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1)
- 2023(10916)
- 2022(9481)
- 2021(8754)
- 2020(7468)
- 2019(17035)
- 2018(16608)
- 2017(32293)
- 2016(18007)
- 2015(20527)
- 2014(20776)
- 2013(20771)
- 2012(19948)
- 2011(18167)
- 2010(18677)
- 2009(17538)
- 2008(17797)
- 2007(16274)
- 2006(14373)
- 2005(13230)
- 学科
- 济(91986)
- 经济(91915)
- 管理(53468)
- 业(48385)
- 企(38510)
- 企业(38510)
- 方法(34174)
- 财(31156)
- 数学(30524)
- 数学方法(30231)
- 地方(23127)
- 中国(22713)
- 农(22466)
- 学(17998)
- 制(17414)
- 业经(16771)
- 务(15230)
- 财务(15202)
- 财务管理(15148)
- 贸(14672)
- 贸易(14666)
- 农业(14519)
- 企业财务(14375)
- 易(14161)
- 地方经济(14005)
- 财政(13938)
- 银(13227)
- 银行(13196)
- 行(12525)
- 融(12392)
- 机构
- 学院(266074)
- 大学(264512)
- 济(120628)
- 经济(118132)
- 管理(97065)
- 研究(96544)
- 理学(82095)
- 理学院(81158)
- 管理学(79824)
- 管理学院(79320)
- 中国(73725)
- 财(61570)
- 科学(57596)
- 京(55453)
- 所(51235)
- 农(47277)
- 研究所(45870)
- 财经(44838)
- 中心(43472)
- 江(42691)
- 经(40318)
- 经济学(38196)
- 业大(38044)
- 农业(37146)
- 北京(35338)
- 经济学院(34157)
- 范(33804)
- 师范(33495)
- 院(33428)
- 州(32798)
- 基金
- 项目(163907)
- 科学(127085)
- 研究(120601)
- 基金(116992)
- 家(101345)
- 国家(100469)
- 科学基金(84428)
- 社会(76069)
- 社会科(72022)
- 社会科学(72001)
- 省(64600)
- 基金项目(60576)
- 教育(55058)
- 划(53848)
- 自然(52722)
- 自然科(51443)
- 自然科学(51422)
- 自然科学基金(50499)
- 资助(49467)
- 编号(49380)
- 成果(42178)
- 重点(37179)
- 发(36997)
- 部(36862)
- 课题(34973)
- 创(33119)
- 性(31772)
- 科研(31442)
- 教育部(31232)
- 创新(31135)
- 期刊
- 济(143629)
- 经济(143629)
- 研究(85929)
- 中国(53828)
- 财(52046)
- 农(43117)
- 学报(41161)
- 科学(36331)
- 管理(35276)
- 大学(30582)
- 学学(29040)
- 农业(28521)
- 融(27877)
- 金融(27877)
- 教育(24394)
- 经济研究(24323)
- 财经(23513)
- 技术(22566)
- 业经(20899)
- 经(20298)
- 问题(18414)
- 贸(15554)
- 技术经济(14887)
- 业(14794)
- 统计(13920)
- 世界(13223)
- 国际(12992)
- 版(12642)
- 理论(12394)
- 商业(12274)
共检索到419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新荣 刘轩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边区经济的发展对抗战胜利提供了财力和物资的保障,本文重点分析抗战时期延安边区经济的发展,阐述延安抗战时期的整体经济状况,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面对困难采取的改革举措以及改革后取得的成效,从而得到对现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启示。
关键词:
抗战时期延安经济 农业 工业 商业 税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光晔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的思政教育,紧密贴合国内外时局发展态势,采取会议宣讲、文件传达等多种形式,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与趋向,正确处理了抗战时期是否抗战,速战还是久战,要不要与国民党协力抗战,片面抗战还是全面抗战,以及在国共双方因抗战而发生摩擦的背景下,怎样团结斗争等问题。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思政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今日的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思政教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倩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独立自主地发展陕甘宁边区农工商业,其中光华商店作为公营商业的代表,通过融合商业贸易与金融活动,在积累资金、周转财政、保障供应、调剂市场、平抑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粉碎了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支持了民主政府建设和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战时创造性地探索金融创新,对当前深化改革开放具有启迪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根福
作者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相关资料,考察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流迁情况。作者认为,抗战期间人口流迁大致可分为“九一八”事变后、全面抗战初期、全面抗战中后期3个阶段。流迁人口数量随战局发展变化而波动,在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因大片领土的丧失,流迁人口就多;在战略相持阶段,流迁人口则相对较少,变化比较平稳。抗战时期流迁人口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大后方、省内或邻省安全区、租界与港澳地区、抗日根据地、东北及沦陷区城市等地。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人口流迁 数量 过程 分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宪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充分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由平时经济全面转轨为战时经济形态,战时经济显示出不同于平时经济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不平衡性、统制性、矛盾性。
