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3)
2023(3659)
2022(3255)
2021(3177)
2020(2450)
2019(5626)
2018(5534)
2017(11261)
2016(6290)
2015(6987)
2014(7016)
2013(6923)
2012(6657)
2011(6216)
2010(6325)
2009(5869)
2008(5771)
2007(5180)
2006(4819)
2005(4420)
作者
(17039)
(14148)
(14077)
(13620)
(9155)
(6653)
(6486)
(5410)
(5341)
(5340)
(4850)
(4662)
(4607)
(4557)
(4515)
(4380)
(4296)
(4215)
(4164)
(4149)
(3641)
(3486)
(3432)
(3305)
(3261)
(3219)
(3163)
(3113)
(2852)
(2840)
学科
(23433)
经济(23411)
管理(17973)
(16804)
(13086)
企业(13086)
方法(9044)
(8550)
数学(8303)
数学方法(8168)
(7141)
(7109)
(6993)
贸易(6989)
(6879)
中国(6876)
(5434)
地方(5359)
农业(5221)
及其(5204)
政策(5128)
业经(5039)
(4739)
银行(4739)
(4587)
方针(4499)
(4450)
(4441)
(4441)
阐述(4441)
机构
学院(86809)
大学(84563)
(39697)
经济(38789)
管理(32988)
研究(31335)
理学(27399)
理学院(27146)
管理学(26766)
管理学院(26594)
中国(25862)
(20446)
(16950)
科学(16721)
(15939)
财经(15118)
中心(14791)
(14005)
研究所(13982)
(13699)
(13256)
经济学(12007)
(11506)
(11212)
师范(11156)
北京(11130)
财经大学(11066)
(11007)
经济学院(10752)
(10479)
基金
项目(51338)
科学(40530)
研究(40297)
基金(36882)
(30902)
国家(30613)
科学基金(26165)
社会(25028)
社会科(23735)
社会科学(23733)
(19930)
教育(18624)
基金项目(18207)
编号(17216)
(16890)
资助(16377)
自然(16137)
自然科(15756)
自然科学(15751)
自然科学基金(15487)
成果(15280)
课题(12363)
(11888)
(11490)
(11471)
重点(11271)
(11111)
(10446)
(10343)
教育部(10310)
期刊
(46898)
经济(46898)
研究(31151)
中国(17974)
(15861)
金融(15861)
(14842)
(12921)
管理(12822)
教育(10018)
科学(9638)
学报(9623)
农业(8823)
业经(7897)
经济研究(7853)
大学(7597)
财经(7424)
技术(7402)
学学(7093)
(6425)
(6384)
国际(6032)
问题(5758)
理论(4711)
世界(4422)
实践(4230)
(4230)
现代(4207)
(4072)
论坛(4072)
共检索到14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文龙  汪凡丁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人民,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货币金融体系,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资源配置、经济管理、政策调控等重要功能,解决了革命时期的财政困难和战略物资短缺等决定党和边区生死存亡的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是货币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是调控货币金融体系运行方向和效率的指挥棒。研究延安时期边区的货币政策及其经济思想,有助于构建中国本土的金融理论,有助于从根源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彩苹  
大力发展农业,是延安时期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区物质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面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陕甘宁边区,党和边区政府因地制宜,颁布实施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农贷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开发农业的政策,并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互助合作劳动、劳动竞赛、典型带动等调动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崭新方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今天发展新型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俊才  
陕甘宁边区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有着决定性作用。其先后通过信贷业务、货币斗争、货币兑换、稳定物价、颁布金融管理措施等相关金融活动,为巩固中共中央根据地的稳定、维护边区经济发展、支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建立新中国金融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宁宁  刘莉亚  
1940年国民党政府执行反共政策,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外援补给减少,财政日益困难。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不仅停发八路军军饷,而且加紧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财政被迫走上自给的道路。为克服边区政府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弥补财政之急需,充实抗战财力,1941年2月边区政府决定发行建设救国公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宁宁  刘莉亚  
1940年国民党政府执行反共政策,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外援补给减少,财政日益困难。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不仅停发八路军军饷,而且加紧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财政被迫走上自给的道路。为克服边区政府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弥补财政之急需,充实抗战财力,1941年2月边区政府决定发行建设救国公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强  
本文简要回顾了陕甘宁边区边币发行的背景,1941年上半年边币发行初期通货膨胀的发生过程和形成原因,重点评述了从1941年下半年至1942年底这段时期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边区货币当局为治理通货膨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阎庆生  黄正林  
本文主要利用陕西省档案馆所编的有关资料 ,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政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和历史地位作了研究。认为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建立健全了各种税收法律制度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收体系 ,使税收成为皖南事变后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不仅推动了边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边区商业贸易、反封锁和反倾销的经济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加上日军频繁轰炸、边区自然灾害频发、难民和脱产人口不断增加,财政困难日益加剧。为充实抗战财力,发展生产事业,争取抗战胜利,边区政府发行了建设救国公债,缓解了财政困难,为后来开展“大生产运动”、建设自给自足的边区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陕甘宁边区顺利发行建设救国公债,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政权的信心和支持,也筑牢了党与边区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栗洪武  
陕甘宁边区先后办有20余所高等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能够适应革命战争与边区建设需要的“干校教育模式”。该模式有其特定的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课程内容、办学方式和管理体制等。这种“干部教育模式”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洪武  霍涌泉  
陕甘宁边区的高等学校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根据非常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形成的办学思想 ,适应特殊环境需要所采用的教学原则 ,以及从革命实际出发所实行的民主与效益管理方法 ,有许多突出的特点。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 ,对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洁  栗洪武  陈磊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制定了服务于全面抗战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并以此为指导建立起一个适应和满足抗日战争与边区建设实际的全面抗战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以干部教育为中心,配合与服务全面抗战需要,培养了约百万的政治、军事、党务、民运、医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中流砥柱的干部队伍基础。
[期刊] 求索  [作者] 梁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让  张同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受困于艰苦的经济环境,十分重视财政预决算的编制,以此实现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和统筹规划,在特殊时期满足了战争需求和政府稳定运行。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预决算采用边区政府和县政府两个层级的编制结构,而且规范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审查批准等,有效提升了边区经济发展、确保了抗战的供给。由此,本文通过探究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下的财政预决算制度,以期为现代财政预决算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凤霞  王常旭  
抗日战争时期是陕甘宁边区成人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成人教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办学计划和目标,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干部教育为成人教育之首;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使成人教育达到高潮;学用结合、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成人教育的大发展对今天成人教育的发展有着启迪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许建平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四种成分构成:公营、合作、个体和私营经济(当时称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往对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在公营、合作方面,忽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面。这形成了缺陷,不能反映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貌。因此,弄清当时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是根据地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仅在政治上居中央发言人的地位,它还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典范。回顾这段历史中私营经济的发展,探讨其成功经验,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借鉴和现实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