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6)
2023(14493)
2022(12143)
2021(11312)
2020(9316)
2019(21651)
2018(21660)
2017(41768)
2016(22932)
2015(25851)
2014(25935)
2013(25357)
2012(22665)
2011(20355)
2010(20335)
2009(18476)
2008(17835)
2007(15585)
2006(13548)
2005(11914)
作者
(67012)
(55802)
(55396)
(52770)
(35390)
(26779)
(24963)
(22020)
(21245)
(19752)
(18963)
(18735)
(17716)
(17638)
(17204)
(17127)
(16685)
(16597)
(16006)
(15921)
(13858)
(13604)
(13597)
(12568)
(12514)
(12359)
(12267)
(12183)
(11258)
(10935)
学科
(93679)
经济(93585)
管理(64335)
(62448)
(51553)
企业(51553)
方法(45863)
数学(40224)
数学方法(39540)
(25367)
中国(24489)
业经(21918)
(20914)
(20584)
地方(18269)
农业(17016)
理论(16557)
(15899)
贸易(15888)
(15419)
(14940)
(14432)
技术(14424)
环境(14047)
(13041)
财务(12960)
(12957)
财务管理(12941)
(12529)
银行(12483)
机构
大学(324908)
学院(324369)
管理(130260)
(125817)
经济(123115)
理学(113898)
理学院(112670)
管理学(110312)
管理学院(109767)
研究(106661)
中国(77421)
科学(69687)
(69471)
(55239)
(54658)
(53911)
业大(52341)
研究所(49802)
中心(47499)
(46151)
财经(44920)
北京(43574)
农业(43296)
(42346)
师范(41930)
(40943)
(39305)
(37653)
经济学(37628)
技术(34847)
基金
项目(230538)
科学(180878)
基金(167079)
研究(164699)
(147452)
国家(146301)
科学基金(125423)
社会(102561)
社会科(97240)
社会科学(97215)
(90381)
基金项目(88468)
自然(83779)
自然科(81888)
自然科学(81872)
自然科学基金(80357)
(76309)
教育(75982)
资助(69609)
编号(66835)
成果(52662)
重点(51925)
(49741)
(48653)
(47566)
课题(46117)
创新(44345)
科研(44282)
教育部(42380)
大学(42306)
期刊
(131267)
经济(131267)
研究(91126)
中国(57313)
学报(55090)
科学(50300)
(50049)
管理(47434)
大学(41489)
(39581)
学学(39145)
教育(36232)
农业(35091)
技术(29484)
(23472)
金融(23472)
业经(22714)
经济研究(21710)
财经(20995)
(19032)
(17946)
问题(17510)
图书(17213)
科技(16801)
技术经济(16184)
(15285)
理论(15209)
统计(15155)
业大(14597)
现代(14596)
共检索到455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娟  李军  王学春  李小芳  邵明安  
在EPIC模型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了延安45年(1957~2001年)实时气象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地的水分生产力1、0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变化动态和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以揭示较长时段内油松人工林地的水分生产力变化规律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1~13年生(1957~1969年)油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力变化受降水量的影响不大,土壤水分足够维持油松较高的生产力,生物量平均值为3.1 t/hm2;14~45年生(1970~2001年)油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力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其波动与降水量波动呈相同的趋势,生物量平均值为2 t/hm2。(2)延安油松人工林地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军  王学春  邵明安  赵玉娟  李小芳  
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1957—2001年期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干旱区延安和半干旱偏旱区榆林油松林地水分生产力演变规律和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结果表明:洛川、延安和榆林油松林地逐年生物量模拟值在9~17年生达到最大值(平均值分别为4.29,3.62和2.73t.hm-2),之后随降水量年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降低趋势;1~22年生期间油松林地平均年耗水量高于同期年降水量,导致林地0~10m土层土壤强烈干燥化,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波动性降低,洛川14~20年生、延安9~20年生和榆林6~19年生期间是油松林地土壤强烈干燥化阶段,年均土壤干燥化速度分别为176,111和69mm,此后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亚莉  李军  王学春  张社红  
【目的】揭示苹果园地土壤干燥化发生规律及土壤干燥化对果园生产力的长远影响。【方法】在WinEPIC模型模拟精确度验证的基础上,应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1960~1999年期间陇东旱塬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变化动态和土壤干燥化效应。【结果】(1)1960~1999年模拟研究期间,果树产量在10龄达到最高值26.83t/hm2后,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23~40龄,低产果园(年产量小于18 t/hm2)占71%,且随降水量的变化呈不稳定波动趋势,平均值为16.47 t/hm2。(2)1~23龄苹果园地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降水量,0~10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1~10龄与11~23龄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正  李军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对果园产量的长远影响,确定果园适宜利用年限,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分析了1965—2009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湿润易旱区白水、半干旱区延安、半干旱易旱区静宁等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演变和深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洛川、白水、延安和静宁果园产量均呈现出"先逐年升高达到最大值,之后随当地降雨量变化而波动性降低"趋势,45 a平均值分别为26.05、23.89、22.29和20.51 t/hm2;1~20 a生果园平均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年降水量,导致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强烈,洛川1~22 a生、白水1~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军  邵明安  张兴昌  
