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5)
2023(4616)
2022(3895)
2021(3965)
2020(3162)
2019(7416)
2018(7138)
2017(12477)
2016(7059)
2015(8578)
2014(8223)
2013(8117)
2012(7737)
2011(7385)
2010(7321)
2009(6590)
2008(6422)
2007(5441)
2006(4845)
2005(4572)
作者
(19476)
(16322)
(16272)
(15761)
(10470)
(7736)
(7240)
(6535)
(6447)
(5818)
(5718)
(5470)
(5397)
(5365)
(5323)
(5128)
(4968)
(4687)
(4658)
(4565)
(4430)
(4033)
(4010)
(3728)
(3718)
(3603)
(3600)
(3485)
(3397)
(3366)
学科
(29603)
经济(29575)
管理(13946)
中国(13807)
方法(13082)
(12498)
数学(12176)
数学方法(12118)
(8656)
贸易(8647)
(8563)
(8295)
企业(8295)
(7860)
教育(6696)
(5851)
关系(5511)
(5438)
(5396)
理论(5186)
(5137)
(4927)
银行(4915)
(4859)
农业(4808)
(4773)
(4668)
(4599)
金融(4599)
教学(4576)
机构
大学(102312)
学院(99387)
(49091)
经济(48447)
研究(43090)
中国(32793)
管理(32091)
理学(27186)
理学院(26820)
管理学(26459)
管理学院(26280)
科学(24091)
(23108)
(21950)
(20418)
研究所(20164)
中心(17553)
经济学(17301)
财经(16488)
(16344)
北京(15580)
经济学院(15566)
(15413)
(15407)
(14529)
师范(14392)
(13537)
科学院(13379)
农业(12868)
业大(12630)
基金
项目(65141)
科学(51435)
研究(49800)
基金(48114)
(42845)
国家(42513)
科学基金(34969)
社会(32578)
社会科(30914)
社会科学(30910)
教育(24480)
基金项目(24126)
(22138)
资助(20908)
自然(20373)
(20248)
自然科(19953)
自然科学(19945)
自然科学基金(19619)
编号(18883)
中国(17120)
(16612)
成果(16403)
重点(15632)
国家社会(14935)
课题(14501)
教育部(14445)
(14436)
(13530)
大学(13253)
期刊
(51299)
经济(51299)
研究(35771)
中国(26787)
教育(18729)
学报(16528)
科学(15663)
(14964)
(14420)
管理(12939)
大学(12841)
学学(11734)
农业(10860)
经济研究(9873)
财经(9197)
技术(9023)
(8794)
(8618)
金融(8618)
世界(8419)
(8189)
国际(7915)
(7240)
问题(7080)
职业(5602)
业经(5474)
(5325)
论坛(5325)
技术经济(4586)
经济问题(4194)
共检索到160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侯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指导下,十分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一直坚持为革命服务的方向,科技事业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而发展。党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引领了革命根据地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形成,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彩苹  
大力发展农业,是延安时期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区物质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面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陕甘宁边区,党和边区政府因地制宜,颁布实施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农贷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开发农业的政策,并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互助合作劳动、劳动竞赛、典型带动等调动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崭新方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今天发展新型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杰   王媛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延安道路”既是党领导的革命大众主义的动员教育之路,又是民族形式、科学内容与大众方式相结合的文化发展之路,更是文化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社会建设之路,全方位呈现了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民族复兴的实践样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完善乡村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发挥知识分子的先锋作用,坚持重塑农民的主体性,坚持传承发展民间传统,切实推动乡村社会文化变迁。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汇聚多方力量参与,坚持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探索文化治理新路径,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红杰  
斗争精神是斗争主体在斗争实践中,在把握斗争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既是应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需要,也内蕴于马克思主义斗争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斗争基因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实践之中,是党过去能够成功、未来继续成功的关键要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具有新的科学内涵: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斗争宗旨;善作善成、讲求实效的斗争策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斗争意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斗争姿态。理性审视斗争及斗争精神,要明确斗争不是感性冲动,而是理性实践;斗争不是谋私独斗,而是团结奋斗;斗争不是被动作为,而是担当有为。新时代新征程要通过加强思想淬炼、赓续精神血脉、把握历史主动、强化实践锻炼来砥砺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和本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柴勇  
认同是在人的社会化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的主观反映,而以阶级认同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是各类认同中的核心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立场决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作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培育以阶级认同为核心的政治认同作为根本任务。对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培育就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牛鼻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甘小武  邹进文  朱华雄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在财政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财政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思想根源于现实也反映现实,土地革命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财政思想,具体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大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密切关联,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传统财政学的雏形,构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当今财政工作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飞  
文章在探析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政治、历史、时代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梳理了影响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的主要不和谐音符,并就续红色血脉弘扬光荣传统,积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炳林  张雨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之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和灵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主题和主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顽强意志和英雄本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明伟  
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的定位和阐述,与毛泽东等亲历者有着高度的契合,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红船精神"的本质,可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特质。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既可以使我们不忘党启船时的初心,更能够从中获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前进的力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水旸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早在建党初期就认识到,振兴科学技术是中国革命之必须,是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们党振兴中国科学技术的历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认识到科学在社会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田志杰  王晓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