)
(17810)
(16922)
(16083)
(15311)
(14899)
(14108)
(14089)
(13572)
(13558)
(13493)
(13246)
(12708)
(12661)
(11213)
(10944)
(10746)
(10016)
(9992)
(9970)
(9958)
(9801)
(9017)
(8914)
学科
(67561)
经济(67485)
管理(52117)
(47951)
(40707)
企业(40707)
方法(33620)
数学(28998)
数学方法(28620)
中国(17447)
(17408)
(16789)
(16715)
业经(15166)
地方(14193)
理论(13083)
(12054)
贸易(12045)
农业(11813)
(11640)
(11626)
(11213)
技术(11177)
(11171)
财务(11135)
财务管理(11118)
环境(10849)
企业财务(10566)
教育(10370)
(9820)
机构
大学(254837)
学院(252781)
管理(102083)
(92116)
经济(89841)
理学(89150)
理学院(88141)
管理学(86451)
管理学院(86024)
研究(83603)
中国(59246)
科学(55743)
(54869)
(43610)
(42759)
业大(41871)
(40989)
研究所(39419)
中心(37512)
(36272)
北京(34653)
农业(34322)
(33686)
财经(33628)
师范(33361)
(31059)
(30586)
(29941)
技术(28937)
师范大学(27117)
基金
项目(181690)
科学(140700)
研究(130482)
基金(129469)
(114359)
国家(113388)
科学基金(96308)
社会(78805)
社会科(74506)
社会科学(74484)
(72018)
基金项目(69503)
自然(64927)
自然科(63386)
自然科学(63368)
自然科学基金(62213)
(60638)
教育(60365)
资助(53621)
编号(53598)
成果(43061)
重点(40503)
(39034)
(37923)
(37704)
课题(37209)
科研(35103)
创新(35049)
计划(33672)
大学(33529)
期刊
(97671)
经济(97671)
研究(71070)
中国(47429)
学报(45518)
科学(39790)
(38790)
管理(36474)
大学(33400)
教育(32158)
学学(31198)
(29583)
农业(27461)
技术(22889)
(16410)
金融(16410)
业经(16318)
图书(15969)
财经(15321)
经济研究(15083)
(14294)
科技(13480)
理论(13356)
(12864)
实践(12616)
(12616)
问题(12370)
林业(12179)
业大(12175)
(12100)
共检索到357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彩霞  李艾莲  谢赛萍  
为探讨延胡索种茎分级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延胡索种茎的分级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32份延胡索材料分为3级。以各等级种茎为处理连续2年进行田间对比试验,于生长期测定延胡索植株的生长指标、光合效率及产量参数,收获后室内测定延胡索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净度和最大直径为延胡索种茎的分级指标,初步确立了延胡索种茎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其中Ⅰ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8%,直径≥1.85cm;Ⅱ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5%,种苗直径≥1.50cm;Ⅲ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2%,种苗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丽英  杨斌  王馨  李林玉  董志渊  严世武  李绍平  
测定不同类型的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药材产品根茎粗、根茎长、根茎鲜重、根茎干重和根茎有效成分(重楼皂苷I、II、Ⅵ、Ⅶ)含量,使用SPSS和DPS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把滇重楼产品质量分成4个等级,并制定出了质量分级标准,具有生产实用性,可作为滇重楼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雪莲  朱俊义  杨允菲  
【目的】对长白山早春类短命植物堇叶延胡索地下芽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并对芽体生长进行测定和相关分析,揭示夏眠期植物个体的发育规律。【方法】于2014年5月至11月在堇叶延胡索生长季和夏眠期,定期挖取块茎进行解剖观察和扫描电镜显微照相,明确地下芽发生发育进程,测定各阶段芽体大小,揭示地下芽生长发育节律。【结果】堇叶延胡索块茎于盛花期完成更新生长,地上生活周期结束后,随即进入2个月左右的休眠期,于7月中下旬开始萌动,其地下芽的形态分化历经2个月左右,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和花器官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顺慧  杨松月  梁克中  林洁  张静  董凯馨  祁俊生  
为了阐明Cd2+污染对延胡索的毒害机理,探索重金属对延胡索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Cd2+(0、100、200、300、500、600、700、900 mg/kg)对延胡索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Cd2+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胡索在Cd2+污染下生长受抑制,生物量下降;Cd2+污染能明显影响延胡索抗氧化酶活性,即;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随Cd2+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Cd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Cd2+污染能明显影响延胡索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Cd2+浓度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飞雪   吕瑞华   李依民   高静   王凯   周嘉迪   颜永刚   张岗  
【目的】克隆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orcoclaurine synthase,NCS)基因,分析其在延胡索异喹啉类生物碱合成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库,利用逆转录PCR克隆延胡索Cy NCS1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其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同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其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根、茎、叶及发育早、中、晚期块茎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对茉莉酸甲酯(MeJ A)、脱落酸(ABA)处理0,4,8,12 h的叶片进行表达谱分析,以体积分数75%酒精溶剂处理为对照(CK),确定该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Cy NCS1基因开放读码框长873 bp,编码29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3.09 ku,等电点为6.90,具有去甲乌药碱合成酶保守的催化结构域(GDGGVGTV/IL、YKEKF和MIEGGHLDMG),且不含信号肽,预测定位于细胞核中。