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
2023(814)
2022(783)
2021(855)
2020(530)
2019(1291)
2018(1381)
2017(2459)
2016(1217)
2015(1198)
2014(1164)
2013(1147)
2012(1114)
2011(850)
2010(903)
2009(749)
2008(750)
2007(678)
2006(586)
2005(545)
作者
(2786)
(2295)
(2224)
(2215)
(1512)
(1082)
(991)
(833)
(812)
(811)
(803)
(799)
(782)
(708)
(680)
(678)
(672)
(659)
(617)
(611)
(598)
(586)
(568)
(543)
(536)
(527)
(510)
(491)
(465)
(456)
学科
管理(4365)
(3929)
(3721)
企业(3721)
(3224)
银行(3224)
(3186)
(3157)
(2770)
金融(2770)
(2634)
经济(2626)
(2286)
体制(2214)
(1975)
中国(1474)
人事(1456)
人事管理(1456)
(1337)
财务(1336)
财务管理(1332)
企业财务(1301)
(1261)
领导(1228)
税收(1216)
(1201)
制度(1131)
(1131)
业经(1000)
方法(972)
机构
大学(13539)
学院(13235)
管理(5379)
(5086)
中国(5013)
经济(4943)
理学(4297)
理学院(4256)
管理学(4204)
管理学院(4179)
(4077)
研究(4021)
财经(2956)
(2784)
(2673)
(2511)
财经大学(2322)
(2262)
银行(2253)
中心(2242)
人民(2119)
(2078)
金融(2044)
(2009)
科学(1976)
国人(1896)
中国人(1886)
(1861)
中国人民(1849)
(1724)
基金
项目(8396)
科学(6746)
基金(6420)
研究(6393)
(5504)
国家(5421)
科学基金(4848)
社会(4392)
社会科(4136)
社会科学(4136)
基金项目(3368)
自然(3027)
自然科(2984)
自然科学(2984)
自然科学基金(2940)
(2930)
教育(2926)
(2488)
资助(2486)
编号(2439)
成果(2094)
(2068)
(1884)
(1875)
教育部(1858)
国家社会(1850)
项目编号(1814)
重点(1789)
(1777)
人文(1765)
期刊
(5559)
经济(5559)
研究(4499)
(4195)
金融(4195)
(3726)
中国(3589)
管理(2352)
学报(1983)
大学(1654)
学学(1580)
财经(1550)
科学(1516)
(1308)
教育(1281)
会计(1195)
(1175)
财会(1125)
(1005)
(989)
税务(880)
经济研究(858)
理论(830)
中国金融(787)
实践(754)
(754)
通讯(732)
会通(729)
技术(702)
(641)
共检索到2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亚杰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随着历史方位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有了更严峻的考验,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仍是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当前,要把为民务实清廉这个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中,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张小莉  陈璐萌  杨娇  冯林郁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是一片红色热土,是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年,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俞传尧  
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去年金秋十月,我到延安干部学院参加了第十期正厅局长"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班。通过老师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和自学,我感触颇深,收获很大。延安,是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永远是共产党人也是中华民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静  
高校作为培育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土壤,如何让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是当下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深入探讨"延安精神"的内在涵义与跨时代意义,以期达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政工人员提供参考作用,更好地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圆  王瑶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承担国家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而言,延安精神可以继续发挥其思想的价值。文章旨在通过思考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延安精神在当代对于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探索出延安精神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莉  
延安精神孕育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与优良传统,是对当代高职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通过阐述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融入路径,以期能够实现延安精神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期刊] 求索  [作者] 侯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指导下,十分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一直坚持为革命服务的方向,科技事业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而发展。党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引领了革命根据地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形成,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每当吟诵起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作《回延安》,便心潮起伏,激情涌动,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前不久,当我终于站在宝塔山上,双手紧抱那座象征着中国革命胜利的延安宝塔时,才深切地感受到,延安是多么厚重的一部史诗,是多么精美的一幅画卷。延安有那么多的革命故事,那么深的精神内涵,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完。延安是灯塔,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在中国革命面临生死抉择的危急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1月15日,陕西省延安市财政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落实措施。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六中全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认真做到"四个抓好",奋力开创新时代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于庆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志亮  董振平  
延安时期,我党的干部教育在极其困难和残酷的战争环境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在教育方针、教育原则、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方面创造了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深入探究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薛景春  
陕西省延安市图书馆又名延安中山图书馆,始建于1937年5月,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家红色公共图书馆,距今已有84年的光辉历史,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了"中山图书馆"馆名,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同志担任首任馆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市图书馆在传播马列主义、服务革命战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培养革命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党的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峻   魏岚  
延安文艺精神是为人民服务、忠实爱国、贴近群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人民性、爱国性、实践性、创新性。新时代发挥延安文艺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深厚爱国爱党爱校情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