在EPIC模型介绍和模拟精度验证的基础上,利用EPIC模型对黄土高原旱塬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中期(12a)和长期(30a)评价定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在12a实时气象条件下的模拟时段内,旱塬地小麦水分生产潜力随降水量变化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3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也表现为剧烈波动性和逐渐下降趋势,土壤干燥化趋势明显;(2)在30a模拟气象条件下的模拟时段内,旱塬地小麦水分生产潜力呈现波动性轻微降低趋势,3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季节性和年际间波动性显著,但土壤干燥化趋势并不明显;(3)综合分析认为,在降水量减少幅度不显著的情况下,旱塬地麦田土壤干燥化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不会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增超  张社奇  王国栋  刘建军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H值随树龄增加无确定的变化规律;土壤全磷含量随树龄增加按幂函数衰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随树龄增加按Logstic模型变化;交换性镁含量随树龄增加按幂函数递增;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按幂函数衰减,土壤全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无确定变化规律,但土壤pH值随深度增加按幂函数增加。与撂荒地相比,油松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增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兆飞  安玉涛  赵信海  
用分层截取法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纯林及油松×侧柏混交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3年生油松纯林乔木层生物产量为67.944t/hn~2,年均净生产量为2.06t/hm~2·a,地被物为16.22t/hm~2.44年生油松纯林的中坡位乔木层生物产量为85.446t/hm~2,年均净生产量为1.94t/hm~2·a,地被物为16.94t/hm~2;下坡位乔木层生物产量为83.105t/hm~2,年均净生产量为1.89t/hm~2.a,地被物为20.34t/hm~2,混交林乔木层生物产量为66.827t/hm~2.油松与侧柏混交比为0.46:0.54,这种混交方式不利于油松的生长;油松纯林叶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杰  郭景唐  于占成  
该文研究了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以及荒地生长季节内的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内,荒地与林地贮水量差异并不显著,但森林郁闭度越大,贮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雨、蒸腾和蒸发的影响,干旱季节,林地蒸腾占主导地位,土壤剖面出现20~40cm的根系分布层偏下层土壤含水率最低,且郁闭度越大,该最低值越小;随着雨季的到来,各层土壤含水率的最大值依次出现,且郁闭度越大,该最大值越大,也出现的越迟;雨季过后,蒸发转变为主要因素,林地土壤含水率大于荒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择福  洪玲霞  
由达西定理和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土壤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水平土柱法实测了模型中的基本运动参数:土壤水分扩散率D(θ),推求了土壤水分非饱和导水率K(,经过计算机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六块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实地试验检验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计算的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与实测值非常一致。经过模拟结果绘制的入渗时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剖面图,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的全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社奇  刘云鹏  刘建军  王国栋  
为了全面了解人工林地的生态环境状况,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地不同深度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在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和根系等的作用下,人工林能够提高林地土壤的团聚能力,降低土壤的分形维数;不同深度油松人工林地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土壤剖面趋于均一,而且小于同种质地的其他土壤;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反映森林土壤粒径分布的变化,因而可作为评价森林土壤生态特征的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李瑞生  吕瑞恒  徐扬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以21、29、36年的油松林为对象,采用时序研究法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1、29、36年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分别为0.579、-0.456和-0.123,29年油松土壤质量最差;2)29年油松土壤质量表现为物理性质的下降,36年土壤质量的下降则主要体现为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锐减;3)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首先取决于林龄,其次是林分密度;4)21、29和36年油松林龄内的土壤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192、-1.361和-2.407,林龄较大林分的土壤质量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超  于强  王恩利  夏军  
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Water Poduetivity)是节水农业研究的最终目标,定量分析作物WP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明确该区作物W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对指导该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利用华北平原3个代表性试验站各连续3~4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试验资料,校准验证澳大利亚开发的APSIM模型,然后利用校准后的APSIM模型和研究区域32个气象站1961年~2005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GIS技术,对华北平原不同供水情景下冬小麦、夏玉米WP空间分布特征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昆  陈玉德  
通过1992年3月~1994年5月对赤桉一山毛豆人工幼林地的观测,在雨季降水平均481mm,比多年平均值少17%的条件下,林木未出现萎蔫和死亡,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在11%以上,在最干的3~5月份,土壤水分也能满足林木存活;水分输入后被林冠截留部分约占总降水量的10%,地表流失量仅占3%左右,大部分水分渗入土壤。在无任何地下水补给,天然降水作为唯一水分来源的情况下,干热河谷地区的营林和植被恢复应采取以获取最大的水分输入为主的整地、造林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保国  宋从和  张宏达  王文新  
1991年秋季对山西太岳林区森林生态定位站11地位指数级34年生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的生物量为118.668t/ha,净生长量13.673t/ha·a;乔木层生物量117.064t/ha,净生长量12.469t/ha·a,叶面积指数(LAI)13.193 6,净同化率(NAR)0.834t/ha·a,属于较高生产力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大平  何其轩  杨曾奖  龙友深  简新华  
对1.5~3.5年生巨尾桉扦插苗造林林分的生长、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凋落物量及其分解、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和林分养分循环的调研结果表明,巨尾桉林木生长和生物量增长高峰期为2年生,3年生时开始下降。1.5,2.5和3.5年生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5,28.5和38.0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分别为2.6、3.4和6.3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养分元素积累占20%~40%。林分凋落物年平均为5.6t/hm2,凋落物年失重率为55%,1年内凋落物中大部分养分元素已被分解释放,林分能较快地建立起养分循环体系。施N肥能较好地改善林分的N吸收和循环速率,如能施P肥也将会得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