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y NCS1与石生黄堇、罂粟的NCS蛋白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6%和82.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y NCS1与石生黄堇Cs NCS蛋白聚为一支,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该基因启动子区长2 238 bp,包含多种植物激素及低温、热胁迫等环境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发育推进块茎中Cy NCS1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且受到Me JA和ABA的诱导,Me JA处理8 h时表达量为0 h的3.10倍,ABA处理8 h为0 h的3.16倍;而对照Cy NCS1表达量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结论】克隆并鉴定了延胡索NCS酶基因Cy NCS1,明确了其在发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并确定该基因表达受Me JA和ABA的诱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谭美  程小燕  曾平生  谭梓峰  李公荣  
为揭示厚朴种质资源的品质优劣,同步研究了20个种源9年生厚朴林分的生长特性、药材产量和药效成分变异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源间厚朴生长及药材产量性状在各指标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物量和药材产量的性状遗传力(0.84~0.86)均很高,说明对这些性状选择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以隶属函数分析了20个厚朴地理种源的综合排名,以20%的比例进行筛选,4号(湖北利川)、12号(江西庐山)、20号(湖南永州)和17号(四川都江堰)等入选优良种源,综合排名第5、6名的5号(贵州习水)和16号(湖北香党坪)种源厚朴的总酚含量分别为4.06%、3.14%,在20个种源中处于次高水平,值得继续观察和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  毛胜勇  朱伟云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勇  张耿  朱伟云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0、4、7和10 mmol.L-1)延胡索酸二钠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高精料(玉米粉、豆粕粉及羊草粉,质量比为5∶2∶3)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延胡索酸二钠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延胡索酸二钠可提高体外培养体系中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煊章  康文星  
对12年生杜仲、黄柏、凹叶厚朴人工林生态系统中11种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林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均有差异,植物系统和土壤系统各元素含量差异基本一致;三种药材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平均速率以凹叶厚朴林>杜仲林>黄柏林为序;对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的高低顺序为杜仲林>黄柏林>凹叶厚朴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舒悦  朱昌蕙  
在对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质量监管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有效保证与提高药材质量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智  郑循刚  刘琳  欧定华  
研究中药材价格的波动特征有助于稳定中药材价格、提高中医服务的可及性。本文运用四种ARCH类模型对百合、板蓝根等九种常用且交易量较大的中药材的价格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白前、百合等六种中药材价格序列存在异方差效应和集簇性;白前等五种药材的涨价信息引发的中药材价格波动程度要大于降价信息,而牡丹皮的情形则刚好相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琦梅  梁宗锁  杨东风  聂小妮  刘婷  
【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丙如   崔静轩   王雨懿   刘子君   宁凝   王云贺   杨利民   韩忠明  
【目的】建立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药材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并以多指标成分为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成分对防风药材抗炎活性的贡献,分析不同产地的防风药材质量,为防风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防风6种色原酮和4种香豆素成分同时定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防风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分析防风10种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防风10种化学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准确度和分离度均良好。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把17批样品分为4类,其中以内蒙古S5和吉林S8~S11产地的2年生防风的综合质量相对较好;17批防风醇提物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其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欧前胡素与抗炎活性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防风抗炎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与3个细胞炎症指标(NO、IL-6和IL-1β)的关联度均大于0.8,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防风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良好,可用于防风色原酮和香豆素成分的同时测定,结合抗炎活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基于生物活性的防风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模式,为建立防风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的标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科学依据。图3表7参3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莉  邓慧颖  贺学礼  
在盆栽条件下,对白芷分别接种Beg180、Beg193和白芷土著AM真菌,研究了不同AM真菌对白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Beg180、Beg193和白芷土著AM真菌,均可提高白芷叶片中总香豆素含量;接种Beg180和Beg193均提高白芷叶柄中的总香豆素含量,且Beg193的效果更为明显,但接种土著菌可明显降低白芷叶柄中的总香豆素含量;接种Beg193显著提高白芷根中的总香豆素含量和欧前胡素含量。对于白芷根部外部形态的影响,尤以土著菌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