关键词:
战时经济 不平衡性 统制性 矛盾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涛
澳门政府财政的结构失衡、资金运作效率不高和经济调节功能弱化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博彩业单一化导致的财政失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基于祖国内地新常态的经济下行压力,本文对澳门财政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探讨,结合时间序列模型与协整分析探究其对经济的潜在调节功能,以期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向明亮
抗战军兴,大后方成为经济建设的重心,数以万计寻求生活机会的劳工大量补充到矿工队伍,这些矿工构成了工人阶级的主体。在国民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大后方的矿业有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战争也带来包括劳工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矿工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却饱受摧残与折磨。由于尚未跨越地缘、族群等差异,以及受制于国民政府的劳工政策,工人共同生活经历与体验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团结起来形成区别于"他者"的集体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领导阶级。这表明,阶级意识的形成并非浑然天成,它是一系列实践经历与复杂历史关系的产物。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大后方 工人 生存状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一、1998年财政运行的基本态势1998年是我国经济进入周期调整性增长阶段的第三年,也是“九五”计划的第三年。在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针指引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财政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海通证券公司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目前以预算内财政收入计算的财政规模很低,但这一指标并没有全面反映我国财政的规模,真实的财政规模其实相当大。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概括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失公允,为确保经济增长,中央政府实际上调动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资源刺激经济。目前,我国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决定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的是财政项目的效益等因素,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转向谨慎。正在实行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设定的;二是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加税收,这反映了财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提高财政两个比重),竭力完成宏观调控目标的努力。这两个看...
关键词:
财政规模 积极财政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商尔佳
本世纪以来,法国医院的财政状况发生了巨变。上世纪末,医院最大的支出用于收治病人,支付工资的费用很少,因为当时许多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宗教团体的志愿者。而且前各类员工工资、设备材料及药品的支出,已占了预算的绝大部分。收入方面亦发生很大变化。19世纪末,不动产、各类租金、捐赠款、市政津贴及各类税收占医院总收入的66%,这部分收入称为“平时收人”;“临时收入”占13%;住院费收入占21%。然而,1938年,临时收入所占比例没有什么变化,住院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黄进华
以东北纪念文书为中心,立足文书学视角,对抗战时期中共纪念文书进行深入探究。由于具有发文机关的广泛性、发文事由虽多但相对集中、行文对象的选择性、纪念文种的多样性、文书记时灵活多变等特征,纪念文书在抗战时期的东北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功效因时而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菁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一时期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察冀根据地进行的经济建设不仅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晋察冀边区 内容 经济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文享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即对商会和同业公会进行改组整顿,建构起了适于经济和社会调控的“宫室结构”。在1933年前后关于统制经济的讨论中,商人团体该如何自治或进一步被改组的问题又被提至台面,但国民政府与以上海市商会为代表的商界对于统制经济及商人团体在统制体制中之地位的认识显然存在差异。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施了工商团体管制政策,建立起了以商会、同业公会为中介的经济统制体制。这一建制在事实上吸收了上海市商会提案的合理性。可以说,国民政府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经济统制并非通过直接行政控制来实现的,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了商人团体等民间性组织资源来推进的。这种使民间性商人团体承担过多公共职能的做法,对经济统制的...
关键词:
商人团体 商会 同业公会 经济统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殿君
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统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殿君经济统制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贯穿抗日战略始终,虽然在个别阶段不直接称为“统制”(如有时称为“管理”、“管制”等),但“实际上均带统制意味”。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出于特殊需要,通过政治力量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